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转折点,秋收起义则是实现这个转折的开端.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在关于打什么旗帜问题、军事问题、土地革命问题和工作重心转移等问题上,根据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对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进行革命建设的实践中,极大的关注了医疗卫生工作,逐渐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宗旨观、"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医德原则观、中西医结合以及"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等系统的医药卫生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3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居于主体地位。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解决,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的关键。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集中党和人民革命的智慧,首先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正确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从农民问题出发,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崭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和最高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主体,因而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曲折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十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创造性探索中国革命独特道路的伟大实践中,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党建新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个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的,突出强调了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强调组织建设,走群众路线,从而发展了毛泽东突出特色的党建学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是同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正确指导分不开的.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建党思想,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极为重视党的建设,并把党的建设看作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井岗山斗争时期,他提出要建设“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抗日战争时期,就更为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在全国革命范围内取得胜利,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因为有“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又非常重视执政党的建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需重点把握的两大教育主题。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党建"生命线"功能,更要发挥大学生党建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头作用,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一同引领大学生,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论述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作用,提出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建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党永保先进性的一大法宝.党的三代领导关于"思想建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毛泽东的"四大建设"理论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再到江泽民的"三讲"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发展历程.他们"思想建党"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党性党风教育这一"思想建党"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党建工作是基于对大学生的党性、政策、责任等各方面,进行必要的宣传与教育,而它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与国家的总体战略形成意识共识,并紧跟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以及党建工作目标等,将党建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坚持党的领导,并遵循党建思想从严治党政策,合理把控大学生入党标准,促进党的政治作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学府,肩负着生产思想、知识和人才的历史重任,执政党在高校的作为,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前途,而且还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从在高校中诞生,到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发展,再到党建重点的高校回归,历史地证明了加强高校党建将成为重要的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应围绕大学生主体的党建载体,全面辐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大学生的教育质量,保证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能够获得健康、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要切实围绕信息化技术及其发展空间,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积极践行网络化党建工作,实现"有网络发展的地方,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的格局。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主体肩负着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切实把握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主导权"。围绕高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确立主流价值观思想,把控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引导权与主导权,对促进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经过多年实践验证,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宣传与践行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普遍问题。对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创新发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是广大高校主体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师专学报是师专师生发表学术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助推器,是师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能力的综合展示,是师专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科学育人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展示.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为高校学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师专学报应同师专的办学方向一样,服务地方、服务于农村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为"普九"攻坚服务,为农村和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刘少奇都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领袖。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国以后,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使毛泽东和刘少奇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之前就出现了分歧。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误会逐渐加深,矛盾不断激化,最终酿成了刘少奇在政治上被打倒并被迫害致死的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都不尽相同。我党的土地政策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她集中民智、重视民生,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经济吁求。更重要的是,党的土地政策史为我们现在和将来分析、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土地政策的演进史也反映了党的经济政策日臻成熟、完善。因此,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期纷纷效仿和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武术中的“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气论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试图用现代科学知识对武术运动中的气论加以解释,阐明气论在武术中的应用,及气与武术之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属于老龄化国家,老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对山东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显示,农村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对当前生活不满意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所以,解决农村老年人生活问题,不仅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人民进行顽强不屈的英勇抗争,建立新中国。系统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系统认识其内涵、特征与价值,是激励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文章从历史传承与实践导向维度、文化价值与理论基础维度,阐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渊源与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体育文化,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有它特有的研究意义和存在价值。但实践中对其研究和普及都不够深入。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综合分析等方法,在分析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强宗教法制建设,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是党和国家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而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使其达到预期目的,需要党和国家、社会以及宗教界的共同努力。从法制角度看,在思想层面要充分认识到宗教法制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层面要处理好政策引导与依法管理的关系,处理好宗教法制建设内部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一些突出的成就和成功的经验。总结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6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和12个方面的成功经验,目的是坚定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心,推广和利用这些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新课题.本文对如何落实"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的问题,从把握其内涵、找准其位置、健全党组织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诸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