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目的对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评价,探索优选检测项目,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双抗夹心法测定SIMA和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CEA、CA50、CA19-9,共测定正常对照组33例健康成人和进展期胃癌56例.结果胃癌组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正常对照组SIMA为(8.09±1.94)×103u/L,胃癌组SIMA为(90.47±28.51)×103u/L.SIMA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其它3种,与CEA灵敏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IMA与CEA组合灵敏度升高至81.76%,高于单项灵敏度,高于其它组合灵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SIMA是一种敏感的新型血清肿瘤标记物,SIMA和CEA可以作为联合检测胃癌的首选标志.  相似文献   

2.
从生物学意义上不难理解,事实上探针是一种已知特异性的分子,它带有合适的标记物供反应后检测。探针能与被探测物质之间相互发生反应,如抗原一抗体、血凝素一碳水化合物、亲合素一生物素、受体和配体,以及核酸与其互补核酸间的杂交等反应均属此类。如果我们用核酸探针与待检标本中核酸杂交,形成杂交体,再用呈色反应显示,此方法就称为分子杂交基  相似文献   

3.
输血后病毒性肝炎,已引起普遍重视。我们对1231名献血员进行了丙型肝炎血清血检测,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定州市人民医院血库献血员。初次献血者85名。重复献血者365名。重复多次献血加单采血浆者790名。以上受检者皆无肝炎史。 2 方法 采用北京军科院四环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抗-HCV检测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的病源是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曾称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1989年才正式命名为丙型病毒性肝炎。其传播途径是通过输血、注射和血液透析物传染的。由于血液中病毒含量很少有垂直传播的可能性,但不像HBV那样常见。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人体内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因此某些在肝脏代谢或在肠壁代谢的药物经胃肠吸收而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就将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而首过效应受到酶浓度及血液速度的影响,肝脏内酶浓度越高,血流速度越快,首过效应就越明显;首过效应越强,进入血中的药物就越少,药物半衰期(T_(1/2))相对较短。老年人肝脏血流减少40-45%,肝脏首过效应能力明显减弱,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等血药浓度明显升高,T_(1/2)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穆斯堡尔效应穆斯堡尔效应是由前西德科学家R·L·穆斯堡尔在1958年发现的,由于观察到的共振线宽非常窄,故此现象几乎立即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三年之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仅仅32岁,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穆斯堡尔效应。对穆斯堡尔效应的  相似文献   

7.
在脊椎动物标本的剥制过程中,一般使用棉花、竹丝、稻草等作为动物剥制标本假体内的填塞物,但这些填塞物中含有多糖、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标本的保存过程中,由于时间一长,内部的防腐物失效,标本往往易被虫蛀,而且梅雨季节,如果标本保管不当,容易吸潮,使完好的  相似文献   

8.
系统科学把整体具有而部分不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等的现象称为涌现性.课程系统的涌现性具有受限生成性、非加和整体性和客观规律性等特征;而环境效应、组分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则是课程系统涌现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种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羊抗人IgG方法的差异。 方法 :应用过碘酸钠氧化法、简易戊二醛二步法和戊二醛 -过碘酸钠法三种HRP标记羊抗人IgG方法的酶标记物含量和浓度作了比较 ,同时对 4 5人份血清O .D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应用过碘酸钠氧化法的标记率 (LR)和克分子比均较简易戊二醛二步法、戊二醛 -过碘酸钠法高 ;且应用过碘酸钠氧化法制备的酶标记物效价远远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论 :应用HRF标记羊抗人IgG制备酶标记物最好应用过碘酸钠氧化法  相似文献   

