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无形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关注三个方面:学生在课前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现象及事实,捕捉生物科技信息;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立足生活实例构建课程资源库,教学设计体现对人性的追求,创设情境激活生活原型,关注课堂错误生成;学校、家庭、社会在课后的潜在作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感召下,学习化社区、学习化家庭的建设正在蓬勃开展。由于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而事实上某些学生群体的家庭教育缺失或异化.已经部分地制约了学校教育发展。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急切注目并努力推动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崛起,为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家庭与社区所奉行的价值观、语言、信仰、认知、教育观、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对民族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业成就会产生重要影响.家庭、社区与学校文化意识的差距是导致石门坎苗族学生在学校出现文化适应困难、难以取得较高学业成就的主要原因.这提醒我们,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学校文化也要关注少数群体.  相似文献   

4.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周围人群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把学校和家长看作是与学生发生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那么,学校、家庭和社区就是这个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有时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由在家庭和社区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心理辅导体系,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绿色学校是以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为核心,以创设绿色课程、实施绿色管理、实践绿色生活、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社会的教育互动机制,就是“小手拉大手、大手推动社会走”。从这个意义上讲,凸显学校的环境教育,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学校作为促进学生基础性发展的核心场域,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校自身需要不断地与社区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然而在当前,基础教育学校和社区常常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和学校变革,必然涉及到社区、家庭和学校等多个层面,这意味着封闭的基础教育学校必须走向开放,以实现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教育功能的整合。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未来的基础教育学校必定是"社区中的学校"。  相似文献   

7.
重叠影响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对学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叠影响,这种影响有助于学生在学校里和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来看,基于重叠影响视域的课程实施具有可能性,因为家庭的文化资本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社区是蕴含着丰富社会资本的场域。重叠影响视域下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是:成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行动小组;创建家庭式学校和学校式家庭;建立社区学校。  相似文献   

8.
养老保障的目的就在于把被排斥到家庭之外的弱势老人群体,通过营造公共领域、互助领域、自助领域生活保护环境,使他们能够共享现代生活文明的成果,给予他们一个安心、安全的老后生活.本文试图从国家、社区、企业、家庭以及个人资源整合的视角,探讨营造国家--公助体系;社区*企业--互助体系;家庭*个人--自助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结构,提供一个宏观思考养老保障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家庭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中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有家庭生活环境不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和家庭结构不完整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家教方法和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软环境,创设起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心理健康安全网是解决这些家庭影响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前期调查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政策和相关理论等为依据,结合国情,构建了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医院、社区与家庭“四位一体”的综合化康复模式,并对学校、医院、社区与家庭在综合化康复模式中的角色、功能及有效运行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将普陀区社区教育的经验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提出“开放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主张在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必须吸纳更多的信息和能量,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以多元、民主、公开为特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的主动发展而设计。几年来,学校创设各种条件,开通各种渠道,把学校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家庭、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将素质教育推进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对学习化社区的创建起到了辐射、推动作用。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基础道德教育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科技环保教育为载体,开放式教育为突破口的办学特色。1999年和2000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及普陀区  相似文献   

12.
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心理特征等的变化,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需要拓展.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方法介入高校学生工作尤为重要,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要求建构"学生--学校--家庭--社区"体系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型和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社会工作将为高校学生工作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教育部提出了"教育合作伙伴"概念。除学校外,政府、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关心教育,贡献力量。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与教育合作伙伴紧密联系、充分沟通、优势互补,为学生创设一个整合的教育环境,以达致"理想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4.
公益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责任意识的融学校教育学习与社区服务需要于一体的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实践体验式教育,这种教育机制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从调研情况来看,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教育机制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本研究在论述公益教育联动机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益教育联动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秦玉友 《生活教育》2014,(11):10-13
正什么是农村教育城镇化?秦玉友认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可能的后果或原因是农村学校撤并),即农村学校学生变成乡镇学校学生。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像城镇学校一样现代化。但是,教学内容城镇化是许多学者所反对的。如何治理这种现象,应从建立多社区共享学校的理念和机制,为亲子互动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类"家庭生活环境以及把被撤并学校办成社区居民文化娱乐场所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为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日常管理之中;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区生活环境;要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深入调查研究、讲究科学方法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由教的学习向学的学习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引发了教学结构的变化,即由传统的教师依存型走向学生自主型;其中学习环境成为主要因素。学习环境成为制约从教的学习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学生能否高质高效地进行探究性的问题解决的学习,关键在于学校、家庭与社区能否创造一个弹性的、余暇的、自律的学习环境。一、从划一性走向个性化21世纪基础学校学习环境的创造与改善,要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具体而言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1.特色性:从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社区文化传统与现代风貌的观点出发,创设和改善学校建筑的造形、校园的空间、校舍的空间、校舍的布局、教室的设计、设备的配置等。2.教育性:学校物质环境的创造与改善,不仅在于追求形式“美”,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良好环境是保障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能,但要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的环境和氛围。创新教育强调对教育的全方位的改革,而重点即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学校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更应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管理体制、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安全与自由的保障等,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极为重要,应注重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工作社会化,是指要在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注重沟通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社区内各种教育力量,优化社区德育环境。在德育工作中,学校要努力创设校内外齐抓,社会家庭共管,全方位、立体化抓德育工作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赵斌 《学子》2014,(11)
正一、活动背景暑期是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养成美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有利时机。为使学生安全、有序、文明、充实、愉快地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我校在传统暑期家访、举办暑期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了暑期"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将学校教育向社区、家庭延伸,丰富了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