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建华 《钓鱼》2006,(8):22-23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  相似文献   

2.
小小鱼 《钓鱼》2006,(10):32-33
随着季节的更换,温度的升高,底钓已风光不再,浮钓草鱼为众多钓友所钟情。尤其是在面大水深的自然水域用浮钩钓草鱼更是钓友们趋之若骛的事。虽说浮钩钓草鱼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钓法,但若没有合理组配钓组和正确的造窝方法,往往会功亏一篑。笔者据多年水库钓鱼的实践,浅述自己对水库浮钓的认识。钓竿水库浮钓的竿要长,一般多选择在8~10米的手竿,钓线长也在8~10米(齐竿线)。竿线长度相加可抛至远离河岸的15~20米处,钓远对应了大鱼不敢近岸索饵,戒心重的特点,所以,钓点越远中大鱼的把握就越大。然而钓远的好处不仅如此,竿长线长还便于引遛…  相似文献   

3.
马建华 《钓鱼》2006,(9):26-28
前面我介绍过悬坠浮钓的两大关键.其中之一就是饵料。这说明饵料在这种钓法方面的地位。相对于悬坠底钓.饵料状态的好坏对浮钓的影响更加明显。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鱼引来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层。那么浮钓的饵料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相似文献   

4.
杜新财 《垂钓》2005,5(10):13-14
六线鱼:地方名“黄鱼”,近海冷温定栖性近底层杂食性鱼类。栖息于近岸浅水区多礁岩、海藻的水域,随栖息地环境不同,体色和种群会有所变化。常见品种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是本地垂钓的主要目标鱼。本地钓友垂钓六线鱼多运用传统抛竿底钓技法,使用远投抛竿配大型旋压式绕线轮、串钩钓组、14号钓钩。一名钓手可同时使用多支钓竿。  相似文献   

5.
海竿概述㈠     
李哲 《钓鱼》2004,(1):26-27
海竿是钓鱼的钓竿之一,又称抛竿、车盘竿,因地域的不同而称呼不一,同一个概念有着不同的词语,但民间约定俗成的称呼还是以海竿者众,配上鱼轮、钓线、铅坠、钓钩等组成海竿钓组,可钓不同水域、不同种类的鱼.是钓迷们最喜爱的钓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海竿钓白鲳     
易成 《钓鱼》2006,(15):33-34
淡水白鲳是中下层鱼类,可底钓、也可浮钓,视钓点、天气、鱼索饵和鱼所在的泳层状态而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颜恒 《钓鱼》2005,(19):45-45
用主钓鲫的轻便灵活的组合施钓,减弱鱼对钓组的警惕性,以提高鱼的咬钩率。用饵力求“对、软、精、细、小”,对钓怠鱼很有效果。  相似文献   

8.
杜新财 《钓鱼》2009,(12):50-51
钓组的连接、技法实施及安全“钓技对头,渔获满篓”。钓获无出其右,技法实施必须要科学合理。作为一名合格的海钓人,在掌握海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使用各种钓具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一、远投钓法底钓。钓组由一枚100克或125克的重坠,长约1.4米左右的多股尼龙坠绳,三枚钓钩组合而成。坠绳的一端打死结系在钓坠的铁环上,从下至上依次挽三个单面扣,扣与扣间隔约在45厘米以上,余下一段绳头是用于与主线相连接的。钓钩子线的长度则要控制在20厘米以下(参考图1)。  相似文献   

9.
李哲 《钓鱼》2004,(14):36-36
抛竿串钩钓法是仅次于炸弹钩钓的主要钓法,也是广大钓友最乐意的一种钓法。由于钓钩多,常常一钩组中双鱼或一钩组中多鱼。特别是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由于季节的交换,容易出现温差变化幅度较大的天气。一天中,早晨温度较低,随着日照的加强,水中的温度会出现变化。鱼会趋温离底上浮,改变泳层,以满足它对温度的需要。虽然此时的鱼仍有觅食的欲望,但却懒于主动地觅食,这时,若用炸弹钩钓底,是很难钓获的。如果使用串钩钓,那结果就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宝丁 《钓鱼》2005,(19):31-32
手竿钓鲢鳙有两种主要流派:浮钓和底钓。究竟哪种钓法成功率更高呢,目前在钓友的争论中似乎还难以定论。不过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还是比较欣赏浮钓鲢鳙!  相似文献   

