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B7-H1对脂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造脓毒症免疫麻痹模型,使用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Brd U细胞增殖反应试剂盒分别检测树突状细胞分化、B7-H1表达水平及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情况。结果 脂多糖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且B7-H1表达平均荧光密度值由12.39增加到43.81,p0.001;然而T淋巴细胞反应抑制,OD值由0.761减少为0.374,并且封闭B7-H1后反应活化,OD值由0.352增加到0.607,p0.001。结论 免疫共抑制分子B7-H1是脂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T细胞增殖反应低下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2.
<正>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涛博士团队、张学敏院士团队成功发现细胞"门神"环鸟腺苷酸合成酶(cGAS)抵抗病毒感染的重要调控机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已于北京时间2月22日凌晨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张学敏表示,科学家们希望从共性的  相似文献   

3.
能量代谢途径可以通过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发挥免疫调控效应。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可以抑制Th9细胞分化并且在抗肿瘤免疫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由mTOR-HIF1α代谢途径介导其调控效应。该成果揭示了SIRT1-mTOR-HIF1α信号途径结合糖酵解代谢机制在诱导Th9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Th9细胞相关免疫疾病的代谢调控策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1995年,科学家首次发表研究报告,证实受发育过程特异性诱导表达的启动子指导细菌异戊烯转移酶基因,导致转基因植物发育后期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提高,从而延缓植物叶片的衰老过程。1999年,又有人发表论文证实用上述启动子指导同源域转录调控因子基因Knotted1表达,也能明显延缓烟草叶片的衰老。与此同时,有学者撰文称在番茄中过量表达拟南芥己糖酸化酶基因,导致转基因植物衰老进程加快。此后,不少作者相续报道了不同基因或不同成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曾先后在细胞超微结构、放射生物学、动物病毒学与细胞生物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130多篇,主编与参加编著教科书与专著6种。  相似文献   

6.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巍维课题组合作发现,MAPK等致癌信号通过调控丙酮酸脱氢酶PDHE1α的亚细胞转位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2022年3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代谢》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7,(11):9-9
美国科学家近日首次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同时激活和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的不同免疫响应。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相关论文发表于《临床检查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免疫应答的基本模式及其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应答基本模式为体内存在静息免疫细胞库,抗原选择性激活其中特异性细胞,活化的有关细胞胺阶段发出和接受调控信号,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因子,主要诱使作用对象发生转化或清除。这揭示最初免疫应答与发育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唯一能够活化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DCs的表面分子能够处理提呈肿瘤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的始动者。目前,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经典的肿瘤治疗的三大支柱,肿瘤的生物治疗也日渐在临床诊疗技术中崭露头角,本文从DCs的来源,抗肿瘤机制,DCs与杀伤细胞联合应用,DCs在各类肿瘤治疗中已取得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回顾,阐述和展望了DCs作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9,(2):7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高效的新方法来配对细胞,使其融合在一起成为杂交细胞。这一新技术能让科学家更容易地研究细胞结合时发生的情况,比如融合成熟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以研究其中发生的遗传重新编程。相关论文近期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学》。  相似文献   

11.
巴桑卓玛 《西藏科技》2004,22(12):47-50
细胞凋亡是一种进化保守的细胞死亡形式,不仅在正常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凋亡调控基因已被看作是一类新的肿瘤发生相关基因。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平衡失调的结果,细胞凋亡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因此研究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不大是肿瘤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温龙平教授研究组发现一种短肽,能够调控稀土纳米材料所导致的细胞自噬行为,从而大大降低纳米材料的毒副作用,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  相似文献   

13.
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对照组用GM-CSF和IL-4诱导DC,参麦组另加参麦注射液,两组均自第5天起加TNFa促成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培养10天的DC用流式细胞仪做表型检测;用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增殖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DC上清中IL-12分泌量.结果 外周血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及参麦注射液干预诱导10天,表现出典型DC形态,对照组和参麦组DC形态无差异;两组DC的CDla、CD40、CD80等表面分子表达无显著差异;参麦组DC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参麦组DC分泌IL-12的量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IL-12的表达,增强DC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会发生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使得细胞数量得到精确调控。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与癌症、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分子机制,及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期刊的发表周期是评价其论文时效性的参数。以《金属学报》2009年录用稿件的发表情况为基础,分析了发表流程对论文发表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和压缩传统纸质期刊的各个流程,对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收效甚微。针对目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数据库技术的成熟,通过电子平台设定"最新录用"栏目来实施网络预发布,发表周期可由传统纸质期刊的7.57月缩短到网络预发布的2.44月。网络预发布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的时效性,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科技成果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6.
《大众科技》2007,(8):6-6
《自然一免疫》杂志网络版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关于调节CD4+T细胞存活和自身免疫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臧敬五教授研究组长期合作研究发现:在机体外周免疫系统中,b-arrestini蛋白(简称B蛋白)这一具有多重功能的信号蛋白正调控CD4+T细胞的存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6):2-2
近日,长江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带领团队发明了一种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他们以酵母细胞为模型,展示了带“壳”的酵母细胞不仅能在室温下保存更长时间,还能避免溶菌酶的侵害,并产生磁性,这为细胞的保存和传送开辟了新途径。这项发明技术的相关论文发表在顶尖学术刊物《应用化学》(国际版)上。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取6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原位杂交检查,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病变区存在增生细胞,且主要为组织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呈现聚集状,且有髓过氧化物酶强表达,增生T淋巴细胞中,存在CD4、CD8阳性表达,且在T细胞中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检验显示62例患者中,5例存在阳性细胞,阳性检出率8.06%(5/62),其余57例均呈阴性。结论:临床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主要以淋巴结活检为主,以明确其病理学改变,病灶区域细胞颗粒酶B、TIA1、CD3、CD4、髓过氧化物酶呈现阳性免疫表型,能有效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8,(5):6-7
近期,长江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带领团队发明了一种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他们以酵母细胞为模型,展示了带“壳”的酵母细胞不仅能在室温下保存更长时间,还能避免溶菌酶的侵害,并产生磁性,这为细胞的保存和传送开辟了新途径。这项发明技术的相关论文发表在顶尖学术刊物《应用化学》(国际版)上。  相似文献   

20.
<正>T淋巴细胞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细胞,它所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清除入侵病原体或病变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恰当的T细胞免疫应答会导致相关免疫疾病的发生。因此,T细胞活化必须受到严格精细的调控。T细胞活化,起始于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复合物特异性地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PC所递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pMHC,接着转化为TCR信号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