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金瓶梅》是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有一定地位的作品,其艺术上的独创性是不可否认的。《金》书是撷取现实社会中市井人物、家庭琐事为题材的人情小说,其语言的口语化、生动性尤为突出。而善用比喻,是  相似文献   

2.
《十日谈》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春季节的一朵奇葩。它高擎人性大旗,以犀利笔锋刺向腐朽堕落的天主教会,揭露那些主教,教士无恶不作,“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与之比肩的《金瓶梅》“纯是一部史公文字”,在大胆否定封建伦理的同时,笔触也指向僧道尼姑,这些虽然是些着墨不多的穿插式人物,在市井家庭生活闹剧中推波助澜,贪财渔利,却是“丑到极处”。《金瓶梅》与《十日谈》无疑都开创了一个时代,向人们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这艺术双璧对支配着人们外部力量的虚构、歪曲反映的宗教世界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是明代中后期横空出世的一部"奇书",是中国世情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作品中市井人物所讲的笑话,一方面折射出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金瓶梅词话》作为世情小说的本色。同时,它在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号称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中晚出的《金瓶梅》因其在题材内容、人物塑造,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新颖独创和语言方面的高度成就而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赞誉此书“同时说部,无以上之”(《中国小说史略》)。从历史的眼光看,《金瓶梅》一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当然也存在着众所周知的缺陷),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写人叙事细腻致密,生动传神,成就甚高。前人因其叙事能做到“情景逼真”“情事如画”,写人能做到“口吻极肖”“传神”“活现”,而赞其写人叙事皆能“妙得其情”,说作者“真炉锤造物之手”(上述几则引文皆见于《新刻绣像金瓶梅》一书之评点)。下面就  相似文献   

5.
《林兰香》的内容丰富复杂,全书以明初开国功臣泗国公耿再成之支孙耿朗一家,自洪熙至嘉靖百余年的盛衰隆替为主线,相当全面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它在明清小说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联接《金瓶梅》和《红楼梦》的一节联系链。《金瓶梅》、《林兰香》和《红楼梦》写的都是家庭日常生活及其悲剧命运。《金瓶梅》主要写的是恶霸、富商、酷吏西门庆家的平庸而靡烂的生活;《林兰香》则主要写的是勋戚世家的生活;《红楼梦》写的是: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主要写贾家的“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换句话说,《金瓶梅》写的是“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林兰香》写的是儿女“情怀”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究竟是一部什么书?有人认为它过多的秽亵描写会坏人心术,故以“淫书”目之;有人认为它意在揭露,且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本质,因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艺术巨制”!有人认为它忽略作品倾向性的客观主义,以及描写上的很少由表及里、深入本质,使之沦为中国文学史上“自然主义的标本”。我认为,重要的工作并不在于下简单的结论,而在于对《金瓶梅》本身作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金瓶梅》的情感特性与兰陵笑笑生的创作动机,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在“俗化”《西厢记》 (1)的同时,又“雅化”了《水浒传》 (2),张竹坡评点《金瓶梅》时,已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明确提出“市井文字”与“花娇月媚文字”并举之说。但张竹坡之着眼点仅限于艺术技巧,而未于《金瓶梅》具有的社会文化特质做明显揭示。小说是形象的成长史 (3)。《金瓶梅》正是通过“雅”“俗”之间的变化笔法,揭示了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时代:资本的原始积累正在进行,而积累的资本又在畸形发展的商品经济中找不到正当出路,资本的力量冲击着陈旧的社会,变异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和观念——这是一个世纪末的转…  相似文献   

8.
《百合花》的细节描写对“我”这个人物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表现人物感情、思想性格的有效载体.但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认为《百合花》是矫揉造作之作,一是作者对人物感情处理不当,二是细节不真实.有的教师也持这种看法.这是个老问题.笔者认为,作品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是昭然的,但作家对人物感情进行非适度处理也是显而易见的.读《红楼梦》,谁也没有提出作品中哪处哪处细节不真实,什么什么地方人物感情的表现有失分寸.因为,从总体上看,《红楼梦》作者没有用尽美的生活现象去表现美的本质,也没有用尽丑的生活现象去表现丑的本质.《红楼梦》所展示的生活画面,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纷坛杂陈的.而《百合花》作者用“尽美”的生活现象来表现美的本质,并且有所强化.如果说《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是适度的,那么《百合花》的艺术表现则是非适度的.《红楼梦》以其适度的艺术表现,展示生活的原貌,成为永垂史册的艺术珍品,《百合花》则以其非适度的处理方式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金瓶梅》诞生于十六世纪末叶,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这部作品不仅以缜密细腻、宏丽铺张的艺术手法,显示了我国文人独立创作小说能力的日臻成熟,而且以丰富奇异的思想意蕴,成为我们民族审视自身发展历程的文化瑰宝。 《金瓶梅》历来以“奇”称胜。如作品一问世,马上即因能给人“奇快”和“惊喜”而迅速流布。入清,顺治刊本的《续金瓶梅》卷首,西湖钓叟序云:“今天下小说如林,独推三大奇书,曰《三国》、  相似文献   

