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 《新闻世界》2014,(8):30-31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轴心"作用不言而喻,他承载着节目的起承转合,也建立起了嘉宾与受众联系之间的桥梁。一个访谈节目的好坏多数都在于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能力。比如:主持人的提问是否合理?话题讨论是否深刻?是否脱离受众而盲目的采访等问题。本文就以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追问"这一引导方式,分析其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必要性和技巧性。  相似文献   

2.
“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开展以来,省档案局(馆)除了派出干部到驻村点——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流坑村,帮助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理清发展思路,引导农民群众奔康致富外,还关心支持驻村小学的建设和学生的成长。继去年筹措资金为该村小学更新课桌椅、修缮篮球场和发动干部职工捐款为该村小学购买课外书籍和文体、学习用品之后,今年又捐赠了5台电脑,并由驻村干部对村小学师生进行电脑操作技术培训。暑假到了,为了让驻村点学校的孩子们有机会到大城市看看,7月24日至26日,省档案局(馆)邀请驻村点流坑村小学11名优秀学生和…  相似文献   

3.
陶冶 《云南档案》2012,(10):1-1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四群"教育,推广"插甸经验"视频会议精神,云南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凤平近日带领省档案局第三批驻村干部一行10人,到"四群"工作联系点——巍山县五印乡新民村开展驻村入户工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期间,黄凤平局长详细了解了农户种植核桃、烤烟等经济作物和养殖状况,对联系的农户进  相似文献   

4.
晓方 《新闻前哨》2011,(2):88-88
很多电视台都有一档"名人访谈"节目,节目大多设计精心,嘉宾的感人故事和有益的人生经验很好地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对那些年高德劭的学术大师、文艺泰斗的访谈,其成功之路和人生智慧,给观众以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可是有的节目差强人意,嘉  相似文献   

5.
刘嘉 《传媒》2017,(22):32-34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电视访谈节目以其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优势和较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从中央电视台至地方电视台的众多电视媒体争相运作。然而,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演进升级,电视访谈节目在努力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众多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受不良风气影响表现出逐利性失态。基于此,笔者借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构想,来探讨文化自觉在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月16日,韶关地区冬日暖阳高照,曲江区樟市镇的流坑村更是洋溢着浓浓温情,这天下午,省档案局徐大章局长、张光灿副局长带队来到省档案局"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驻村点——流坑村进行春节慰问。陪同慰问的还有省档案局办公室曹永红主任、综合法规处石大泱处长、韶关市档案局胡可强局长、曲江区组织部杨绍凯部长、樟市镇的镇委书记徐智伟、镇长陈夏广,以及省档案局、韶关市档案局的驻村干部。曲江区电视台记者随行拍摄了这次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7.
广播访谈类节目是指主持人对邀请的访谈嘉宾就某些话题进行采访、交流和讨论的节目。这类节目在进行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内容的需要或为了调动现场的气氛,采取听众参与、电话连线场外嘉宾、文艺作品的欣赏等不同的表现手段,其所产生的互动效果,看起来像是不经意间产生的连锁反应,其实这里面隐藏了节目策划人员和主持人的很多"心机"。本文试从不同侧面来解读广播访谈类节目的创作,以期引起更多人来关注和研究其创作规律,不断推动广播电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受听众喜爱的并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艺术效益的优秀广播访谈节目。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公开"在长沙成了流行词汇。中共长沙市委推出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开对话、公开述廉"(简称"三公开")活动,长沙电视台相关频道对其中的许多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三公开"活动也引起了长沙市民的热切关注,"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的收视率持续攀升。大型时政访谈节目《对话长沙》2010年10月起在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政法频道播出后,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9.
<正>4月2—3日,四川省档案馆副馆长罗亚夫一行赴茂县东兴镇竹包村和富顺镇鱼听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并与下派干部开展座谈交流。2日,调研组在茂县县委组织部会议室召开了脱贫攻坚调研暨驻村干部座谈会。会上,调研组通报了省档案馆2019年度定点帮扶茂县及鱼听村、竹包村的具体任务,听取了驻村干部工作汇报,并就加强驻村干部监督管理提出  相似文献   

10.
周峰 《军事记者》2011,(10):55-55
"这里是‘有一说一’,我是严守一。"这是电视剧《手机》的主人公、某访谈节目主持人严守一的开场白。严守一做的节目是"有一说一",可现实生活中的他却爱说假话,常常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到头来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  相似文献   

11.
谢斌 《报刊之友》2014,(3):111-112
在广播、电视领域谈话节目常常备受关注,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精神需求。情感访谈节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就访谈节目本身而言,对主持人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情感访谈节目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对主持人又有着特殊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对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诸多要求中,“控场艺术”是最高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分析和描述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定义、特性、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现状及问题,阐明情感访谈节目对于主持人的素养要求,论述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控场艺术的把握及其在具体节目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传统访谈节目正在经历网络访谈节目的冲击。出于自我革新的需要,进军新媒体平台的访谈类节目,不应该局限于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媒体自制节目《十三邀》的个案研究,从访谈地点、主持人、访谈形式、剪辑方向、节目受众几个角度探讨访谈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中的新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电视访谈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是新闻节目的延伸,是一种表现电视真实的手段。与西方访谈节目相比.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远远谈不上竞争力,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借鉴学习西方成功经验。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访谈节目在一步步趋于成熟。当年只是《实话实说》一枝独秀,今天的访谈节目可以说是姹紫嫣红、百家争艳。  相似文献   

14.
谈话节目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近年来《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激发了电视访谈尤其是名人访谈的热潮,但是以普通百姓为访谈主角的节目还是凤毛麟角。如何以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以平民轶事为内容、提高此类访谈节目的制作投入和收视效果,需要访谈节目制作方革新节目定位、观众定位和制作理念。  相似文献   

15.
由于话题和内容的限制,目前我国的高端访谈节目陷入了关注度不高、收视率不强的发展困境,浪费了大量的节目制作资源,高端访谈节目设立的初衷也难以实现。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提升高端访谈节目亲和力的路径,以便扩大节目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端访谈节目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端访谈节目亲和力的方法,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促进高端访谈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访谈节目的创作过程中,编辑与主持人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有效履行自身职责,则是推进访谈节目能够得以有序开展、提升访谈节目质量的基本要求.本文从访谈节目的编辑和主持人角色定位方面,对编辑与主持人在访谈节目创作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职责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临沧市档案局近日,市档案局、市红十字会和凤庆县财政局深入凤庆县诗礼乡河平村对驻村工作队员、村"三委"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等12名基层干部进行春节慰问,并听取了近期扶贫成效和存在的主要困难等工作情况汇报。挂钩单位领导对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和帮  相似文献   

18.
如今,电视人物访谈节目遍地开花,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频道的名牌人物访谈节目。但目前我国的人物访谈节目尚处于成长阶段,其发展面临不少问题。最明显的困境是在访谈嘉宾资源的有限与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人物访谈节目的“大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物访谈节目常常遭遇同入访谈撞车的尴尬。面对激烈的竞争,人物访谈节目如何在同人访谈中另辟蹊径,使自己的节目独具个性,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呢?这是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反观自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看到某县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如何管理"大学生村干部"的一份红头文件。在"大学生村官"这个叫法较为普遍之时,该县却统称"大学生村干部"。笔者不由为这个提法叫好!  相似文献   

20.
徐寓驰 《视听界》2014,(5):119-120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明确指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拿出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栏专题,出版社要推出专项出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和各类出版物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本文探讨新闻媒体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