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疯僧 《围棋天地》2000,(2):35-35
最近围棋棋坛发生了两大事变,即两住著名棋手藤泽秀行和曹薰铉分别向各自的棋院挑战,实施或表达了自立门户的意愿。藤泽秀行和曹薰铉的主张,关系到广大棋迷和职业棋手的切身利益,故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使读者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本栏选登了互联网上的几篇短文,全部来源于中国围棋网。其中日本安永一先生文中对职业棋手的看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他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段位证书问题,故一并介绍给读者参考。目前,日本棋院已做出了开除藤泽秀行的决定。韩国棋院尚未对曹薰铉提出的问题做出最终决定。本刊将与读者一起关注这两起重大事件的后续进展。若说秀行先生此举仅仅是为了卖几份段位证书,打死本编也不会相信!  相似文献   

2.
张大勇 《新体育》2009,(6):34-37
2009年5月8日6时,日本围棋名誉棋圣藤泽秀行病逝于日本东京,享年83岁。1930年学棋,1999年退役,70年的棋道沧桑,贯穿了他不平凡的一生。由于藤泽秀行与中国围棋的特殊情结,他的离去在中国棋坛亦引起了巨大震动……  相似文献   

3.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4,(17):86-94
清代是中国围棋的一个顶峰,棋手众多,棋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陈祖德先生撰《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十四卷,涉及的全是清代棋手。大约以陈先生作为当代国手的专业眼光,清代以前的棋,在技术上尚嫌粗糙.所以不予置评。而清代围棋棋谱,留存下来的将近百部。亦可谓蔚为大观。但笔者曾有一观点,清代棋艺达到中国古棋的最高点.围棋理论却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4.
从这几天网友发的帖子来看,大家对于中国围棋的担忧主要有以下几点:1.战绩差,世界冠军不论,连进四强都勉强。2.棋手素质差,而且有滑坡之势,尽管不可一概而论。3.棋手生存困难,后顾有忧。4.棋迷数量少,围棋市场萎靡。5.中国棋院实体化,地方棋院空洞化。第一点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围棋现状的一个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棋品如人品,人品亦如棋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素质很差的棋手能下出好棋来,一如中国足球。一个时常为生计担忧的棋手也是不可能下出流芳千古的好棋来的,藤泽秀行先生曾引用过一句古话:人无恒产则无恒心。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6,(3):92-93
本题是藤泽秀行先生在1944年创作的。 如果能在20分钟内解答,就具有职业棋手的实力。  相似文献   

6.
秀行研究会     
《围棋天地》2008,(9):70-75
在日本的《围棋》杂志上,有一个固定栏目“秀行只此一手”。该栏目介绍了藤泽秀行先生对日本年轻棋手的指点意见,由森田道博九段与秋山贤司先生构成。本期“看棋看门道”编译了“秀行只此一手”的部分内容,似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90年代的世界围棋格局,犹如一幅广阔辽远的战争巨图,一座座城池般鳞次栉比耸立的世界冠军奖杯刺激着中日韩三国倾注无数的时间、精力、物力甚至秘密武器去拥簇厮杀。1995年,马晓春连夺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两项世界冠军,在擂台赛上十年磨剑的中国围棋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横槊时代。马晓春是继吴清源、桥本宇太郎、藤泽秀行、曹薰铉之后20世纪的天才型棋手,他的棋聪颖灵动长袖善舞。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体委运动员宿舍,我叩开了聂卫平的房门。他和妻子孔祥明正在清点行装,准备南下杭州。这位称雄中国围棋界达十年之久的“旋风”,却有一副儒雅的学士风度。和他交谈实在是一件快事。爽直、跌宕的谈吐,一如他的棋风,决无半点矜持。我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中日围棋擂台赛——局势大出人们所料日方缺少应有风度谈到双方对阵的局势,聂卫平露出几分欣喜之色,他说:“目前对我们很有利。中国棋手能够遥遥领先,这是大出人们所料的。开赛之前,日方的估计过于乐观。他们认为只需动用三、四名棋手,就可以把我们全部打败。终身棋圣藤泽秀行先生则预言:‘中国能打倒小林光一就很不错了。’而我们的江  相似文献   

9.
燕十三 《围棋天地》2006,(19):47-50
近年来,中国职业棋手已经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围甲也办得风风火火,但是,在业余围棋普及和竞赛工作的层面,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然而,中国围棋的基础,恰恰是存在于这些业余棋手和棋迷当中,如果没有他们的全情参与,中国围棋的振兴终归只能是一句空谈。如何因应当前形势,解?决这一矛盾?江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中国围棋职业棋手的名单中增加了一个新名字。他叫时越,生于1991年。2013年,中国围棋世界冠军的名单中增加了一位新成员。他叫时越,入段整整十年。  相似文献   