11.
谷晓林 《垂钓》2005,5(8):22-23
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除了调整浮标、更换钓组、调整饵料的比重状态等以适应鱼情之外,“跑铅”底钓也是一种应对之法。我所接触过的“跑铅”有四种形式:“大跑铅”、“底坠跑线”、“小跑铅”与“活铅”。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种形式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李哲 《钓鱼》2004,(23):42-42
串钩钓组 串钩钓组,即用抛竿、鱼线轮、串钩、铅坠、连接器等钓具组成的钓组。该钓组的使用是在使用炸弹钩无效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钓法。它的优势是一根主线的钓钩上可分在不同泳层的水体中。施钓的适应面较广。很多使用串钩钓组的钓友,都曾有一副串钩中多鱼的经历。常有同一个钓组,上面的钩上了个翘嘴鲌鱼,中间的钩钓上了鲫鱼,底钩钓上了黄颡的事发生。当然,串钩能钓获的鱼类,不仅是上述的几种;  相似文献   

13.
宋建敏 《钓鱼》2004,(18):24-24
飞钩浮钓鲢鳙的方法,与其它浮钓没有什么区别,通常可分为定点浮钓和非定点浮钓。定点浮钓与非定点浮钓的区别就在于用不用铅坠,如用活动铅坠为定点浮钓,否则为非定点浮钓。定点浮钓无论在有风或无风天气情况下都能使用。而非定点浮钓必须在无风或顺风天气情况下使用。下面就定点浮钓钓组的使用方法做个介绍。  相似文献   

14.
岸钓入门     
邵进成 《垂钓》2005,5(12):33-34
在海边玩岸钓时,根据施钓地点大致可以分为矶钓、滩钓、堤防钓;也可根据所钓水层的不同分为浮钓与底钓;假如根据使用工具的不同还可分为手提线钓和竿钓;根据钓点的远近又可分抛投钓和垂竿提钓……具体使用哪种钓法及钓具则应看钓点的具体情况、目标鱼的生活习性以及个人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是戳茬钓鲫的好时机。但在芦苇茬中垂钓跟其他钓法有很大不同,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有较好的钓获。总的说来我认为此时钓鲫要在一个“浮”字上做文章。芦茬的水底实在是太不容易下钩了,有横七竖八倒伏的陈年芦苇不说,单是那厚实的苇叶便会让鲫鱼难以发现鱼饵。另外春季大部分时间上层水温高于下层,鲫鱼多半会追温上浮,吃长在芦茬上的水藻或芦苇刚生出的嫩芽尖。若此时垂钓钩饵落底,定然所获不如钓浮。这里我就把自己总结的一些小经验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6.
袁军译 《钓鱼》2008,(9):51-51
“缩短铅珠和钓钩的距离是为了使钓组在水下更安定些。”中西先生解释道。因为底潮没什么动静,所以中西先生一开始将G3铅珠装在离钓钩1米上方。潮水流动缓慢,G3入水直沉海底,而钓饵就以此为支点在水中漂浮。此时在海水中钓组的姿态看起来像个不断晃动着的“L”。  相似文献   

17.
汤昕东 《垂钓》2009,(6):34-35
问:很多人说浮钓时要用比底钓稍大的钩。这是什么道理?按我理解,浮钓时鱼更多的是吃运动中的饵,如果钩大了它们岂不是不容易吞进嘴?答:不能一概而论。钓食欲强、有抢食习惯的生口浮,钩稍大一点可以,这样可以造成它不易吐钩。钓滑口浮,则钩不易过大,钩大不易使鱼吞钩入口。  相似文献   

18.
张兰舸 《中国钓鱼》2005,(11):28-29
浮钓也称半水钓,或深水鱼浅钓。它有别于底钓和悬钓,是在特殊条件下采取的一种钓法。  相似文献   

19.
范宁 《钓鱼》2012,(7):12-13
一种漂身长度短于漂尖的鱼漂,主要以钓快鱼或浮钓为主,兼具底钓的功效。它具有翻身快、下降匀速、灵敏度高等特性,便于钓手早观察、早发现一些出现在钩饵尚未落底前的”接口”信号。即使半水无鱼接钩,钩饵完全落底后,它也能够真实、准确地显现鱼在底部吞饵的细微鱼讯,可以说是一款多功能的鱼漂。  相似文献   

20.
看图说浮钓     
在风力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在夏天光照不充足时以及冬季天气由阴转晴时,鱼类的生存需要常进行寻氧上浮和循温上浮。此时,在池底平整、四周为砖头水泥砌成的竞技鱼池,改底钓为浮钓是惟一的选择。由于鲫鲤等是天生的底栖动物,贴底觅食、产卵、栖息是它们的天性,底栖还可以减少遭遇天敌的机会,增强它们的安全感。在野外水体,由于水域地形复杂多样,鱼儿常会选择水层较浅且较安全的区域底栖活动。此时,钓手应根据鱼类的上浮规律选定适宜的钓点及钓层。请看下面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