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众所周知 ,差比关系应用题是小学低段应用题教学的一大难点 ,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错误率很高。那么 ,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难道是处在此年龄段的学生要理解差比关系确实非常困难吗 ?为此 ,笔者曾让邻居家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孩以口头问答的方式做过以下两题 :①丁丁有 5个“奥特曼” ,冬冬有3个 ,谁的“奥特曼”多 ?多了几个 ?②今天上幼儿园 ,丁丁得了 4朵小红花 ,冬冬比他多得 2朵 ,冬冬得了几朵 ?没想到他竟很顺利地全部答对。为了进一步了解像他这样年龄的儿童对差比关系的理解情况 ,笔者又在一所幼儿园的大班随机抽取了 1 0名儿…  相似文献   

2.
一、问答式“问答式”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事先设计出需要学生理解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教师做点评,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难易适中,回答量也要适中。对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贾有姣 《教育探索》2012,(3):131-132
“问答式”教学法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答式”教学法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备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问题的解答.“问答式”教学法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4.
“启、读、练、讲”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指针,革新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以教师的教为主,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三个面向”服务。 启发是前提,是学生自学的引发阶段。 学生的自学习惯及能力,一般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一个引导和培养过程。这个过程的前提则是启发。 教师要精心设计启发的方式和内容。在启发方式上,我常采用口头启发、书面启发和实验启发三种方式,有时采用它们的组合形式。在口头启发时,我采用“逻辑思维、层层设问”的方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复杂的计算题,但对解答物理现象中“为什么”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差。不会逐步深入分析物理问题。又由于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差就导致学生解答这类问题的困难。为此,就初中热学部分的教学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6.
口头练习,作为巩固知识的手段,能使师生教学信息迅速交流,并在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提高练习效果方面有独到之处,因而常被我采用.下面就点滴作法,谈点肤浅认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答能力.由于三、四步应用题结构复杂,加之新授后部分学生还未形成分析能力,直接进入书面练习,效果常不尽人意.而采用口头分析,书面解答的方法,效果就好.具体做法是,先利用一道练习题,让学生中思维积极、口头表达好、能分析到“点子”上的同学按老师设计的分析步骤把题分析透彻,让解答方法在分  相似文献   

7.
我区有几所小学试教了新编《自然》第一册的初稿。我们感到它的作业安排与现行通用教材的作业安排有很大的不同。现行通用教材的作业多是为复习巩固每一课的知识而设计的问答式书面作业,学生只要把书上有关的段落往笔记本上一抄,交给老师就完了。新一册的作业多是为促使儿童课后乐于在生活中经常地去从事的自然研究实践性活动。例如:学习了“怎样认识物体”并学会了认识“水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促进阅读教学。我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用口语表达训练促进学生钻研课文;第二,让思维训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第三,以多种形式的口语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口语训练促进阅读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以下  相似文献   

9.
复习的重点 1.注重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掌握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寻求中间问题的训练解答两步应用题时必须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复习时,要突出抓好寻求中间问题的训练。1.列关系式提中间问题。例如:“和平小学三年级有学生16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8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解答时从分析问题入手,列出关系式:三年级人数+四年级人数=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引导学生进—步分析关系式,三年级人数题中已经告诉,四年级人数题中没有告诉,那么就要先求“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就  相似文献   

10.
刘建 《上海教育》2009,(19):50-50
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出台以来,“批评权”问题一时间成为热议的焦点。我认为,对于“批评权”的解读,应当从正确理解“批评”二字的含义入手。字典对批评的解释有三:一为“评论、评判”;二为“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三为“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该规定中所言的“批评”应当涵盖一、三两个义项。据此,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批评理解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评论、评判或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描述:“老师,太棒了”记得周一下午的一节英语课,这节课是一堂习课,主要句型为“What'sitlike?Ithas…”hatcanitdo?Itcan…”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我着早已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和往常一样精神抖地走上讲台。但是,面对的学生却是一个个无打采,睡意朦胧,那样子真令我心灰意冷。怎样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对,上学生对“大组质疑问答,合作解答”以及“故事学”的方式最感兴趣,今天我不妨再试试。于,我对学生说:“Now,boysandgirls.Todayweareingtoreviewthelessonbylearningastory‘adpolelookingforhismother’.OK?”.学生…  相似文献   

