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泉州南音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以古朴典雅、旋律优美委婉、节奏徐缓舒展的奏唱风格著称于世。王珊《泉州南音》一书以“了解南音,体味南音”为宗旨,从普及性角度剖析了泉州南音的历史风貌、生存环境、乐器功能以及奏唱技能和传承理念。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9,(6)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或哼唱)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地把它唱出来。  相似文献   

3.
王丽娟 《山东教育》2002,(33):59-59
一、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加强最基本的音乐开发,即初级节奏和初级的音调启蒙。初级节奏就是在速度可快可慢的情况下要保持稳定均匀的拍子,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获得了最初级的节奏开发。初级的音调启蒙,就是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准一个音,声调可高可低,当一个孩子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出一首歌来,那么他就获得了初级的音调启蒙。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同时做好上述两个方面。他可能把拍子唱得很准,但往往调唱不准,也有可能调唱准了,而节奏把握不住。所以要让孩子不断地暴露在音乐面前,不断地得到发展,当一个孩子既能唱准了音调…  相似文献   

4.
吃过晚饭,随手打开校园网电视,画面上出现的是面对孩子们的昏昏欲睡,徐老师却要他们听拍子做韵律操。老师一边打拍子一边提醒学生听音乐、注意节奏,还让学生加些动作,还说脑子里可以进行一些畅想,我觉得有趣极了,急忙唤女儿来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丹 《山东教育》2005,(23):126-127
语言本身包含了节奏、音调、音色、强弱等音乐元素,与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多发达国家如德国、匈牙利、瑞典等都流行从语言人手,引领宝贝进入音乐的殿堂,只要目标适宜,材料适宜,3岁内的小宝贝一样可以在语言与音乐之间游刃有余。语言的语音(高低音调)、语气和音色都与音乐相通,语言不仅能表达宝贝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宝贝的情感,并且包含了节奏、音调、音色、强弱等音乐元素。所以,由语言进入音乐是一种很新颖又很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7,(12):F0002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7.
诗歌音乐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性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审美特性.诗歌同音乐可谓最亲近的姊妹艺术,诗的可诵性、可歌性,都要求具有音乐性[1].本人在和许多诗人交流时,当谈到诗歌的音乐性时,诗人们往往不能从组成音乐的最本质、最内在的节奏、音调、和声、织体等方面去把握,而是泛泛地作一些具有文学性的描述,使对音乐缺乏深入了解的诗人们感到迷茫、费解.因而,本文想着重从诗歌音乐性的内部特征时间(节奏)和声音(音调)以及谐和(和声)等方面对诗歌的内在和外在的歌唱性加以比较、分析,以期专家们的指正和引起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吕佳丹 《辅导员》2013,(12):75-75
<正>节奏训练与听觉训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其自身得点。作为教师必须把学生从正在听赏、演奏、或创作音乐中的节奏要素分离开来,加以强调,并且使他们意识到,节奏训练永远不应当是机械操练和诸如此类的东西,它应当永远靠音乐欣赏来激发,并且应当以音乐欣赏为其目的。笔者在节奏教学中创造和总结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现与各位同行交流。一、数拍子。在表现节奏的运动神经活动的时候,当然在歌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回目,作为“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对句形式”,极富音乐美,其音乐关主要体现在节奏、韵律(押韵和同声)、音调(平仄、双声、叠韵、重言复唱)三个方面。在前80回回目共1280字中,作者除了运用了灵动的节奏外,还运用了韵律和音调技巧达390次,使之如诗如歌。笔者对此作了详细缕析,赞誉《红楼梦》回目堪称四目之极品。  相似文献   

10.
节奏训练与听觉训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其自身得点。作为教师必须把学生从正在听赏、演奏、或创作音乐中的节奏要素分离开来,加以强调,并且使他们意识到,节奏训练永远不应当是机械操练和诸如此类的东西,它应当永远靠音乐欣赏来激发,并且应当以音乐欣赏为其目的。笔者在节奏教学中创造和总结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现与各位同行交流。一、数拍子。在表现节奏的运动神经活动的时候,当然在歌  相似文献   

