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8年,吴文藻离开燕京大学到云南大学任教,并为云南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作为首任社会学系主任,吴文藻以燕京学人为班底建设师资队伍,树立专通并举的人才观念,结合"燕京经验"与云南大学实际设置课程,为云大社会学系于抗战时期取得瞩目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究其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需要与其办学经验契合;二是学术土壤与其研究旨趣契合;三是学术平台支持与其学术理想契合。吴文藻从燕京大学到云南大学建设社会学学科的案例,对当前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与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侯仁之(1911--),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理历史学家,1932年入北京燕京大学,师从顾颉刚、洪业、邓之诚,毕业后留燕京大学任教。1946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师从历史地理学家达比(H.C.Darby)。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地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侯仁之先生还非常注重地理学的科普工作,编写了大量地理科普类文章书籍。  相似文献   

3.
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1916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清华大学教授等。本文乃吴文藻的长女吴冰教授写的回忆父亲的文章,有删节。  相似文献   

4.
吴文藻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他大力推介功能学派并运用其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思想对当时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培养了一批社会学、人类学人才,如费孝通、林耀华等,确立了中国社会学在国际社会学界的重要地位。其理论和实践开拓了一条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1916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清华大学教授等。其夫人系著名作家冰心。  相似文献   

6.
在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哈经雄教授费孝通先生、雷洁琼先生,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会,我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和行政部门,向到会的各位领...  相似文献   

7.
冰心,本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州,1999年在京逝世。她是现代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和语言大师,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享有“世纪老人”的盛誉。“五四”运动期间,冰心在燕京大学读书时,便开始了文学创作。1923年,冰心从燕京大学文科专业毕业,后来她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并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1926年回国后,她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46年随丈夫去日本,在东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以后,冰心夫妇假借赴美任教的名义毅然辗转回国。她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像小说《斯人独憔悴》、诗歌《繁…  相似文献   

8.
袁孝金  孙发瑭 《物理教师》2010,31(2):36-37,39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早年求学于燕京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后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莫特(N.F.Mott)和玻恩(M.Born)两位物理学大师.他先后在固体物理学中的声子跃迁理论、X光漫射理论、晶格振动理论、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型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国际声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9.
中央民族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所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不仅潘光旦、费孝通、吴文藻等学界名流到校任教,还拥有王尧、马跃、薛达元等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0.
《河北自学考试》2011,(6):114-117
中央民族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所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不仅潘光旦、费孝通、吴文藻等学界名流到校任教,还拥有王尧、马跃、薛达元等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批迁居云南省的著名学者中,吴文藻、费孝通、吴泽霖、陶云逵等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以中国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先行者的身份,将其引进的西方民族学理论和西方社会学理论具体运用到云南边疆地区,既为民族学的中国化和社会学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又开创了云南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林耀华教授的学术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林耀华教授 90寿诞。我们在此回顾林教授的学术生涯 ,纪念他对中国民族学、教育学和少数民族教育的贡献 ,为的是勉励同仁以更大热情投身西部开发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先生 1910年 3月出生于福建古田县 ,在闽东乡村习得中国文化底蕴。 192 8年负笈北上 ,就读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 193 2年 ,他的学士论文《严复研究》受到许士廉、吴文藻等名师赏识 ,留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助教并攻读硕士学位。 193 5年 ,英国社会人类学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 (以下简称RB)来燕大讲学 ,先生系统接触结构功能学派理论。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义序宗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戴文赛,现代天文学家,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今漳州市)天宝乡洪湖村。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州协和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并攻读研究生。1937年转入燕京大学,同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天文学家爱丁顿教授。1940年获剑桥大  相似文献   

14.
费孝通小城镇建设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初,费孝通开始专注于小城镇研究,小城镇成为费孝通近20年辛勤开拓的领域。本文主要分析了费孝通小城镇建设中注重乡镇企业建设的意义,小城镇解决人口和劳动力的分流意义和小城镇实体论思想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的小城镇研究思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瞿菊农(1900~1976),原名世英,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家、哲学学者。1914年随父迁居北京,就读于清华学堂中学部。1915年入汇文学校(后更名为燕京大学),192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科。在此期间,积极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宣传爱国、民主进步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被推选为燕京大学"爱国  相似文献   

16.
徐妍 《神州学人》2005,(6):11-11
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留英学者费孝通因病于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17.
容庚(一八九四——一九八三)是我国著名的青铜器、金文专家和考古学者,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中山大学教授,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于一九八三年三月逝世,终年九十岁。 容庚教授是广东省东莞县人。一九一六年毕业于东莞中学,一九二一年任东莞中学教员。一九二二年他被破格取录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一九二五年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任教、兼任过北京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燕京大学学报主编。一九四六年秋到广州岭南  相似文献   

18.
燕京大学90周年纪念活动前不久在北大校园里隆重举行,近千名燕大校友欢聚一堂共叙旧情,共同缅怀这所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学。过去的莘莘学子已成垂垂老者,最年轻的也已到了古稀暮年.可能这是他们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大规模聚在一起了。不过,老人们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大学,只有在未名湖畔铭刻的“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石碑上,  相似文献   

19.
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但也是一位不太“称职”的丈夫。冰心在美国留学时,曾照了两张照片寄回家中,以慰父母思念之情。吴文藻便向岳父要了一张放在他的书桌上,冰心问他:“你这是一种摆设,还是真的每天都看一眼呢?”吴文藻说:“当然是每天部看了!”一天,吴文藻上课去了。冰心走进书房,撤下自己的照片,换上当时的著名影星阮玲玉的一张剧照,想看看吴文藻是否留意。几天过去了,吴文藻还没发觉,冰水等得不耐烦了,嗔怒地问道:“吴教授,你那桌上的照片是谁呀?’吴文藻一看,着实吃了一惊:怎么自己一点都没注意到呢?他马上把照片换下来,满面陪笑地对妻子说:  相似文献   

20.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在首任校长司徒雷登的主持下,短短数年,燕京大学就从初创时期的一所丙级教会大学崛起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私立大学,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在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司徒雷登一直致力于将燕京大学办成一所"中国大学"。深入分析司徒雷登的办学思想,将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