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孩子们,路老师要和你们比一比,看看谁读书认真,谁读的书多哦!放暑假以后,我读了“我在这儿”成长阅读丛书的9本绘本,分别是《狗仔》《妞妞和爸爸同岁》《晚上  相似文献   

2.
多亏了爸爸     
啊!又是一个周末来到了,我真高兴,明天星期六我要上电视喽!爸爸来接我时,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蹦着跳着告诉他:“爸爸,爸爸,星期六,我要去嘉兴电视台拍电视!”爸爸听了,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上电视!好!表演什么啊?”“表演舞蹈——《菊乡童画》呗!”“好!好!你这几个星期的练习,没白练啊!”爸爸一边说,一边拉着我往教室外走。爸爸的一句话,使我想起了这几个星期的周日,爸爸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为了我这个女儿好好地练习跳舞,不管多忙,每个周日爸爸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大早带着我到学校练习,然后匆匆回去。我的这份光荣中,也有爸爸的功劳呀!…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爸爸出差带回了三条奇怪的鱼。我怀着好奇心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鱼啊?”“这是银龙鱼,是爸爸买回来给你做伴的,喜欢吗?”爸爸慈祥地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喜欢!爸爸,我要把它们养成肥肥胖胖的鱼。”我欣喜若狂地说。从此,我和它们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4.
<正>易小A是谁啊?这可是我们《素质教育博览》杂志的红人——“时空小记者”。别看他年纪小,主意特别多。由于配备了“瞬间时空转换仪”(精度稍微差了点,有时会走错年份、地点),小A能轻松地穿越时间、空间去做采访(换句话说就是出差费用为0,嘻嘻)。2005年,他探访了国内11处“世界遗产”,今年当然要再接再厉喽。易爸爸是谁?顾名思义,就是易小A的爸爸嘛!他总是不放心,喜欢跟在小A 后面做补充!哈哈,所谓“上阵父子兵”,说得不就是他们俩吗?  相似文献   

5.
我和桐子迫不及待地拿起刚刚得到的这本“东方娃娃”绘本《谁吃了我的粥》,桐子说:“妈妈,这是小熊的一家。看,这是爸爸、妈妈和小熊。”她已经初步从封面上获得一些信息。然后自己指着书名读起来——谁吃了我的“张”,我哈哈大笑起来,她意识到自己读错了,就问这是什么字,我告诉她说是“粥”。桐子听了头一歪:“噢,不对妈妈.把这个‘吃”’圈起来。”  相似文献   

6.
自重     
宋玉 《教师博览》2006,(9):32-33
教师节前几天,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学生的对话。一个说:“你准备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另一个说:“我不知道,我妈妈说这次要送件贵点儿的,现在我四年级了.争取这学期评上三好生。”“啊?”另一个孩子的话音中流露出了惊讶.“这和送教师节礼物有什么关系呀?”“哎呀你真笨!我妈说了,谁不喜炊好东西啊,现在的老师都这样.谁送的礼物重就对谁好。”那个学生很肯定地回答。“哦,是吗?可是我只用电脑画图做了一张贺卡,看来她是不会喜欢喽?”“那当然,没戏!”……听着这些对话,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回到家我想了很多很多.同时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7.
送面     
凤凰 《家教世界》2011,(7):29-29
一大早,急促的电话铃声就把我吵醒了——这是谁啊,这么早就打来……咦,是爸爸打回来的。‘!什么事?”“一会儿,会有个男孩给你端上来一碗面,你一定要收下哦。”“可我一点也不想吃面!”“总之你一定要收下。”父亲说完便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一点不假。我今天读的这篇文章《爸爸上学啦》就讲的是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看见从来不做饭的爸爸居然正在烧菜,“我”想一定有什么事,就问爸爸。爸爸高兴地说:“我要上学啦!”文章赞扬了作者的爸爸热爱学习的好品质。读完文章,我明白了,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啊!小作者的爸爸都快40岁了,还对知识如饥似渴,更何况我们呢?上学多好啊!上学既能让我们学到  相似文献   

9.
一爸爸告诫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不要搭理陌生的男生,特别是轻佻的那种。”妈妈更是语重心长:“哎,你呀,要是个淑女我们也不至于这么操心啊。”我不知道,淑女过了17岁生日后,境遇会是哪般样子?我问:“轻佻是哪一种嘛,爸爸你学一学哦。”爸爸扭捏作态。妈妈急了:“你是男生嘛,你不学谁学,你不学她怎么知道!”哥哥一旁帮腔:“新型家长一定要懂得形象教育,行为艺术教育,爸爸你不是会表演嘛?其实要是你的儿子我有艺术天赋的话,这表演也轮不上你啊。”我和哥哥暗暗做了个“耶”的手势。爸爸一副豁出去的样子(本来是想写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最早接触日记,是妈妈给我朗读爸爸写的《让日记在为一种需要》,我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日记?”爸爸笑吟吟地摸着我的头说:“把自己一天中见到,听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写下来,就是日记。”“为什么要写下来呢?”“日积月累,那可是一个人成长的印记啊!”于是,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日记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失误原文】我读《红楼梦》一考生从认识字起,我就抱着一本大字典啃《红楼梦》。爸爸深知,女孩儿家对《红楼梦》有种天生的迷恋,因而这本书成了惟一一本经爸爸许可,初中前就可看的“禁书”。小时候,还幻想着能有林妹妹那样的才情与灵秀,长大后,才知在爸爸疼妈妈爱、快乐单纯中生活的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林妹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美好的,遇到有人问我,金陵十二钗中最喜欢谁,我总是笑而不答,结果对方总会说“:你一定喜欢林黛玉。”是的,我一直喜欢林黛玉,甚至认为她是爱使小性子的美人。(黛玉之美,美在何处呢?也许是一种人性之…  相似文献   

