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音乐心理的发展过程,歌唱教学中运用启发性语言,以学生已有的表象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的联想和想象,积极思考,迅速准确地找到"感觉",对歌唱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君 《科教文汇》2007,(10Z):126-126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音乐心理的发展过程,歌唱教学中运用启发性语言,以学生已有的表象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的联想和想象,积极思考,迅速准确地找到“感觉”,对歌唱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要靠声乐老师把歌唱时的呼吸,发声,共鸣的感受、体验,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正确对待学生,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光 《科教文汇》2020,(6):163-165
本文尝试从分析小学歌唱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对于歌唱表现力减弱的问题,提出在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运用手语的方式来表演歌曲,并以花城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为例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和总结手语教学在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上的运用手段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通过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正确领会歌唱要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唱进行判断、提示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在研究声音、方法、技能传授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事生歌唱综合能力的培养,即正确的思维能力、准确的鉴赏能力、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歌唱教学过程及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逐步走向歌唱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7.
时下,局限性和特殊性明显占据着高校声乐教学的"半壁江山",造成教师过份重视对学生传授歌唱的技能和技巧,而不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使声乐教学中事倍功十半。因此,重视学生歌唱心理,正确发挥学生歌唱心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搞好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的重要作用,并对心理机制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姜爱华  孟福强 《今日科苑》2007,(24):282-28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学习声乐学生不可能缺少的素质条件,是歌唱成败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歌唱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是以训练、培养学生歌唱技能技巧为主的课程。原创力声乐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表演能力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龙掘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原创力,使学生能够再创造出更优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唐天英 《科教文汇》2013,(14):131-131,139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笔者从小学生歌唱曲目的选择、歌唱曲目的训练以及歌唱环境的设计三个方面来提升学生对歌曲的感情和歌唱声音,唱出孩子们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对幼专歌唱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幼专歌唱教学的改革思考:明确幼专歌唱教学的培养目标,重视歌唱教学师资的配备,改革幼专歌唱课堂的教学形式,建立适应幼儿园音乐教育体系的大专歌唱教材,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实践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晶雯 《大众科技》2008,(5):177-179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菊荣 《科教文汇》2008,(16):136-136
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觉,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对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周荫昌先生在《声乐教学论》的序中说:“声乐,教也难学也难。毫不过分地说,艺术教学本来就难,音乐艺术更难,音乐中的声乐尤其难。”有人说声乐教学,就是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也有人说歌唱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体验活动,是学生与音乐最直接的对话,是提升学生审美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欣赏歌曲体验美,学唱歌曲表达美,改编歌曲创造美三个方面浅谈歌唱教学对提升小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本文试从歌唱前聆听范唱、识谱教学中的听觉体验、歌唱教学中的听辨能力培养三方面,阐述了加强学生听觉体验的方法,借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教育教学中,把握和处理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假如学生和老师只要有一方的心理处于不正常状态,教学就无法顺利进行。歌唱心理的培养,有助于对每个演唱者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心理影响,使之在平时教学和舞台表演中始终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歌唱心理学的训练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感在歌唱教学中起到了启发学生进行歌唱情感体验的作用。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际角度出发,提出将视觉、味觉、触觉的经验移觉到歌曲情感中,并通过歌声传递、表达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张利敏 《科教文汇》2008,(9):189-189
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括动。可是,绝大多数同学步人中学时都没有良好的歌唱状态,走到讲台上面对大家唱歌总是腰直不起,头抬不起,腿站不直。也有些同学面红耳赤,羞涩忸怩,不敢面对大家,歌唱效果很不好。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这是摆在我们中学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良好歌唱状态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如何使学生认识正确的声音,掌握正确的声音歌唱到运用正确的声音歌唱三方面介绍,阐明了在声乐教学中掌握正确声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声乐艺术是一门内容丰富,它有独特的规律和一整套歌唱方法,要想具有较强的演唱技巧,必须靠科学方法。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是歌唱是否成功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十分的重视,学生演唱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心,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