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全面分析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但不能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用实践唯物主义来代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则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普列汉诺夫是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人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部分;而在他之后,辩证唯物主义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则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这一特殊领域里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实践唯物主义,或者是把它看做是超越唯心和唯物的实践哲学,物质范畴都是不可回避的.对物质范畴的规定实际上是以浓缩的形式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只有把实践引入物质观,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创生物质观.  相似文献   

5.
正确评价列宁和苏联哲学家的哲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的基本原则,且提供了若干体系雏形。苏联哲学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狄慈根、普列汉诺夫、列宁、德波林等人的论述,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建构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基本上是科学的,但不是严格根据建构哲学的科学体系的原则来建构的,因而有不少缺陷。  相似文献   

6.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述,本文辨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及其认识论的哲学原理、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科学,通过围绕《资本论》具体分析说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著述,发现并且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原理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传文 《九江师专学报》1998,17(3):16-20,57
文章提出了哲学的五上世界的思路,即客观世界可以划分为还没有实践的物质世界,实践中的物质世界与实践的人类社会;主观世界划分知识的世界与个人头脑中的知识世界,根据客观世界的领域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界定为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三个唯物主义是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辩证、客观地分析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特征,这也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回答和解决中国在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最新成果,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可以用其他名称来指称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与核心的观点是实践观点,实践观点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但不是一种体系哲学。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和掌握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1.
《反杜林论》第一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系统的、更加完备的形态表达出来。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础地位来阐述该书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客观世界是由未实践过的物质世界、已经实践过的物质世界以及正在实践的人类社会三个世界构成的。主观世界是由知识的世界和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的世界二个世界构成的。与客观世界的三个世界相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化导向论、群众史观等基本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支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没有专门的纯哲学著作,但他能在实践当中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本文以邓小平的党建理论为例,说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党建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仅是人们反思的智慧和批判的智慧,而且是预见的智慧,变革和实践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表述并不能真正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观,而且具有更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这种看法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新的合理方向,也存在着有待进一步深化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经济哲学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四种形式表示存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批判、政治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命题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哲学。从形成史角度看,青年恩格斯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启蒙者和领路人。1859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写书评是起点,往后的思想进程情势大变,恩格斯的主观愿望是在捍卫、阐释和宣传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即后人命名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恩格斯逝世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进而演化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哲学体系则是被忽略,消失于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黑洞之中,原因是没有表示存在的理论逻辑空间。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这一变革的实质在于,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即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认识世界转向改造世界;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焦点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根本内容和当代意义之所在;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为思维坐标,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而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即批判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名词,二者从不同的视角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进行党史研究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党史工作者应以《历史决议》为准绳,从实际出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对有关复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客观地评价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名称问题颇多歧义。溯源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并列论”和“混合论”的提法似是而非,违反逻辑,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与建构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均为一大障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正确定位出发,可以设想一个由总论、分论和史论三部分组成将一般世界观和具体领域观以及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哲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