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高校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阵地。如何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实力亟需解决的要务。纠正高校价值取向的偏差,同步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成果转化,实现科研行为与市场需要均衡,现时拓展融资渠道应该成为重要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过分析比较地方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科技人力、科研经费、开展国际交流以及科技成果等投入、产出方面情况发现地方高校无论在科研投入,还是科技产出方面都落后于教育部直属院校.地方高校要改变现状,需要在打造科研团队,增加科研经费,提高课题申报能力等方面加大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科技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研单位直接进入企业,一方面能使科研工作者明确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加强企业的科技实力。但是,目前高校科研单位进入企业尚存在观念、政策等诸多因素的障碍,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成果的中试,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马慧  巩冰 《考试周刊》2012,(2):151-152
基层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科研实力的稳步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健全基层科研管理制度、加强基层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实施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四个解决之策,以提升科研管理质量、增强科研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零陵 《求学》2023,(18):30-31
<正>千种巧思,万般用心,加上各高校独特的元素,录取通知书俨然成为一年一度的流行文化,让人津津乐道。录取通知书是一份邀请函,是一份见面礼,更是高校的自我介绍,体现了高校的精神文化和历史传承,更展现了高校自身科研创新的硬实力。你想知道一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里蕴含着多少“黑科技”吗?你想知道这些录取通知书礼盒里藏着多少来自科技的浪漫吗?赶紧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6.
孙佳  刘志成 《教师》2010,(15):28-29
随着高校科技实力竞争的加强,科研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也随之加强,而随之带来的科研压力也不断增加。但日益加大的科研压力对高校教师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科技实力竞争的加强,科研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也随之加强,而随之带来的科研压力也不断增加.但日益加大的科研压力对高校教师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浅谈影响高校学报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主要因素李倩众所周知,当今人们都把国际情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少,视为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对高校学报来说,能否被国际情报检索系统选用,也是评价高校的学术、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9.
一、高校科技企业发展不可失去的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和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发展难题之一,虽然在协同创新模式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也能够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但最终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先阐述了协同创新的相关定义,并在立足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科研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开发多种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体系、打造高素质的创新研发团队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协同创新模式下河北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基本职能,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科技竞争日益国际化的时代.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高校教育界争论的焦点.基于中观角度,用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05-2007年师资结构的变化与论文数量为样本,分析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及学校实行的职称评定制度是高校产生教学与科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科研能力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基础。高校科技能力评价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评价;一类是定量评价,后者中的DEA技术日益流行。尽管这一技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站在效率角度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高校的科研能力,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104-105
高校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优秀的科研人才,对我国科技进步有重要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我国发展的重点。破解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国民科技意识淡薄、高校科研体制落后、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不足以及科技市场发育不良等现实困境,必须强化国民科技意识、完善高校科研体制、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加强校企科研人员流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所正式列入国家211建设工程的学校,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和思考3个问题:(1)在世界范围这个完整的参照系中,我们的科技实力处于何种位置?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尤其是100所211高校中,我们的科技实力现在以及三年后到底能排在什么位次?(2)和先进高校相比,我们现在的差距有多大?以目前不进必退、慢进即退的竞争态势估计,以目前我们自身的状态估计,三年以后,这个差距将是缩小还是扩大?(3)要缩小我们与先进高校的差距,或者换句话说,要推进我们的科技实力在全国高校中排位的前移,我们每年必须增加多少产出?而我们又如何不断挖掘机制、资源和个人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尽最大的可能实现位次的跃迁?  相似文献   

15.
宁波高校科研发展的历程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高校的科研及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科研正在逐步成为宁波经济发展有力 的推进器。但宁波高校科研还仅是地方经济发展依靠一种补充,与社会、政府对高校科研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实力递增互动的对策,利于提高科技资源的本土化与再造能力,对带动宁波经济的继续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研是强校之路,我国高校科研实力相对较弱,阻碍着我国高校教育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如何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树立“以科研为先导”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科研的各种关系,加强学科交叉,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科研资源,全面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增强高校科研实力,提升我国高校教育综合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合理评价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推动高校科研产业化的关键举措。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性和复杂性特征,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结合链式网络DEA方法,利用2011-2016年中国27个省份的数据,重点监测和对比分析中国各区域高校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上的动态演化和区域差异;投影分析的结果为非DEA有效省份提供了数据参考和政策建议,有利于各区域科学合理地配置核心科技资源,为我国区域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鼓励科研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予以保障。但从总体上看,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成果市场适用性差、转化率偏低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必须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真正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实现科研价值、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始终面临资金、市场、发展及法律等多方面问题。高校产业科技人才兼具科技研发与产业开发的双重优势,能够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中发挥独特作用,从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空前活跃,科技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改革、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