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常引用“滴水穿石”这一成语来勉励学生努力学习 .然而究竟为什么滴水能够穿石 ,很多人的理解就不一定正确了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 ,由于水滴不断冲击 ,每次冲击石块均产生极微小的损伤 ,久而久之 ,“有志者事竟成”,便可穿石了 .一滴水为什么能使石头产生微小的损伤呢 ?这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因而无需解释 .假设我们将水滴换成乒乓球 ,让乒乓球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地落在石头上 ,能否“穿石”呢 ?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木制的乒乓球台坚硬程度比石头差得多 ,但是一张乒乓球台无论使用多少年 ,从未发生过中间部分 (乒乓球撞击频率较大 )的磨损…  相似文献   

2.
我看了本刊2002年24期周创写的《“水滴石穿”科学吗?》后,仔细想了一下,认为水滴石穿确实是科学的。周创说,“如果石头上的小洞达到了一定深度后,水就无法直接冲击到石头,而把力传给了水,变成了四壁的压力”。问题就在这儿,为什么向下的力量会变为向四周的力量了呢?因为水滴进小洞的水面上,它会产生一种向下的力挤压着洞底,因为洞底比较坚硬,所以力一部分消耗了,一部分转化为向四周推挤的力.还有一部分作为反作用力被弹了回去。其实,水滴滴入水洞的一瞬间,其作  相似文献   

3.
成语与化学     
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水滴之小,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呢?这是因为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碳酸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易溶于  相似文献   

4.
成语与化学     
一、滴水穿石比喻尽管力量很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难以办到的事情。水滴之小,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呢?这是因为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碳酸  相似文献   

5.
下午一进班,就有学生举手说:"陈老师,雯雯今天中午没去食堂吃饭。"我有些讶异:"为什么啊?""他中午一直守在乒乓球台旁边。""什么?"我心里的火气腾地就起来了:不吃饭也要守着乒乓球台?他对乒乓球竟痴迷到了这种地步!怎么没见他学习这么认真、这么痴迷呀!作业经常不做,这球倒是  相似文献   

6.
大家想必一定听说过“水滴石穿”这个小故事吧。小水滴很脆弱,而石头那么坚硬,可坚硬的石头却被水滴穿了一个洞。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水滴虽然不起眼,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久天长就产生了惊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教“浮力”这一章节时,为了突出重点,我先出示三个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其中有两个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盐水),问学生:“把三个乒乓球同时浸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呢?”学生异口同声说:“上浮、”“真的上浮吗?”在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我突然放手,结果一个上浮,一个悬浮,另一个下沉。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主动地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乒乓球里有文章,并主动去看,结果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悬浮、下沉的两个乒乓球比上浮的重,从而引出了问题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的重量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怎么称得上"沉重"呢?想必这个"沉重"必有玄妙.那么,又是谁让这乒乓球变得沉重起来的呢?进入我们的作文游乐场,一切你就都会明白啦.……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的重量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怎么称得上"沉重"呢?想必这个"沉重"必有玄妙.那么,又是谁让这乒乓球变得沉重起来的呢?进入我们的作文游乐场,一切你就都会明白啦.……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作文课上,何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了两个可乐瓶和一支吸管,还有一个乒乓球.我们都很好奇:老师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呢?这时,何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乒乓球‘搬家'的游戏,请大家想个办法把乒乓球从第一个瓶里搬到第二个瓶子里,除了借助这支吸管外,不许用手直接触摸球哦!"  相似文献   

11.
当你还是一个鸡蛋的时候,为什么要去硬碰石头呢?你知道你的脆弱,你知道你碰不赢坚硬的石头,可为什么还要去碰呢?难道你不知道你脆弱的外壳下,呵护着一个梦想,一个生命的梦想?为了梦想,为了那个生命的梦想,为什么不可以忍耐和等待呢?  相似文献   

12.
星期六的下午,我和爷爷去打乒乓球。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打了一会儿,乒乓球突然凹进去了一块。我着急地问爷爷:"乒乓球凹进去了一块,怎么办?"爷爷不慌不忙地说:"别着急,我们先回家去吧。"我觉得很奇怪,乒乓球凹进去了干嘛要回家呢?回到家后,爷爷烧了开水,然后把"受伤"的乒乓球放进开水里。过了一会儿,爷爷把乒乓球捞上来,得意地对我说":洋洋,你看!"我瞪大眼睛一看,只见刚才还凹进去的乒乓球竟然鼓了起来,圆圆的,一点事都没有,太神奇了!我脑海中立刻闪过一个疑问,为什么乒乓球在热水里能恢复原形呢?  相似文献   

13.
曹成玉 《大学时代》2003,(10):38-39
"研热"现象的形成原因 长期以来,考研问题和就业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倍受高校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也可以说这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最后必将面临的一个选择.从总体看来,虽然每年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了就业,但是考研的队伍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因此,考研似乎成了一股潮流,一种趋势.那么,考研确实有用吗?我们为什么要考研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听了一位教师教学<了解空气>这一课,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先把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再用一只杯子把乒乓球扣入水底,从而用"为什么乒乓球到水底了"引导学生探究.接着用手帕和杯子来实验,解释问题,让学生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相似文献   

15.
"求学"探微     
何谓"求学",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学生每天在教室进进出出、早来晚走、忙忙碌碌,不都是在求学吗?可为什么同是求学结果却各有不同呢?是他们的"求"有所不同呢,还是他们求来的"学"有所不同呢?这确实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遥控器可以操控电视、空调等电器?为什么丢进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水波总是从小圆变成大圆?为什么高速运转中的过山车有那么大的离心力?为什么折下一根桑树枝插在土壤中就能成活发芽?为什么用一些石头作原料就能炼出坚硬无比的钢铁?为什么……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小学五年级学生颜海天的头脑里,这类"为什么"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为了寻找这些"为什么"的答案,颜海天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科学迷"和小发明家!2007年10月12日,因为在科学探索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颜海天光荣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兴高采烈地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最高领奖台。  相似文献   

17.
正【板块一】由题生疑,提出问题师: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本特别的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头脑里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生:石头书真的可以读吗?生:石头书是什么样的?生:石头书里有什么知识呢?师:大家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问题——石头为什么会被称作书?(板书"?")要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生:(齐)读书。  相似文献   

18.
当雨过天晴,阳光高照时,植物的枝、叶上仍会残留着多多少少的水滴.这些水滴多呈珠状,晶莹透澈;在阳光照射下,眩目刺睛.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这些水滴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相似文献   

19.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本意是说水不停地往下滴,能够把石头滴穿。今比喻只要坚持不懈,能力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成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点点水滴能够穿透坚硬的岩石呢?难道真是水的‘力量’所致吗?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能微溶于水,而一般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  相似文献   

20.
栩栩 《动漫界》2022,(3):14-15
白大唐:三尺厚的冰并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寒冷天气之后才形成的,日积月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白小糖:哦,我懂了!我还知道有一个成语的意思和这个差不多. 白大唐:哦?是什么? 白小糖:水滴石穿. 白大唐:对,水滴不断地滴到石头上,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终有一天会把石头滴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