10.
免疫测定 (Immunoassay)是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中应用广泛、分析敏感的一种技术。依据反应原理可分为两型 :Ⅰ型测定 (Reagent-observed)和Ⅱ型测定 (Analyte -observed)。Ⅰ型测定中 ,作为结合物的抗体过剩 ;Ⅱ型测定则是分析物过剩。在敏感度方面 ,Ⅰ型测定比Ⅱ型测定敏感 1- 2个数量级 ,Ⅰ型测定中最敏感的夹心测定的最大敏感度为 10 - 15~ 10 - 16mol/L。但是由于有多个因素控制 ,其中主要是标记物的检出限 ,因而寻找更为理想的标记物、建立更为灵敏的检测方法一直是该领域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准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保证。输血配合是选择用于受者的血液,使输血的成分能在受者体内有效存活,无不良反应,即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者体内必须不凝集或不溶血,输入的血浆成分不导致受者自身红细胞显著破坏,才能使受者获得恢复健康所需的血液[1]。影响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因素很多,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1标本和试剂因素1·1标本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严格要求是安全输血的关键性措施之一。首先要对标本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标本一一对应,其标识、血液量、红细胞或血浆…  相似文献   

12.
梅毒是以梅毒螺旋体为病原体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和输血。梅毒螺旋体的抗体检测作为输血安全的必测指标 ,其实验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对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并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作了确证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张家口市中心血站 2 0 0 2年 4~ 5月公民无偿献血者 5 84 4份血清标本 ;另 2份为两年前献血时检测为阳性、经治疗后复查的血清标本。1.2 试剂 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ELISA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14份拟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脑脊液(CSF)标本中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结果表明:有8份标本出现阳性,即约57%可测出HSV抗原。其中7份标本结果与间接ELISA检测CSF和血清HSV-Ⅰ~Ⅱ型抗体结果比较,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提示ELISA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临床标本中HSV抗原,具有简便、特异、敏感等优点,4h内即能获得检测结果,适用于HSV性脑炎(HS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是说一扇窗的玻璃被打破,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将导致更多的窗玻璃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很奇怪的现象,但是仔细想想,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而没有被清洗干净,那么,很快地,墙上将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笔画和痕迹;一坛泡菜的表面开始有一点"生花",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用不了多久,整坛泡菜就全部报废了;看到广场的地面上粘有口香糖,有的游客就会"有样学样",随意将口香糖吐到地上而面不改色,毫无愧疚之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不仅如此,在班集体管理中也暗藏着各种形式的"破窗效应",不能不引起班主任的警惕.  相似文献   

15.
在被检标本中滴加染料辅助,再压片或悬片检查。由于染料具有颜色,较易找到细菌所在的焦点平面,具染料把背景涂上淡淡的颜色,观察细菌运动现象更加明显可靠,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学优生和学困生在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分心物抑制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2(学优,学困)×2(探测显示中的目标物为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探测显示中的目标物与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无关)×2(男,女)混合实验设计,用动物类和植物类16个字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负启动技术,研究学困生和学优生在负启动效应上是否有差异及通过改变指导语是否出现负启动反转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强调速度条件下,学优生和学困生都没有出现负启动反转现象,但在负启动效应上达到显著性的差异,而且学优生负启动量大于学困生;在强调正确率条件下,学优生和学困生在负启动效应上出现显著性差异;在强调正确率条件下,男女生在负启动效应上具有性别差异,并且男生出现负启动反转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多电子原子中出现的能级交错现象,并运用具体例题加.以说明.从物质结构的观点解释了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屏蔽效应和穿透效应的结果使多电子原子产生能级交错.  相似文献   

18.
所谓"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那么,如何利用"晕轮效应"的正面效应,克服其负面影响,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的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9.
菊花蛋原料:鹌鹑蛋6~8只,夹心肉100克。配料:酱油、精盐、姜末、味精、白糖、生粉、麻油、小葱少许。制作方法:1.鹌鹑蛋冼净煮熟去皮待用;小葱洗净切成葱花。2.夹心肉剁成肉茸,加酱油、葱、姜末搅拌,包在鹌鹑蛋外面。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与阻碍--课程实施中"异变"的两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历史过程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异变"现象,而"异变"可能引起对课程的建构或阻碍两种效应,本文主要对这两种效应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