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生就业力不足。认识高职生就业力培养的意义,积极营造校园实践的职业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素质拓展训练,是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教育就是STS教育。将“STS教育”渗透到大学物理教学之中,不仅应当,而且可行。本文就在实践中实施STS教育进行了探索研究,总结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实践的基本程序,并给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实践的教学案例,最后对大学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贾菁 《天中学刊》2012,27(2):135-136
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新闻教育中,专业技能是基础,实践训练是手段,离开实践教学,新闻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高校新闻专业要像重视理论教学一样重视实践教学,应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等措施,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台湾技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力,主要措施有:依据办校理念和特色确立校就业力指标;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系就业力指标并与校就业力指标建立对应关系;建立课程与校、系两级就业力指标的对应关系,并分配每门课程所具备的指标权重。其对大陆高职院校的启示是:要将学生就业力培养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办学风格打造体现本校特色的就业力模块,形成具备一定区分度的学生就业力风格;要将对在校生的就业力培养同教学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课程来量化就业力指标,实现知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要以更广泛的角度定义就业力,除专业能力外,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是全面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高职生就业力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分析了社会实践与培养高职生就业力关系,提出加强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完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等举措,不断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是全面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高职生就业力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分析了社会实践与培养高职生就业力关系,提出加强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完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等举措,不断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力是一种能使个人获得并保有一项工作的能力,就业力培养是终身教育、生涯教育及素质教育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设置灵活性、多样化的主修与选修课程;利用多层次、多阶段的实习环节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能力的培养;通过学制改革,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改善毕业设计.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育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中最薄弱环节。实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要注重实践教育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加深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内实践教育是基础,课外实践教育是核心。实践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生命知识与生存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直接触及和提升人的心灵的教育.因此,它更需要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生命的真谛有真切的感悟.人们通常将实践体验式教学视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生命教育中,我们应该超越这种对实践体验式教学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开拓社会实践体验、岗位实践体验、角色模拟实践体验、多媒体情境创设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其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实践、实践教育、实践教学等与实践育人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并且分析了当前对于实践教育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将实践教育窄化为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排除在外;将实践教育窄化为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将通识教育排除在外;将实践教育窄化为理工学科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人文社会学科排除在外。最后,对"重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提高学生就业力是当务之急。基于此,以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构建有利于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改变原有的课程理论模式及编排,将有利于提高就业力的应用性课程与理论课程结合进行开设;其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心理学专业的硬件设施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从实践中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最后,加强学习通识教育,使之发挥扩大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目的应该指导实践,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举步维艰的困境,主要是教育目的的单一性、抽象性、浪漫性、普遍性、主观性与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具体性、情景性、现实性、客观性的矛盾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目的应该指导实践,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举步维艰的困境,主要是教育目的的单一性、抽象性、浪漫性、普遍性、主观性与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具体性、情景性、现实性、客观性的矛盾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概括,以简约、纯粹的方式来呈现的有关教育的理性认识.教育理论由于无法观照到变动不居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教育实践,暴露出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不足.教育实践者若一味地拔高教育理论的理性功能,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成为一个假想的问题.教育实践者应该认识到教育理论本身的理性限度:教育理论是一时之见、一孔之见;教育实践者要在恪守教育理论理性限度的同时,通过提升其实践理性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造就人“以及“人本教育应当培养知性与德行相统一的人“。其中“知性“和“德行“的内涵分别包括学识、终身学习能力、创造力和道德观、个人修养、道德实践。发展基础教育,应充分学习借鉴池田大作的人本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培养具有人本思想的教师,设置人本的课程,实施人本的教学,进行人本的教育评价,建立人本的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16.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较多,就毕业生本身来言,就业力不强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本文在阐述就业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影响就业力的三个方面来分别说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促进作用。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标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在大众教育的前提下所培养的学生都能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王少莽  关媛 《文教资料》2010,(7):209-210
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以“就业力”促进“就业率”是缓解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通过强化教学基础性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高校学生的就业力纳入培养目标,发掘学生特殊潜质和能力,拓展实践、应用性教学,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等措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18.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不仅是助困,也是培育人才、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构建以就业力为核心的"发展型"资助模式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果,有利于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高校需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在实践中锻炼贫困生的就业力;以贫困生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搭建实践平台,以"项目式"资助模式锻炼贫困生的综合能力,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生积累心理资本和情商资本。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反思教育理论的实践性:一,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并反作用于教育实践,两者是统一的;二,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存在着合理的“距离”;三,汪重教育科研的实践性,使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并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20.
创业人才通常读书不多 ,提前投身创业实践 ,在干中学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教学 ,有利于培养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