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吐温的《;历姆·索亚历险记》和怡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真实地描绘了南北战争前美国社会的丑恶面貌。体现了作者追寻自由、民主与平等的理想。通过两住主人公(汤姆和哈克)性格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作者赋予这两位少年人物身上的深刻象征:马克·吐温通过汤姆、哈克形象的塑造来比喻当时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他通过描述两住少年对自由与平等的不懈追寻来激励当时年轻的美国资产阶级对自己的理想的坚持。  相似文献   

2.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汤姆·索亚聪明活泼、勇于冒险、善良而又机敏的形象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该作品也成为文学评论家和探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以往的研究大多从语言艺术等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本文拟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心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相互调和。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曾指出:“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另一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五十年代也发表过类似意见。这些意见充分说明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和深远影响。马克·吐温那富有民族特色的创作,就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享有崇高地位。在中国,同样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马克·吐温(1835—1910)是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他以丰富的长、中、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游记、杂文、政论,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虚伪“民主、自由”与种族歧视,批判了“金元帝国”的侵略扩张政策,真实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美国生活,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理想,被称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相似文献   

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代表作。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是几个现实人物的再创作,通过细节描写逼真的刻化出其形象。哈克贝利·费恩渴望自由,希望逃出文明的世界。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逃亡旅程中,他尽自己所能来帮助吉姆,并且逐渐改变了他对黑人的偏见。哈克贝利·费恩反应敏捷、足智多谋,他的这些特性帮助他在旅途中平安躲过灾难和困难。通过对哈克贝利·费恩这一人物的塑造,马克·吐温表露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思想。他进一步引深了个人自由问题和社会对个人的束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哈克·芬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利用哈克批判了南方腐朽、堕落的文化。哈克沿密西西比河逃跑的过程,也是其他对南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过程。南方堕落文化中人性的弱点以及宗教的堕落、被滥用是哈克批判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书虫呱呱呱     
《阅读》2005,(1)
机智、勇敢又顽皮、淘气,汤姆就是这样一个奇怪而又复杂的“坏孩子”。他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但他的生活又是那么不同寻常!看这本书,我就像在照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想每一个男孩看这本书都会被深深吸引的,我就被迷住了。书虫江亮亮:(江苏海门实验小学)汤姆·索亚是个淘气鬼。他的妈妈去世了,姨妈很疼爱他,希望他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但他经常捉弄姨妈,姨妈拿他没有办法。汤姆经常逃学,与大孩子们打架,追女孩……他的历险故事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精彩极了!而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又常常让我笑个不停呢!汤姆和他的小伙伴幼稚但认…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马克·吐温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主题的分析,深刻探讨了马克·吐温对人的本性的探索和对美国南方传统道德的挑战,并进而提出了与现今社会紧密联系的人文关怀问题.  相似文献   

8.
麦尔维尔的《白鲸》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讲述的都是逃离文明、走向荒野、寻觅自由、历经成长的故事。本文拟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参照美利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社会心理的维度来解读其中的成人仪式,并借此揭示两部作品之间以及它们与美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虽然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晚于欧洲,但却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并且衍生出其自身的特点.虽然二战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有衰退的迹象,但其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并没有消失.在当代的许多作品中仍能看到美国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而最能体现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的作品则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相似文献   

10.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南方剧作家,他的作品常以刻画男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纠葛而赢得声誉。文章以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段论为基点,对田纳西·威廉斯剧作《玻璃动物园》中男主人公汤姆挣扎于现实与自身欲望的内心纠葛进行解读。汤姆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来自于自我未能协调追求欲望的本我与现实家庭责任的超我之间的冲突,汤姆的矛盾因此是不可避免的,而汤姆的矛盾也正体现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内心困境。  相似文献   

11.
的确!《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看起来仅仅是一部少年读物,但寻根究底,它却对美国南北战争以前的南方腐朽文明作出了透彻的分析。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这个“以密西西比河为家的人”,把生活于偏僻乡村的小主人公——哈克,也带到了密西西比那澎湃奔腾的大河之上,让...  相似文献   

1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象征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中的珍品,也是美国文化的珍品。本文笔者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的人物象征及出现的意象进行精细解读,剖析其原型意义及隐喻世界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黑奴汤姆叔叔是小说的主人公,它正直、善良、忠厚、老实,同时他也是一个安于接受命运安排的人,喜欢逆来顺受,接受所有命运不公的安排。小说结尾汤姆叔叔悲惨的离开了人世。没有获得应有的自由。通过对于汤姆叔叔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汤姆叔叔的性格是其悲惨人生的重要导火索,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汤姆叔叔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对于小说《汤姆叔叔》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楚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叮当 《阅读》2010,(6):6-8
在了解《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18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面貌吧。 18世纪,随着非洲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欧洲各国由此涌现出了一批探险家和冒险家。在长期的探险和冒险中,探险家和冒险家们经历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成为他们回到欧洲向他人讲述探险或冒险经历的资本。  相似文献   

15.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哈克在不断地寻找一片适合自己生活的净土。从陆地到河流的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折射出当时光怪陆离的美国社会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们。在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以后,哈克仍然保有一份难能可贵的独特纯真,而另一段寻找自由与宁静的旅程也即将展开。  相似文献   

16.
埃尔热是比利时的著名连环画家,他的作品《丁丁历险记》受到各国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对《丁丁历险记》中《蓝莲花》和《丁丁在西藏》进行分析,用比较文学中形象学的方法解读埃尔热笔下的中国人形象,会更好地理解比较文学中形象学范畴内的异国异族形象并不是对他国现实的复制,而是加入了文化的和情感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1]。  相似文献   

17.
李慧 《阅读》2007,(6):6-7
欢腾的六月,欢乐的海洋。亲爱的同学们,带着六一节日的喜悦和幸福,一起来读一读美国著名女作家简·韦伯斯特的"最佳作品"《长腿叔叔》吧。简·韦伯斯特出生于1897年,她的母亲是美国著名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侄女,父亲是一位出版商,家庭中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她具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大学毕业后成为自由撰稿人和小说家。《长腿叔叔》这部洋溢着温馨、怀旧、惊喜、明朗和热情的爱与奇迹的童话,以书信体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孤儿院中长大,对新生活充满热爱,对幸福生活充满向往的孤女的故事。它用纯真而诚挚的情感提醒生活在幸福和爱中的人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体验珍惜的快乐,感受爱的温情。  相似文献   

18.
生死跳伞     
叶明 《阅读》2007,(12)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汤姆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汤姆用他的壮举,让自己成了英雄,更成就了伟大的友谊。汤姆有一架小型飞机。一天,他和好友库尔乘飞机过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峡。汤姆发现飞机油箱漏油了。他们一阵惊慌,汤姆说:“没关系,我们有降落伞!“说着,他将操纵杆交给也会开飞机的库尔,自己去取降落伞。  相似文献   

19.
叮当的话     
《阅读》2014,(19):6-6
<正>一个乏味至极的下午,男孩米洛在自己的房间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收费亭,他由此踏上一段不可思议的奇妙旅程。在他的冒险之旅中,充满了深刻的蕴含生命哲理的种种寓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在这个美好的五月,请你来读读《神奇的收费亭》这本  相似文献   

20.
《阅读》2008,(5):6-8
意大利是一个带有童话气质的国家,神经质形状像一只鞋尖翘起的靴子。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了许多的想像力极丰富的童话作家,贾尼·罗大里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长篇童话《洋葱头历险记》是世界公认的经典之作,罗大里因此而获得了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国际安徒生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