12.
“减负”不等于不讲质量 ,也不等于不做作业 ,不少教师片面理解“减负”含义 ,把学生正常负担也减了。师生均处于暂时的轻松状态 ,使“减负”工作进入了误区。那么作业量的多少与学生负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作业 ,有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书面作业 ,像演算习题、作业、绘图等。非书面作业种类更多 ,如阅读作业有阅读课文、预习、复习、阅读有关文艺书、科技书、报刊杂志等 ;口头作业 ,除口头答问外 ,还有复述朗读 ,背诵课文 ;视听作业 ,如收看电视、收听广播 ;实践作业 ,如测量、社会调查等。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书面作业、非书面作业 ,…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讨论:要求下面的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1)白兔和熏兔一共有多少只?(2)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几本?(3)大猴只数是小猴的几倍?2.组织学生讨论:根据给出的“公园里有8只大熊猫,2只小熊猫”,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3.让学生独立解答教材第87页准备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学生解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这道题里有几个条件?是几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 :“在初中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说话能力。”同时强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 ,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也编排了“口语表达”的专题训练 ,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由此可见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何等重要。但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敏捷、反应快速、说话到位的实用人才呢 ?我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展示高超的说技感染学生说话。教师的说主要…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思考题:“一本书有132页,小英3天看完,小勇4天看完。小英比小勇每天多看几页?”大多数学生这样解答:132÷3-132÷4=11(页)。教师问:“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学生甲说:“我是这样解答的:132÷(3×4)=11(页)。”教师问:“你能说出这样解答的理由吗?”甲说:“我说不清楚,我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教师问其它学生:“这种解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16.
近期 ,我在组织学生复习过排列、组合一章之后 ,安排了一节复习讨论课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和学生、或学生和教师讨论解决。效果十分突出。现把课堂活动过程实录如下 ,以抛砖引玉。师 :我们已经复习过排列、组合基本知识 ,并做了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解题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我比较满意。这节课 ,集中用来解决同学们在这部分内容中的遗留问题 ,现在 ,哪位同学有问题 ,请起来发言。生甲 :我们曾练过一道题 :“把 4封不同的信 ,投到三个不同的邮筒 ,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放方法 ?”当时是用乘法原理解答的。这件事可分四…  相似文献   

17.
期末或升考,是对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效果的考查与检验。因此,除平时认真抓好抓扎实外,如何抓好迎考复习,也尤为重要。语文复习,面广量大。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较系统、较全面地掌握各种知识,达到理想的效果呢?我多年抓复习的经验是:一是教给学生复习方法;二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  相似文献   

18.
吴生林 《青海教育》2006,(11):28-29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而质疑问难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探究活动。但从我听过的很多语文课中,发现课堂上多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很少,甚至整个课堂成为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教学,这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有些教师在培养训练中采取的方式方法欠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是比较有效的。一、留给时间,创造机会如果不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怎样做作业     
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有不同的种类,从作业的时限和地点看,可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看,可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与实践活动作业,口头作业包括阅读、背诵、复述、问答等,书面作业包括解答、演算、绘制图表、作文等,实践活动作业包括实验、实习、观察、测量、制作模型标本等;从作业的选题看,可分为课后习题作业、单元习题作业、总复习作业等。笔者认为:搞好复习是做作业的基础;认真审题是做作业的前提;明确思路是做作业的基本要求;仔细检查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必要环节;求广求深是通过做作…  相似文献   

20.
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不同。口头作文是边想边说,要求思维敏捷,灵活;口头作文不能修改,不象书面作文可以再三斟酌,因此难度更高。为了使学生说话有中心,有条理,语句正确,用词恰当,简洁生动,口齿清楚,我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先听写,后口述——例如,我讲“小马过河”这个故事,边讲学生边记要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记录把故事讲出来。这样学生有话可说。坚持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