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遥感与农业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生物体生长发育机能,创造所需农产品的过程。因此其常常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土壤性状、质地、气候变化、农作物种植布局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等等进行调查监测。 农业动态监测是为了掌握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状况,及时了解农业自然资源消长变化信息。为政府宏观决策,制定农业生产及农业资源利用政策和发展规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农业动态监测工作可以从几公里甚至几万公里的高度俯视地面资源及其变化,从而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和视野。为农业资源调查、监测提供了更先进、更科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秸秆——肥料——种植"、"秸秆——饲料——种植"、"秸秆——沼气——种植"、"秸秆——食用菌——养殖"等四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在循环农业中的多重效益,提出了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牙齿化石牙釉质和牙本质结构致密,坚硬,不易受成矿作用影响,是研究过去环境和人类关系的理想信息载体.牙釉质中C同位素可恢复古食物结构,可判断过去人类的食物构成是以水稻为主的C3作物还是以玉米为主的C4作物等情况.根据牙本质里的N同位素和牙釉质里的O同位素可重建过去人们的哺乳时间长短和断奶时间等习俗.牙釉质里Sr同位素和人体或其他动物骨骼化石里Sr同位素进行比较可推测过去人类的迁徙活动.牙釉质里的重金属元素可示踪人类受重金属污染的变化过程.另外牙齿中同位素还可以揭示过去人类身体健康、阶级分化、通婚、社会经济和环境恶化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经过7年的探索发展和完善,澄江县现己形成比较规范的几大作物种植模式.从1999~2000年,澄江县粮作站组织相关人员对澄江、阳宗两坝农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的14种模式中,全年公顷产值超过60 000元的有8种.烟后种植菜豌豆-蔬菜(麦类),平均公顷产值72 384元,比常规种植烟-麦公顷收入增长71.66%;稻后种植菜豌豆/蔬菜平均公顷产值59 585元,比常规种植稻-麦增长138.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外界环境中吸收光、热、空气、水分和养分,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生长和发育.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得到,特别养分也是从土壤中得到.这些养分,有的是农作物的组成成分,有的能调节农作物的生理功能.农作物对这些养分主要通过根部进行吸收、转运和同化.转变为自身的物质,这就可以促进农作物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主客体关系为线索,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体育活动的特殊性。认为体育活动是以人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的改造自身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作为客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同时,在这一活动中,主客体是统一不可分的。体育活动这种特殊性的揭示,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体育的本质以及它在人类发展中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争展开。在错综复杂的话语交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走向预定的和谐。在此情境下,卡尔维诺以《分成两半的子爵》给出自身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物性和人性是相通的,二者相互塑造又相互转化。通过植物想象,卡尔维诺描述了薄荷、迷迭香是如何“驯化”人类的认知,并参与到麻风病人淫乱形象的塑造过程;葡萄、橄榄是如何被人类“培育”,进而成为西方传统中具有道德属性的植物。在上述4种植物与人类想象互动的过程中,卡尔维诺看到现代人只有通过想象突破对自然的固有观念,人类与自然才能连接成为崭新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扬弃;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足点;它的世界观是把现实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它的社会历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它的认识论、价值观是关于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归宿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今天,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伟大事业中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绘画艺术史,显示了人类智慧的进程。这座艺术宝库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在美术史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多接触艺术,学生在熟悉和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培养艺术趣味和审美素质的过程中,也就丰富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确立评价当代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人类语言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它是在人类的发展的过程中浓缩的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的一个结果.在英语与汉语的互译过程中,文化及民俗、地域的不同导致了在翻译过后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汉习语互译过中最为明显.对于习语,在英汉互译方面我们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即归化与异化.在习语的英汉互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虽然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更多的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条件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人类的起源过程发现:童年的出现是一种必要的进化适应战略,是人类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的必然结果.这种考察使我们确信,童年是人类特有的生命现象,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进行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的前提条件,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轻易消逝.  相似文献   

12.
波普尔论述历史无意义的三个命题是:人类一切描述都具有选择性;我们的各种解释仅是一般性解释;事实和选择的二元论。在这三个命题中波普尔只是看到了人类在解读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略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忽略了事实和选择的辩证性,得出历史无意义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人口是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口数量和人类消费欲望对资源、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为实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必须控制人口数量、节制人类消费欲望,以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发生病害。准确、快速的处理与识别植物病害图像,并自动可靠的对其进行危害程度测定是进行农作物病害防治的关键。为此研究了利用分形理论对农作物病变叶片自然纹理图像进行处理,利用BP网络来实现自然纹理图像的分类问题。分析各种不同的特征在分类器中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纹理特征性能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制度文明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状态。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五彩缤纷的极为丰富多样的图画。因此,文明的结构不仅可以从横截面来研究,也可以从纵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从纵的方面看,文明与人类社会俱生。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在“人猿相揖别”的时候,人类文明就产生了。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我们可把文明划分为原始社会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从横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化和具体知识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一种可使用的知识,而且借助于一种变化过程的经济学概念,也形成了一种作为静态的知识形式的技术定义,它体现为某种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形态.因此,一个社会群体或整个人类的知识,在某一时期,在其技术形态上是令人瞩目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技术是人类文化中最为显著的部分.对技术是什么,技术起何作用,我们将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意义上进行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叶,信息革命的兴起,使科学技术发生了新的飞跃,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流工具和信息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和优越性。它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信息爆炸、知识爆炸、观念爆炸!它消除了过去地域和时间带给人类的局限,节约了大量的劳动成本、资源成本和智力成本;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开发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毫无疑问,它改变了我们汲取信息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方式。随着人类从工业经济社会步入知识…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农业作为人类对自然直接对话的活动,生命性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业劳动在人类的一切实用性的肢体活动中具有最多的艺术性.农业景观作为自然与人工共创的景观,体现出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而在审美中,则是自然美、人工美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农业景观是一种大地艺术.  相似文献   

19.
原始体育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和萌芽期。孕育期是氏族社会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中,体育因素蕴含在人类基本的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之中;萌芽期是氏族社会时期。这一时期中,体育萌芽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这些条件是:1.生产力的提高;2.社会分工的出现;3.人类智能的发展;4.原始教育、艺术、宗教、医学以及军事活动的出现。原始社会这种萌芽状态的体育.已被考古学的大量事实所证明。我们从浙江河姆渡氏族中、晚期遗址的文物中可得到以下几点看法:1.当时已有“似体育非体育”的内容;2.河姆渡文化既有中原文化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3.河姆渡人已有相当高的“自意识”水平;4.体育的产生是多源的。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以及逻辑方法的科学。逻辑学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世界七大基础学科之一,有助于培养人们逻辑的理性思维与表达能力,提高人们思维速度与准确度,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述和论证我们的思想,为我们提供正确思维、有效交际的工具;有助于宣传真理、破斥谬误、探求新知。逻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能,我们通过对逻辑学的系统学习能够开拓与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素养,逻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逻辑思维时刻伴随着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逻辑问题同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逻辑学的学习与逻辑思维的训练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逻辑学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