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佳零 《阅读》2023,(ZD):36-37
<正>实验材料:玻璃量杯、锥形瓶、酵母粉、洗洁精、过氧化氢。实验步骤:1.往烧杯中倒入酵母粉、水,搅拌均匀。2.往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一些过氧化氢,和洗洁精搅拌均匀(请在家长指导下操作)。3.将混合有酵母粉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相似文献   

2.
子建 《阅读》2023,(38):24-25
<正>实验材料:清水、牙签、玻璃碗。实验步骤:1.尝试将一根牙签竖直立在桌面上,我们发现牙签会倒下。2.尝试将一把牙签竖直立在桌面上,牙签还是全部倒下。3.在玻璃碗中倒入水,将牙签放到玻璃碗中浸泡。4.尝试将一把沾水的牙签竖直立在桌面上,终于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1 生产方式在温控箱内生产,该方式适宜家庭作坊式生产,操作方法灵活方便,多层立体盘栽,温度可随时调控,此技术的操作管理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基质采用珍珠岩最好,其重量轻、通透性好,自身为高温烧结后的产品,用前无需再严格消毒。生长盘一般选用塑料制品或不含油质的木材自制,高为5~7cm,长和宽依据温箱大小灵活掌握,底部钉上一层塑料窗纱或塑料箩底,便于透气、透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2.浸种 (1)首选当年新产红椿6号种子,清除杂质,撮去翘翅备用。(2)浸泡:用适量45℃~60℃的热水浸烫种子15~20分钟,期间用手不停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水温降至22~25℃后将种子捞出,放入盛有增长剂2号溶液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置于温控箱内,恒温22~25℃,浸泡8~12小时后,将上浮的瘪种和杂质滤出,用25℃的温水漂洗干净捞出备用。  相似文献   

4.
1《卵石的形成》实验中的小窍门准备:水泥、水、罐头瓶、锤子、纸、胶带。常见的卵石形成实验是选用砖块替代岩石,耗时费力。我的方法是:①水泥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后摊在纸上成饼状,放在阴凉处晾至半干。②用锤子将水泥饼敲碎成块状。③选几块水泥放进罐头瓶中,盖紧瓶盖,用手摇动。只需几十秒钟,带棱角的水泥块就会变得圆滑,形同卵石。罐内水泥末形似砂,可以引申告诉学生: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如被水搬运过程中相互碰撞),会变成砂和土,砂或土沉入地下后在巨大压力作用下,经过漫长岁月又会形成新的岩石,从而渗透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思想。提示:…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教材中《热空气》一课 ,有实验 1 :“把纸剪成螺旋状 ,用线悬挂起来。下面放一枝点燃的蜡烛 ,观察发生的观象。”观察结果 :纸蛇慢慢旋转起来。若是有风 ,效果也不是很好的。在实验 2之后 ,只能用 :热空气“就像比空气轻的氢气球在空气中会上升一样 ,热空气也会上升”来说明实验现象。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 ,只能凭想象。为了让学生直观明了地观察热空气上升 ,我在教学中将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 器材酒精灯一盏 (或煤油灯 ) ,纸灯罩一个 (或玻璃灯罩更好 ) ,烧过的薄纸灰 ,小纸滑槽一个 ,火柴。2 使用及制作…  相似文献   

6.
巧用投影仪     
小学自然第十册第 2课“光的反射和折射”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常规教学一般都是选择太阳为光源进行实验 ,但往往碰到阴雨天气就无法进行。在教学中 ,当碰到此类情况时 ,用投影仪来做实验 ,效果更佳。一、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1.投影仪一台。2 .大小与投影仪上的反光镜完全相等的红、黄、蓝、绿、白、黑等颜色的电光纸各一张和与其大小完全相等的硬纸板六块 (将电光纸粘在硬纸板上 )。3.烧杯一个 ,与其侧面积相等的白纸一张 (将白纸的一半涂成黑色 ,并粘在烧杯外壁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1.不同颜色物体的反光实验 (光的反射 )插上电源 ,打…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和江苏版初中生物教材中都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测定某种食物的能量”。实验方法是:①量取30mL水注入锥形瓶,测出水的初温。②称量1粒花生种子质量,燃烧种子给锥形瓶里的水加热,记录末温。③利用“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耳热能”,计算出每克花生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即食物的热价。这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学定量实验,过去在讲食物能量时仅列出一些食物的热价,没有安排实验进行定量探究与测算。  相似文献   

8.
那是2005年省科学优质课评选的准备时期,我执教《纸的秘密》一课。由于探究“纸吸水性不同”这一内容是教学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方案的设计上我花了很多心思。首先从不同材质的纸中精心选择了牛皮纸、拓印纸、宣纸、餐巾纸、卡纸五种大小相同又有代表性的纸,重点在课堂中引领学生设计“滴水”、“挤水”、“水上升”三个实验方案来攻破纸“吸水性不同”这一重难点。在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修改的准备过程中,我突发其想:如果把这五种同样大小不同类别的纸同时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出现的结果一定是吸水性最好的纸先下沉,吸水性最差的纸后下沉,  相似文献   