10.
从“金瓶梅现象”到“贾宝玉情结”──中国古代性意识之美学嬗变李建中关键词金瓶梅;贾宝玉;性意识;美《金瓶梅》首次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它之前有“三言二拍”,之后有《聊斋志异》。这些作品均因过多过露的性描写而招来诸多非议和攻讦。以《金瓶梅》为首的一批明末清...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素有“第一奇书”之称。它的“奇”处很多,托体《水浒传》就是一大奇。因为,无论是从作者的艺术功力看,还是从作品的实际内容看,它都完全可以不托,也没有必要去托,而且这样作又分明是弊多而利少的,但它却偏要去托。这就不能不令人觉得奇怪。让我们先来大致看看它托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以《金瓶梅词话》问世以来,迄今已近四百年。它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上看,它有别于前三者,成就上也超过前三者。在我国长篇小说创作上是一座新的里程碑。《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中第一个以市井人物为主角写世情的人情小说。(《三国演义》以帝王将相为主角,《水浒传》以草莽英雄为主角,《西游记》以神仙妖魔为主角。)它写宋,实则写明。作者通过对土豪淫棍出身的、后又集官僚、奸商、恶霸于一身的西门庆及其一家兴衰的描写,广阔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世纪末的最荒淫堕落的社会景象。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是个谜。书中的很多谜亦未解开。我们说,《金瓶梅》是最清醒的狂人之歌。这最清醒的狂人就是“嘉靖间大名士”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作者化名。过去不少学者为寻出作者真实姓名对兰陵的所属颇争论了一番。如戴不凡先生根据金华酒系浙江兰溪所产就认为兰溪即兰陵;张远芬先生认为金华酒是兰陵酒的别称,从而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元明说部“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几乎从它问世之日起,便接连不断地招来了一些人的诋毁。最为流行、最有影响的一种论调是称其为“淫书”,指斥此书有背名教,“坏人心术,甚至“决当焚之”而后快。然而,也有些有识之士力排众议,起而为之辩护。例如,公安派主要代表人物袁宏道在阅读此作后备加赞扬,说:“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乘《七发》多矣。曾经抄录过《金瓶梅》并为之作  相似文献   

14.
1.《金瓶梅》是一部浩瀚巨帙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它自明代万历年间问世以来,差不多各个时期都认为“诲人淫作”,将它列为“禁书”,但它以自己的业绩和艺术成就,越来越吸引着专家和学者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思想的解放,文艺观念的改革,人们对它的研究越加深入和扩展。 自《评<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一文开始,这两年来,我们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对《金瓶梅》中的人物、技巧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乃至社会意义等诸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我国专家和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有久长的历史,论文汇集,恐已达数卷之多,其  相似文献   

15.
《废都》在思想内容的深度、艺术形式等方面都不能与《金瓶梅》等量齐观.《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潘金莲和吴月娘等人物具有典型意义,而《废都》中的庄之蝶、唐宛儿、牛月清等人物缺乏典型意义.《金瓶梅》反映的是社会上具有普遍性的人的心态面貌,而《废都》反映的是社会一隅中某些人的心态面貌.  相似文献   

16.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竹坡时《金瓶梅》的评点,把古典小说美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他继承并发展了汉代“发愤著书”的学说,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泄愤之作。从创作的原动力是渊源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感受“喷”,这种感受化为不得不发的激情“泄”,到如何“泄”,即艺术表达方式要用“史公文字”,批判整个社会黑暗与人伦道德。他深刻总结了市井小说的创作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小说美学观。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人独创长篇小说,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以记实写法,描摹我国十六世纪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广阔图景,刻划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在我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史上,它是摆脱专注英雄传奇,志怪神灵传统窠臼,转写平凡现实人生创始之作.不久继起《红楼梦》,在题材和细节等描写方面明显受其影响.《水浒传》描写北宋时期山东一百单八将因不忍官府朝廷欺压,奋起反抗,梁山聚义,全书人物众多,情节错综,而《金瓶梅》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小说第22至26回)一章演化铺展而成,重点写西门庆家庭生活,反映破落财主出身的恶霸官僚西门庆勾结强人,巧取豪夺,  相似文献   

19.
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满睿智而富寓激情的民族性,语言极富中华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有“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之称的话剧《茶馆》,就体现出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因这种语言魅力而反映出的“民族的亦是世界的”这一艺术真谛。话剧《茶馆》中的人物“开口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展现出极其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欣欣子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关系世道风化”之作。它的创作旨意“无非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说理戒世,以达到拯救“时俗”的目的。(《<金瓶梅>词话序》)但从《金瓶梅》的后半部来看。作者以春梅为主体,主要描写了西门庆与周秀两种不同之家的衰落过程。特别是济南府守备周秀之家的衰落,令人生疑。作者为什么要让“抗金卫国”的忠良将周秀与市井荡妇庞春梅巧结姻缘,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