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化灌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手段,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附加高效节灌技术,有效缓解了用水矛盾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文章从节灌系统设计和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要求、农田节水节肥和增产增效等方面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滴灌技术条件下的农田节水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2.
灌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对灌区的建设管理。在我国的部分灌区作业中,由于灌溉方式不合理、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技术条件落后等原因,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面临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下,需要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态发展状况、农作物生产规律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于灌区实现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对于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业节水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大多数地区水资源短缺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作为用水大户,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对于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节水研究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从最初以农田节水特别是强调农田工程节水为主向更注重改良作物遗传品质节水、农田节水与区域水资源管理节水并重,以及多水源综合利用节水的多学科节水研究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国农田节水的潜力。然而生产实践中,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小农经济制约,我国的农田节水水平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还不高,急需通过政府、民间的多渠道投入,通过机制和管理创新,建立起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从供水环节、田间节水到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现代综合农田灌溉节水体系,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承德市庙宫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实地勘察和探讨,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将会产生可观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进步更是有着深远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灌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担负着城市和农业灌溉供水的重任,作好我县南山灌区节水改造是落实中央关于"把巴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具体体现,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西藏自治区主要灌区现状,结合相应调查数据,阐述西藏节水农业渠道技术落后、农业结构固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加强渠道防渗冻胀、提高复种指数等措施,为实现西藏经济社会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是发展经济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预防水旱灾害、促进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是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改造过程中的多数项目需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完成,本文主要对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中的主要施工管理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田退水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核心。有效防治农田退水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切入口,也是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重要保障。针对江苏省灌区实际,通过研究适应性农业用水量统计和复核方法,构建基于统计模型的农业用水量统计体系,提高农业用水统计精度,倒逼节水灌溉,减少农田退水污染,为长江生态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在水利工程灌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原本的灌区灌溉方式已经难以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需要,加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成为影响农业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灌区节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节水灌溉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节水技术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我国目前水资源匮乏,探究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怎样提高水资源的应用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仍存在的问题,总结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要点,从而达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农业发展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一些相关农业政策的具体实施。在农田耕作新形势的发展大背景下,提升农田耕作效益、增加收益、降低灌溉成本,已然成为了其核心内容,进而得到重视的就是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不单单可以将农田灌溉时所需的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而且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背景下,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及方向加以分析,然后根据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一个详细深入的探究讨论,希望可以通过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进行分析,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效益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向规模化、集约化迈进。北方地区相对降雨量较低,因地制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至关重要。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要不断优化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保护水利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提高单位水立方的有效利用价值。注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节水降耗理念,助推节水灌溉技术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农田产业发展实效。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西北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1世纪中国西北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为严 峻的水危机,解决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高效节水。西北旱区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用水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现有灌区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单方水产粮数为目标 的节水、高产、高效、集约型模式;旱作农业区以雨水集流补灌和抗旱保苗稳产为中心的农 业用水模式以及以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应用为主的节水模式等。本文还讨论了解决西北旱 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提供生产生活原材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灌溉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分析研究和改革创新极具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灌区节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随后从多个方面强调了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升级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最后就如何加快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宏观上看,一方面水资源十分匮乏,但另一方面由于灌区输配水工程的老化和防渗率低,加之田间灌溉水平低,灌溉不合理,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水资源的匮乏,灌区工业、农业的发展已经受到制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灌区应从经营管理入手,以增加灌区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灌区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中型灌区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建设年代早、运行时间长,自然老化坏损严重,工程安全问题突出,灌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手段和管理设施落后,致使灌区效益日趋衰减,针对现状提出在灌区改造过程中应采取节水改造、科学养护、改革水价、理顺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措施,最终将灌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效节水农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漳河水库灌区人均与单位农田灌溉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40%以上,是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但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的问题依然存在,与节水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具有一定的节水潜力。从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出发,全面总结了灌区用水现状,分析了节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节水策略,并制定了节水实施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水利灌溉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效益的几点改善措施,以期促进农田资源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田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9.
龙凤山水库灌区位于松嫩平原东部边缘的黑龙江省五常市中东部,是五常市的主要农业区,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本文通过对灌溉渠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渠系节水改造规划建议,可以使龙凤山水库灌区状况进一步改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利于实现节水灌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增效,对于龙凤山水库区域防洪及排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为了保障农业生产,我国加大了对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兴建了众多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灌区生产提供了基础的水资源。但是部分灌区由于受到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农田水利的长远发展,所以急需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改变现状,提高灌区农业生产的水平。文章对于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对于提高灌区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