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重要原则之一,艺术真实的有无及程度是衡量创作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在当代文艺实践中,艺术真实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范畴。作家对艺术真实问题认识的深刻与否,不仅表明了作家对艺术规则的运用程度,同时也影响了作家所创造的文艺作品的质量。在谈及艺术真实时,往往和生活真实联系起来。本文将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入手,试对艺术真实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艺术真实是学创作实践的重要原则之一。艺术真实的有无及程度是衡量创作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在当代艺实践中,艺术真实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有生命力的范畴。艺术真实既不同于日常生活真实,也不同于科学真实,它建立在主体亲历基础之上,以自觉的虚拟的想象的形态存在于艺术世界之中,是对生活的审美发现和艺术阐释。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追求文学审美价值的基础,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创作的标准之一,在艺术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结合小说和翻拍剧《如懿传》,从艺术真实的"虚实"关系和"真假"关系两方面入手,对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作一番解读,以期对两者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反映论基础上的对文学艺术真实性的理论阐述,着重于内蕴的真实,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一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并不能囊括艺术真实的全部内涵.那些带有虚幻性质的,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却又体现人们的主观情理,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作品,亦应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需要从生活真实走向写作真实的深刻,但关于这一点教师普遍认识不清晰,出现这样那样的观点与做法,干扰了正常的写作教学,对此很有必要提高认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一是理清生活真实与写作真实的关系,二是采取真实走向深刻的有效策略,即主题:从意识走向深刻;情感:从感受走向审美;表达:从普通走向艺术。  相似文献   

6.
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首推真实美与理性美.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求真是实现报告文学真实美的重要一环,真实美是报告文学的最高审美标准.报告文学的真实,包括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和作者的真实.理性是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和社会事理的梳理、判断与把握,是给读者一种高层次的理论启迪与升华.理性美则是报告文学在理性思辨中表现出来的深沉美.时代需要理性,报告文学应闪耀着理性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家,他发表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一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的成熟作品,体现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有机契合。这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生活实感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过的社会生活。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经过作家的分析、选择、集中、概括,塑造成艺术形象,往往具有更鲜明、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显然,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和实际生活不很相同或很不相同.这种不同,反映在真实性的问题上,就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生活中真正发生过的事,若原封不动照实写入作品之中,人们仅会觉得虚假,不可信.有些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到了作品中,人们反而觉得可信。这就说明,在生活与艺术这两个不同领域中,是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艺术真实理论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艺术真实理论也是文艺理论家们老生常谈的话题。历代文艺理论家们都无可迴避要涉及到这个话题。这个话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要不,它何以成为文艺理论界的一棵长青树;要不,它何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吸引着历代文艺理论家们殚精竭虑、欲罢不能,尽管探索的结果未必尽人意。 本文选择“艺术真实理论”作为研究的课题,决非是要对这个理论范畴做终极的界定,而是要探索这个理论范畴究竟蕴含着多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文艺界近年来对文艺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讨论。但我们觉得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却探讨得不够。这个问题就是艺术真实等于本质真实吗?在不少的文章和专著中,对艺术真实经常采取这样的表述方式:艺术真实不是现象真实而是本质真实;不是生活真实而是本质真实;不是自然主义的真实而是理想的真实。或采取这样的表述方式:我们所说的真实(指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不是生活的原样,而是艺术真实、本质真实。对艺术真实的这种表述方式也被作家、艺术家、理论家、教授们较为普遍地接受与运用。一般地说这种表述方式已成为艺术真实的一条不明文的定义。本文就此提出质疑,以求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都源自于生活真实,本文通过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分析比较,阐述了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艺术真实内涵归纳为形态真实,内蕴真实和心理真实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艺术虚构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不是对真实人物的机械摹仿、简单再现,而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经过作家的选择、集中、想象、虚构等艺术加工的创造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再现艺术以再现的对象审美客体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形神俱似,合事实,合物理,即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都相吻合;表现艺术以表现的对象审美主体的情意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神意交融,合心境,合情理,即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特定心境和心灵体悟相融洽。艺术真实在于形神俱似、神意交融二者居一或兼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周扒皮"后人质疑作家高玉宝笔下"半夜鸡叫"的真实性为切入点,从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等方面,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半夜鸡叫"的艺术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再现艺术以再现的对象审美客体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形神俱似,合事实,合物理,即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都相吻合;表现艺术以表现的对象审美主体的情意为参照,艺术真实的特质是神意交融.合心境,合情理,即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特定心境和心灵体悟相融洽。艺术真实在于形神俱似、神意交融二居一或兼之。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真实性"是困扰学生写作的难题之一。根据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作文的"真实性"评价,既有生活真实,又有艺术真实,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因此,高中生写作时应表现艺术真实,通过观察、构思、创作的过程,从生活真实走向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周扒皮"后人质疑作家高玉宝笔下"半夜鸡叫"的真实性为切入点,从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等方面,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半夜鸡叫"的艺术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张婉姝 《文教资料》2014,(27):17-18
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都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作品,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在发展中有历史渊源,同时也有差异性和相同点。新闻作品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再现",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融会性是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于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表征两个方面显现出来.从外在形态上看,广泛运用于各艺术门类的众多审美范畴往往在内容上表现出相交叉、相重迭,在精神上表现出相交汇、相融通的特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许多美学范畴在内涵及其运用上并不单单属于某一艺术样式,而往往为其他艺术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文学都属于社会现象,但二者却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本文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入手,通过分析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得出"新闻是再现真实的生活,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复制’,文学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反映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的‘提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