12.
板凳奶奶     
这是一个有很多星星的晚上,汪汪狗和胖胖猪在咪咪猫家喝茶,他们一边喝茶,一边讲故事。汪汪狗讲得绘声绘色:“九头恐龙啊,就这样伸了个懒腰,啊呜……”“你就喜欢吓人,”咪咪猫捂着耳朵哇哇乱叫:“别讲了,我害怕。”胖胖猪也有点害怕,可他偏要逞能,说:“好听,好听,再讲一个魔鬼敲门的故事!”“好吧,那就再讲一个魔鬼敲门……”汪汪狗刚要往下讲,门就被敲响了,大家都吓了一跳。“咯笃咯笃”,敲门声怪怪的,好像在敲木鱼,吓得咪咪猫和胖胖猪钻到了桌子底下。  相似文献   

13.
义结金兰     
“义结金兰”这个词儿高级吧?它可是我从电视里学来的喔。深夜,两个穿着古装的人手持香烛,对月跪拜,就义结金兰了。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是能有个人和我义结金兰,那该多好呀!可是找谁呢?谁会愿意呢?“小星啊,爸爸跟你说———”嘻嘻!正想着,爸爸“找上门来了”。对了,让我先告诉你个秘密:平时只要妈妈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老大”!爸爸对我,嗯———“恭恭敬敬”用不上嘛,“俯首帖耳”、“百依百顺”可绝对是有的喔。只要我小星做作业了,废话比我还多的爸爸就会报纸乱翻,绿茶猛喝,使劲儿憋着,不让满肚子的话漏出一点儿来。如果我功课做完了…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的书,总是越读越读得进。我自己的《太阳照常升起》被别人借去了没有还。我拿着Budy的读。Budy的这一本还是她来我家玩的时候,我爸爸送给她的。在扉页上写着:“1999.10.3嘉定许佳家,许佳爸爸赠,中国国奥队客场0:1负于韩国国奥队,易安的生日”。我这才知道那么多事情原来是在同一天的。第二天她开始躺在宿舍的床上看,直到看得入了迷,直到从头至尾完全看完了,依然没能从书中出来。她就那么躺着,大声说:“啊,怎么已经看完了?怎么会那么快啊?我还想再多看一会儿呢。”在巴荣纳街头,横幅上写着“美酒万岁!外…  相似文献   

15.
送面     
一大早,急促的电话铃声就把我吵醒了——这是谁啊,这么早就打来……咦,是爸爸打回来的.“什么事?”“一会儿,会有个男孩给你端上来一碗面,你一定要收下哦.”“可我一点也不想吃面!”“总之你一定要收下.”父亲说完便挂了电话. 这是什么跟什么啊?打电话回来就是为了说这个!我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 果然,不一会儿,门铃响了.门外站着一个男孩,跟我一般大,他正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面.  相似文献   

16.
童言童语     
《母婴世界》2013,(6):83-83
晚上刚给妞妞讲完《我爸爸》这绘本,结果妞妞就跟她爸干上了,我只能又做和事佬,引开她的注意力:“妞妞,你爸爸是不是很棒啊?”  相似文献   

17.
“憨”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三十多岁的庄稼汉。他话不多,做农活手脚麻利,喜欢帮助别人,却不要人家酬谢。他待人又和善,所以村上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他。和他年纪相仿的人,不叫他的真名,给他起了个绰号——“憨大”。我一听到叔叔、阿姨们叫我爸“憨大”,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今年正月初二,我和爸爸去外婆家拜年。在一家商店买糖果时,发现地上有一张崭新的50元人民币。我爸忙问:“这钱是谁掉的?”售货员一见便说:“很可能是刚才买东西的那位女同志丢失的。”爸爸连忙跑出去追那位已走出很远的妇女,把钱还给了她。那位女同志一边道谢一边从提包拿出一…  相似文献   

18.
欲露先藏     
①什么是欲露先藏:先看一个具体例子——《错误》:一个父亲带着他七岁的儿子到一个餐厅吃饭。两人很有兴致地吃着。突然儿子说:“爸爸,我有句话得和你说。”“有话吃完再说,啊。”“不行啊,爸爸!”“又来了是不是,吃饭时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习惯坏。”“爸——,我是您的儿子,这话重要……”“你还是爸的乖儿子呢!”说着,父亲夹了箸菜塞到儿子嘴里,“没有比吃更重要的。”之后,自  相似文献   

19.
简池 《八小时以外》2011,(6):105-105
A》谁需要学习?这一晚我指着图片“河马”“袋鼠”地与榕榕小同学看图说话突然她打了一个哈欠说——爸爸你慢慢学吧我要休息了  相似文献   

20.
记得那是三年前的八月,还是骄阳似火的日子,18岁的我背着简单行李,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本来,爸爸说要送我上学的。可是,在我的坚持下,他还是放弃了。我不是怕爸爸土气,也不是怕爸爸身体吃不消……而是怕花钱,怕花那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车票钱……邻家大婶劝我说:“孩子,就让你爸爸送你去吧,你爸爸这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多少地方啊。”我无言,没钱的苦楚谁能明白呢,来回的车票可是要花二百多啊,是爸爸妈妈半年的收入了。爸爸明白我的心意,也就不再坚持。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可就在我上车的那一霎那,他还是有点语无伦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