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大连大学国家级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如何围绕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十年如一日,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融合,改革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适合于地方大学学生接受能力的低起点、高台阶、"三段式"课程体系和在其中实施的"四程序"教学模式;建立第二课堂,鼓励拔尖学生脱颖而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大连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成立于2003年,2006年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在东北地区率先获批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获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更名为物理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大学)。近年来,中心发展迅速。学校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中心的建设,支持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增补及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拓展立体化实验教学平台,为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01,22(6):封二
李学慧,中共党员,1949年生于吉林省农安县。1968年下乡插队,1972年入学长春光机学院激光物理系,1975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调入大连大学工学院基础部物理教研室任教,1984年在大连理工文学物理系光学工程专业读研究生,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内聘副教授。这期间任教研室副主任、部副书记、书记等职务,1995年至今任大连大学物理系副主任、主任,1997年内聘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大连大学特聘教授。1999年至今在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等离子体专业在…  相似文献   

4.
介绍大连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获批为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后,如何在以往特色基础上,又从操作层面明确细化大学"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节省教学资源、扩张教育效果为目的,围绕中心主干课程,进行"科教互动,自制教学仪器平台"、"远程控制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数据处理平台"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等4个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学科建设工作是大连大学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直接牵动着学校总体工作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现状 ,明确提出大连大学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规划及指导方针 ,阐述了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如何加强我校学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具有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双重任务。大连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面向21世纪,其科研工作应当怎样开展,这是摆在大连大学人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对大连大学科研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应该处理好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等四个方面的关系,应采取实行科研开发期政策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17,(4):79-82
高校学报是承载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只有围绕办刊宗旨,打造出自己的精品栏目,才能在众多的高校学报中形成特色,崭露头角。《大连大学学报》的《东北亚研究》栏目从设立之初就确定了高标准——组织优秀稿件,精心策划,认真编排,为后来的脱颖而出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栏目策划的内涵、"东北亚研究"的发展历程、栏目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读者了解《大连大学学报》在特色栏目建设方面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原来没有物理系,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我听了王大珩先生动员学生转系读物理的报告,这个报告后来在思想改造运动中被批判为物理改造世界,属反动思想之列。现在看来,这其实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种具体化。既然物理  相似文献   

9.
总结大连大学建校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应从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教学改革、抓好课程建设、认真搞好常规教学、全面实施质量控制、全校上下协同一致工作等方面努力,使教学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昕,1949 年生于沈阳市。1982年8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科技英语专业本科。1982年至1983年在大连船舶设计研究所担任英文口译和笔译翻译。1983年调入原大连工学院分院。1983年至1993年在原大连工学院分院和大连大学工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8年开始主持大连大学工学院的公共外语教学工作。 1983年8月根据大连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之间的校际交流协议,获得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奖学金到该校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5月以几乎全优的成绩获得教育学硕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