11.
韩国围棋在90年代后期横扫各种国际比赛,《朝鲜日报〉曾撰文称本国占据“不可动摇的世界最强地位”。此论断会让围棋的发源地中国和誉围棋为国技之一的日本心悦诚服吗?中国围棋领袖聂卫平九段与日本围棋红人武宫正树九段被推为两国围棋界的代言人,发表了宣言。■请评价中、日、韩三国围棋现状。武宫:当前世界围棋的中心在韩国。日本在几年前还是世界的中心,而现在韩国棋手依靠国民的热情似乎变得更强大了。中国的围棋热情不如韩国,围棋学习也落后于韩国。但是,中国围棋具有灵活及人多的特点,在争取胜利的韧性方面与韩国相似。日本虽然职业棋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中国围棋职业棋手的名单中增加了一个新名字。他叫时越,生于1991年。2013年,中国围棋世界冠军的名单中增加了一位新成员,他叫时越,入段整整十年。R寸越生于河南洛阳。那是中国围棋著名的“百段之城”。据报道披露,时越踏上围棋道路的起因十分普通:“让他安静一会儿”,但围棋迅速改变了当时只有六岁的他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3.
填字游戏     
横向一、清朝诗人黄仲则名句,下一句是“为谁风露立中宵”二、中国棋手对俞斌的爱称三、传统琵琶曲,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四、当年中国棋界对孔祥明、杨晖、芮乃伟的合称五、日本与吴清源同时代的棋手,获得过王座与十段头衔六、藤泽秀行在中国首发的最新著作七、机会难得,要牢牢把握八、中国年轻棋手,快棋了得,被称为“快棋小魔头”九、2005年超级女声第一名十、目前只有藤泽秀行和小林光一拥有的日本棋界一项荣誉  相似文献   

14.
纪实三星杯     
此次“三星火灾杯’预选彻底放开了对中。日两国棋手名额的限制,这意味着不仅所有韩国的职业棋手可以报名参加此项赛事,就连中、日两国的棋手也可以自由报名参赛,当然前提是必须得到中、日两国棋协的认可,另外所有参赛的费用自理,主办方只提供每轮的对局费。 由于考虑到中国外事的特殊性,中国棋协在经过了商讨之后,决定由等级分列前30位的棋手参加此项赛事,实际报名的人数是24人。虽然和日本4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相比,中国的参赛人数并不多,但这已是中国围棋代表团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了。棋院的领导对于此次活动相当重视,…  相似文献   

15.
日本著名棋手小林觉曾劝中国的领军人物常吴要带头普及围棋,引起过不少有识之土的深思。中国围棋协会这些年来也在普及围棋上作了很多工作,但实事求是地讲,力度还很不够,这从围棋热不再,大量棋迷流失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基层棋迷盼望中国围棋领导层改变现在只重视职业赛事的“跛  相似文献   

16.
2002年7月19日17点半,广州白云机场,一位中国棋界无比熟悉的白发老人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步履蹒跚,老态龙钟,但,他目光明亮,精神矍烁,并不像是一位77岁的老人,他便是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先生。  相似文献   

17.
在那时的名人战中,因盘外战术而心神不宁,的确有点莫名其妙,但……可见,那时候,我的棋艺也并不十分精湛。 在河野一郎的周旋下,成立了藤泽秀行后援会。您能介绍一下当时的经历吗? 关于河野一郎 说到后援会,大野伴睦(历任自民党干事长和总务会长,政治家,已故)先生也参与了。但是,后面发生的一些事情却令河野先生很不愉快,他可能是出于对前辈的客气吧,说“还是让大野先生当会长好一些”。这也使我这个当事人夹在中间很为难,甚至想到了让大野先生当顾问的办法。这又使大野先生很不愉快,“我是因为喜欢藤泽你才当这个会员的,…  相似文献   

18.
在南朝鲜汉城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中,南朝鲜棋手曹薰铉连胜二局,干脆俐落地淘汰了代表台北参赛的日本超一流棋手林海峰。这一结果令不少围棋爱好者感到震惊,但熟知内情的人对此并不感觉意外。曹薰铉1953年3月10日生于汉城,刚满10岁时便去了日本,投到日本棋界元老濑越宪作门下学艺。濑越九段的辈份很高,“围棋巨匠”吴清源,日本关西棋院创始人桥本宇太郎都是他的学生。曹薰铉留学期间,棋艺蒸蒸日上,1968年,吴清源九段同这位只有15岁的南朝鲜少年下了一局授二子的指导棋,吴清源虽然赢了,但却胜之不易,赛后他对曹薰铉的棋艺赞  相似文献   

19.
媒体评论     
《围棋天地》2005,(4):13-13
文汇报:年轻棋手的表率 38岁的俞斌以他的实际行动,给中国年轻棋手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尽管他与李昌镐的历史战绩是1胜11负,可这并没给他带来心理障碍。在当下“恐韩”和“恐李”成为中国围棋的一块心病之际,俞斌的胜利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它距离中国围棋迫切想得到的世界冠军仍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20.
“韩流”袭来,中国棋手在三星杯、三国擂台赛、丰田杯上接连失利。最近的一年,中国围棋的“恐韩症”似乎越来越严重。然而,最先创造“恐韩”一词的并非围棋。20多年逢韩不胜的历史,让中国足球成了最老的病号。只不过,如今中国棋手“恐韩”的症状丝毫不逊于足球。从2000年8月以来,韩国已经连续获得了19个世界冠军。中国棋手虽然不乏杀入四强甚至决赛的战绩,却总是倒在对手的最后一剑下。 据说,中国棋手业余时间最喜欢的就是足球。比赛更让他们赢得了足球“野场”不败的荣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足球的热爱让他们传染上了“恐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