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并据此断言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心态焦虑"的时代。本文试图以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分析来解释"心态焦虑"产生的具体原因与背景,并据此提出相关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并据此断言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心态焦虑”的时代。本文试图以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分析来解释“心态焦虑”产生的具体原因与背景,并据此提出相关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有重大或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心态的稳定性易受到破坏,从而产生一些社会心理问题等负面情况,媒体在这个社会心态由震荡到平衡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催化和辅助的作用。本文结合法国新闻节目Le Petit Journal记者1分30秒的街头采访视频①,来分析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态调试功能。  相似文献   

4.
微电影过分放大了改革和转型期的民生焦虑 1.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民生焦虑.我国目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状态.在这个特殊时期,焦虑、迷茫,拜金成为中国民众社会心态的代名词.2011年人民日报就在《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焦虑疑惧、迷茫失落、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宋捷  姚崇 《报刊之友》2014,(4):17-18,21
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发展逻辑是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在制度伦理、道德调控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以求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相似文献   

6.
车贴流行语是新一代年轻人文化心态的一种话语缩影,是他们的一种话语表达方式,也是我们理解当今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向的窗口.年轻人通过话语表达来尝试构建身份,通过解构和自嘲来消解权威,通过释放梦想来获得存在.车贴流行语,也反映了时下年轻人的社会心态转变,从"速度焦虑"到"不慌不忙"的转变,从"群体取向"到"个体取向"的转变.年轻人的激情既需要释放,也离不开权威部门的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7.
郑晓琳 《大观周刊》2012,(6):44-44,128
社会心态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了社会现实,同时社会心态也影响着社会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尺度,引起了人们社会认知的变化进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变化,产生了社会心理失衡问题,不利于我国改革深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知理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人们社会心态的突出现象影响的多个因素及其表现,以此为基础,探讨构建和谐社会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虚拟空间的社会心态变化直接影响着现实社会的社会心态,研究网络受众的心态变化,对于重塑健康的现实心态以及理性的舆论场而言是必要的。基于媒介社会化这一背景,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热点舆情事件,可以发现网络受众的社会心态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媒介注意力、媒介情绪和社会思维等几个方面。培育健康的网络社会心态,可以从建立多个传播平台、拓宽表达平台、整合网络空间的价值规范等方面入手,为社会共识的达成,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员不良心态分析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百千 《图书馆学刊》2005,27(6):127-128
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无奈心理、过渡心理、厌倦心理和求闲心理。产生这些不良心态,主要是地位认同滞后、管理机制弱化、实际收入反差和个人价值观念不同等。要消除不良心态,应从主客观两方面努力,即消除社会偏见、完善机制、提高待遇、感情投入、提高馆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中馆员的临时和应付心理、焦虑和畏难心理、封闭和逆反心理三种不良心态,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穆连飞 《新闻传播》2023,(17):34-36
近年来,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而且对于社会稳定造成冲击,网络社会心态便是重要的表征。将网络社会心态这一人文因素引入到自然灾害治理研究中,发现了在自然灾害讨论中公众的网络社会心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追踪多责任主体,阶级认同向下偏移;风险感知放大化,群体冲突演化为情绪宣泄口;长尾效应明显,公共社会议题后置;价值倾向性明显,认知资源争夺剧烈。为此提供了三个网络社会心态培育路径:巧妙利用身份认同,注重长尾阶段引导;发挥社会主体力量,避免风险感知扩大;言论引导下的网络民粹主义纠正。  相似文献   

12.
徐丹 《东南传播》2012,(5):74-75
微博自2009年新浪网站的成功营销而迅速普及后,便以公众表达的低门槛、更加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实时表达反映着当前公民的社会心态。本文就当前微博中公众表达和社会心态的现状,思考和论述了微博中的公众表达与社会心态之间的互动发展,并指出微博中的公众表达通过潜在地放大、裂变、议程设置功能和涵化效果等反向塑造着人们的社会心态,对当下和谐心态的引导提出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3.
群体政治心态为晚清政论报刊市场的产生、发展和分化整合提供了一条分析思路。甲午战后,社会各阶层政治情绪的激变成为晚清政论报刊时代形成的心理基础。阅读主体心态从求新求变到激进化、进而革命化,成为晚清政论报刊市场变化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琴琴 《大观周刊》2011,(32):73-73
人的心态既是复杂的、又是多面的,而且直接关系到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人的心态与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是密切相关的。群众的心态不好或是有了梗阻,得不到及时疏通,就会给社会、家庭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谈如何克服高校图书馆员工的消极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的自卑、厌烦、狭隘、焦虑等消极心态,提出要从学校、图书馆、员工个人等三个方面加强建设,克服图书馆员工的消极心态,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李雪 《今传媒》2020,29(3):43-45
在社会化媒体盛行的网络社交时代,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往往更能深刻地透视出当前的社会心态。只有准确地把握社会心态并对其进行调适,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在梳理网络舆情在社会化媒体中投射出的社会心态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理念、行为、方法、机制、修复等维度提出社会化媒体的网络社会心态调适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馆员困惑心态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的深入,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其中,图书馆员的心态非常重要. 心态同社会环境和工作是相关的,馆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心态.馆员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都不能不受一定心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同时这种心态和活动能够感染读者,影响工作效果,能够体现图书馆员的自我价值.因此我们认清新时期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心态,无论是对馆员进行教育和培养,还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中图书馆员的心态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在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中图书馆员心态变化的原因,探讨了图书馆工作者面对变革、调整心态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微博网民对"药家鑫事件"的评论为研究切入点,实证分析了"仇官"社会心态对我国网民的网络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仇官"社会心态容易引爆网民负面情感倾向的网络表达,并通过不断重复的网络表达方式得以强化;但由于网络信息海量,网络话题更换频繁,这种重复表达的比例和规模被稀释从而显得相对有限;但此种现象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却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对图书馆员的期望值升高,要求其有相应的新职业理念和角色实践。但许多馆员领悟不到这点,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对自身角色普遍具有一种消极心态。找出产生消极心态的原因,变消极为积极,才能扮演好新世纪馆员角色,图书馆事业才能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