9.
新编高中物理理教材中,增加了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学生实验.所用器材有学生电源,灵敏电流计、导电纸、测电笔、电极、导线及图钉、木板等.其中导电纸、测电笔、电极等自制.导电纸是用较厚而光滑的纸(如牛皮纸、道林纸等)和碳素墨水来制作,方法是用毛刷均匀地将碳素墨水涂在牛皮纸的光面,要使碳素沉积有一定的厚度.刷好的纸要阴干不要曝晒,以防止卷曲.只要碳素墨水干了后不出现明显的一道深一道浅不均匀的痕迹,就可使用.也可将较好的书画墨用砚台研磨后,用刷子均匀涂在纸上来制作.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有一个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有关教参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是:将一处于瘪状的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上,然后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浸泡,就会使气球鼓起来。实际上照此操作,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实验较多,操作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便于学生的观察,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1演示实验分析与教法建议[实验10-1]酸、碱指示剂实验分析在初中,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①石蕊的配制方法———将1g石蕊溶于50mL水中,静置一昼夜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30mL95%的乙醇,再加水稀释至100mL。②酚酞的配制方法———将1g酚酞溶于1000mL 90%的乙醇中。[实验10-2]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实验分析观察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时,最好用原装满瓶的硫…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93页“测定种子发芽率”用的实验材料是小麦种子。以前,完成这个实验后就将小麦丢弃了,我觉得非常可惜,于是就考虑能否再利用这些小麦做其他试验。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摸索我终于找到了充分利用小麦种子及麦苗做好实验的方法,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徐杰 《阅读》2023,(30):10-11
<正>纸翼飞机并不只是童年的玩具,它在人类追求和研究飞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想设计出一架出色的纸翼飞机,你还需要多尝试、多思考、多调整、多改良哦。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完成一架能够边翻滚边飞行的纸翼飞机吧!实验材料A4纸、废旧书报纸、剪刀、尺子、笔、纸板。实验步骤1.如图,将图形放大,打印并且剪下来(长度约19cm)。2.取废旧书报依图形轮廓剪下来(虚线不剪)。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电镀实验高中化学课本的“电镀”实验中,没有提供电镀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浓度以及直流电源的功率等.因此,做此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很长时间才能观察到镀层或镀不上.如将这实验,改为无氰快速碱性电镀方法,效果较好.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电镀溶液的配制:取蒸馏水一升,加入固体氢氧化钠325克、氢氧化锌41克或氧化锌40克,边加药品边搅拌,使其溶解.2.电镀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控制:在电镀时直流电流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孔佳零 《阅读》2023,(38):22-23
<正>实验材料:葡萄干、雪碧、玻璃杯、花生。实验材料:1.将雪碧倒入玻璃杯中。2.在盛有雪碧的杯子中放人花生,我们发现:花生一直浮在水面上。3.在盛有雪碧的玻璃杯中放入葡萄干。4.我们发现:葡萄干先是浮在水面上,接着又沉入杯底,然后又浮在水面上,就像在水中“跳舞”一样。  相似文献   

16.
一、硫粉和铁粉的反应破粉和铁粉的反应,硫跟铁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反应结束后,硫化亚铁紧紧地粘在试管内壁,除去困难。不包括人工,单单是试剂的成本就与试管的价值相当,所以做一次实验就浪费一支试管。用香烟包装纸(精装香烟内层锡纸)做一个小纸舟,铁粉、硫粉按要求混和后,放在纸舟内,送入试管,用玻棒轻压,使纸舟与试管紧密接触。反应结束后,硫化亚铁不会粘在试管内壁,用小铁丝将其勾出来,试管容易清洗。二、用小试管收集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实验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用试管收集。课本中要求用铝箔包好一小块钠。用香烟包装纸代替铝箔,…  相似文献   

17.
玻璃棒——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虽无资料对它赞赏和描述,不过它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充当搅拌棒 在实验中,要使固体较快地溶解或几种液体充分的混合,常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便能达到目的。例如,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将称量的NaCl放入干净的烧坏中,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迅速充分的溶解,再移液、定容即可。 二、充当引流棒 实验中,要将液体转移,玻璃捧是最好的引流  相似文献   

18.
本章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之后。通过学习 ,可使学生初步运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 ,来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提高学习质量 ,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章共有 6个演示实验 ,凡一次就可以做成功的简单实验 ,可改为边讲边实验。也可以补充部分实验 ,如 NO氧化成 NO2 ,NO2 与 H2 O的反应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从实际出发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一、实验分析1.实验 (2— 1) ,氨与水的反应 ,演示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氨极易溶于水 ,在常温下 ,1体积水中大约可以…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2 9页设置了一个用塑料瓶为主要实验“仪器”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不少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至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钠跟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能会将橡胶塞顶出 ;②熔化的钠球易烧透塑料瓶壁而发生危险 ;③实验操作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供广大教师教学中借鉴与参考。1 实验用品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和量筒各 1个 ,带导气管的双孔塞 1个 ,带橡胶管的尖嘴导管 1根 ,铁架台 (含铁圈和铁夹 ) 1个 ,酒精灯 1个 ,止水夹 1个 ,火柴 1盒。金属钠、水、酚酞试液 ,煤油。2 实验装置 (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中化学课本有关NO、NO_2的一系列描述:“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为了较好地说明上述问题,设计了这一实验.首先用KCIO_3和MnO_2制取氧气.氧气贮存于一球胆内,管口用一弹簧夹夹紧,备用.然后将量筒及导管内全部灌满蒸溜水(不能留有气泡),如图1所示,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