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祝贺中国之声作为中周新闻广播的第一品牌,已经走过了十周年。十年间,中国之声的台标音乐,古曲《梅花二弄》在听众耳边悠扬播放;《千里共良宵》的情感访谈,陪伴着听众度过了3650多个美好的夜晚。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3,(1):I0005-I0005
“音乐之声·十年盛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MusicRadio音乐之声开播十周年感恩晚会”2012年12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等台领导、各界嘉宾、两岸三地知名艺人和现场近万名观众欢聚一堂,共襄音乐之声10周年盛事。  相似文献   

3.
十年的时光,是探索、磨砺以及辉煌相伴的十年,是一茬又一茬广播追梦人心手相传、不懈努力的十年。在中l到新闻广播发展最快的这十年里,中国之声在一天天成长。作为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也在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2,(4):27-29
1月优异策划☆"2011中国声音"征集活动,中国之声,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简介:从2011年12月16日到2012年1月16日,中国之声联合中国广播网、新浪网举办面向全国的"2011中国声音"有奖征集活动——请把2011年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新闻声音告诉我们,请把2011年最有代表性的新闻音响提供给我们,让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告别2011,迎接崭新的2012。这一活  相似文献   

5.
王凯 《中国广播》2014,(2):56-60
时光转眼十年,十年来的许多事值得回忆和铭记。让我感到印象颇深、近来脉络愈加清晰的,是关于中国之声的三次标准化经历。初创时代的探索模板 一曲动听的《梅花三弄》响起,改变了半个世纪的呼号。  相似文献   

6.
一个外国人形容改革中的中国说:“像一个喧闹的工地。”这话,很有几分道理。在这场改革大潮的喧声中,也包括有中国新闻改革的喧声。新闻改革的十年,是探索的十年,论争的十年,但也像一位同行说的:我们毕竟跨出了很大一步。中国的新闻业在改革的年代里是空前地兴旺繁荣起来了。中国社会从来不曾有过如此众多数量的报刊、电台、电视台;中国社会也从来不曾有过如此众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7,(2):封2-封2
2016《中国声音中国年》(金猴篇)荣获亚广联创新节目类大奖.2017年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12:00至18: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文艺之声、中国交通广播、中国乡村之声九套频率并机直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4,(2):9-15
2004年1月中国之声呼号首次响起频率专业化大幕拉开 2008年8月中国之声以速度制胜成为中国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 2011年10月立体快进责任至上中国之声再起航  相似文献   

9.
李胜 《中国广播》2009,(3):57-58
2009年春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等10套节目及中国广播网在《和谐中国年》的大主题引领下,优化节目编排,凸显创新理念,形成整体声势,从1月25日到1月31日,每天以121小时的超大容量,各具特色的节目特色,向全国听众奉献了多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和特别节目。《和谐中国年》节目以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传递春的温暖,营造欢乐祥和,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辉煌成就,吸引了大批听众网民广泛参与。各频率在《和谐中国年》的制作中也探索出春节文艺节目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史敏 《中国广播》2014,(2):40-45
中国之声十岁。我南记者站来京十年,头七年与大家同在这支钢铁般的队伍里摸爬滚打,所学所感所见识所经历,在我二十余年职业生涯中最为厚重和珍贵。流自心底一联,虽浅白却道是真朴——一块想、一块干,齐心奋进的日子好难忘;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中国广播》2013,(12):20-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11月8日揭晓。中国之声苏扬、音乐之声但茹、中国之声庞莹、音乐之声小强、中国之声林溪、中华之声月媚、经济之声王强、中国之声陈亮、文艺之声小马、音乐之声文超等10名选手荣获“十佳”桂冠。音乐之声文超同时荣获“最佳风采奖”,中国之声姚轶滨荣获“最佳新人奖”,民族之声哈萨克语广播主持人阿尔达克荣获“十佳”特别奖。  相似文献   

12.
一套书成就一个出版社,演绎一个出版传奇,思之念之慨而慷,真应道声:十年辛苦不寻常。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媒体影响力五个要素的解析,阐述了中国之声从资源、节目定位到传播方式,都为中国之声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之声在2008年的几大事件中得到了受众的高度认可,影响力空前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李雪 《新闻世界》2008,(11):102-103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达数十天。中国之声在此次地震中的报道是继今年年初南方遭受冰雪灾害后的又一次成功接力,也充分表现了广播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从广播媒介的特性,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播功能在突发事件中拓展三方面来分析中国之声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旨在思考和总结广播在媒介变革中独特优势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盘点2010年的中国广播,需从央广的中国之声全新改版说起。作为中国广播的旗舰,中国之声的全新改版必将对中国广播的革新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稿总分位居全国省会电台之首,取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连续十年省会电台第一的好成绩,实现外宣发稿"十连冠". "人人具有对外发稿能力" 借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强势影响,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是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任捷 《中国广播》2006,(3):33-34
乘着声音的翅膀,我们自信自由地翱翔,用广播独特的语言话语我们心中的感知,回望曾经的2005,畅想已经启航的2006,这就是《声音中国》在两个小时的节目时长里呈现给大家的,也是我们在新春奉献给听众朋友的一次赏心悦“耳”的听觉盛宴。《声音中国》是中国之声制作的一台新闻性的春节主题晚会,为了突显中国之声作为新闻综合频率的特色,这台晚会将承担起梳理2005年新闻的任务。把  相似文献   

18.
涉农广播是中央台历史最悠久的节目类型之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台就开办了专门的农村节目。进入21世纪,改革步伐加大,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频率。2004年1月,作为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一部分,以原《今日农村》为底版的《中国农村报道》以全新面貌推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类型节目怎样才能保持生命力?一个有着几十年传统经营理念的节目靠什  相似文献   

19.
陈伟  柳芳 《新闻前哨》2010,(5):34-36
2009年2月,在一份来自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听数据报表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格外显眼。2008年12月与2009年1月.“中国之声”的收听市场份额在武汉、成都等25个城市不是占据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北京市场份额也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当年3月,“中国之声”广告合同签约率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30%。  相似文献   

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10月30日启动。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6年来举办的第一次面向社会的大规模的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有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