11.
当前形势下,我国部分单位已经进行了纳米碳酸锶的制备研究,并巳取得一定成绩。纳米材料的合理制备是纳米碳酸锶的应用基础,制备方法按照物料的状态可分为三种: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其中尤以液相化学法最为普遍。在考察了制备条件,如反应的PH值、辅助剂用量对产物的影响。获得了较佳制备条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碳酸锶的形貌及粒径进...  相似文献   

12.
成书于南朝齐梁之际的《南齐书》是记录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萧齐王朝历史的一部纪传体史书。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南齐书》点校本广参了《南齐书》的众多版本、相关历史著作以及前人的校勘成果,是目前所见到的最具学术价值的本子。然而《南齐书》在校点上还存在着诸如误校、漏校或校失偏颇等一些问题,本文兹举数例,以期罅漏补缺。  相似文献   

13.
《春尽江南》于2011年8月出版,这部小说是格非《人面桃花》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均创作于新世纪,分别写了国民革命早期、五六十年代和当下的中国。作者用优雅、精致、坚韧的语言一步步地逼近现实,用花家舍的兴衰消解了乌托邦的神话,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人类各种情感的幻灭与破碎以及命运的无常与宿命感。虽然言辞之间可见淡淡的悲伤与无奈,却也大大迥异于创作初期的虚无主义和绝望感,更多的是通过对个体生命在历史的沧桑变幻、时代的交替更迭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叙述,揭示时代的症结。  相似文献   

14.
朱熹的《二南》学术,在从经学迈向文学后,又从文学走向理学.是文学、理学二元一体的解释学。就文学的一元来说,朱熹认为《二南》诗篇是里巷歌谣,是低社会地位诗人抒情的咏叹,他还把自己认为是文学表现手法的赋、比、兴运用到解释中;就理学的一元来说,朱熹认为《二南》是文王王道政化后的诗篇。体现着文王王道新民之功的社会、人心、人外自然和谐及其三者之间的大和谐:家齐、国治、天下平、其民睥璋、庶类盛多。整体上看:作为诗歌,《二南》诗篇能指的多样性、意义的含混性,决定了朱熹关于他的文学、理学二元一体解释的合理性;二元的冲突也导致其解释上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性,如《操有梅》等表达男女情感之诗,就不是所谓的“中和”之音。  相似文献   

15.
南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了发展南岳旅游的品牌优势,南岳可以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之路.  相似文献   

16.
南朝梁元帝萧绎,虽然没有像同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那样“体大而虑周”的诗学专著,但他在对诗的界定中对诗的情感力、文采美、声律美等审美特性的体认,却表征了诗学审美本体论的完全成熟,因此,其诗论是中国诗学审美本体论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结点。  相似文献   

17.
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和《难蜀父老》被任防的《文章缘起》立为“喻难”体,萧统《文选》将“喻难”文本具录于“檄”类。“喻难”价值在于:作者用文学的手段,饱含浓烈的乡情,在文化史上首次从君权的抵达、贡赋的上输、人力的征调等层次深刻地反映了道路与政治的多维关系;它们是在民主政治习见、而在下行文以官僚为下限对象的专制政治时代仅见的以平民百姓为对象的成功说理文;作者在撮括前代观念基础上,以纵横家为理论底色,以雄主强汉为背景,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非常”政治的新鲜命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多重而独特的政治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淮南子》以"道"为核心,在人文教育观点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提升人性境界、阐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价值和深化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思想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淮南子》在人文教育思想方面实质上强调了人性教育,突出了朴素的人本教育思想,强调了有为人生观,涵盖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蛮书》是研究南诏历史的一本地方志。在该书中,樊绰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参照历代史书,详细地反映出了皆时南诏政权的各个方面情况,为后代史家研究南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通过介绍《蛮书》作者及其版本,分析全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考证和分析,舛此来说明《蛮书》是迄今研究南诏前期社会情况最重要的地方风土志史书。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是先秦老、庄思想在汉代的总结和发展。它继承道家的自然中心主义传统,以自然为中心并从自然的大视角下来考察宇宙、社会和人生。《淮南子》提出自然价值观,从个体事物的角度看,价值是主观的、相对的,人不是价值评判的标准,万事万物各自可作为评判主体;提出"物无贵贱",说明个体事物也存在着工具价值,万物以自己为目的,从整体无贵无贱的价值观来破除那种以个体贵贱、是非观为价值观的偏狭观点;《淮南子》的自然观念中体现了自然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