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合理的选址和定容对于配电网运行和规划非常重要。提出一种改进交叉操作的遗传算法,用逻辑交叉的方法对二进制编码的变量采进行交叉操作,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对分布式电源的定容定址问题加以求解,获取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安装位置和容量;并针对标准测试系统并入一台、两台分布式电源分别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9)
分布式光伏电源合理接入配电网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损耗。针对某地区实际配电网,运用加拿大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CYME,通过改变光伏接入位置以及光伏接入容量对该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了网络损耗在最小值时的最佳光伏安装位置以及安装容量,并将损耗直接以经济损失的形式展现出来。结果表明,光伏安装靠近输电线末端时,损耗较小;光伏安装容量需要适度,安装容量过大反而会使损耗增加;降低网损可以为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可为地区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展开研究,文中针对DG容量对传统过流保护的影响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后在线路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DG对短路电流产生的助增、汲流和反方向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对配网电压调整的影响的评价问题,提出了考虑电压幅值约束和变压器分接头振荡约束的准入容量优化计算模型,该模型能模拟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运行、多个分布式电源以及分布式电源解列的情况。对于多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提出了至少准入容量的概念,建立了准入容量双层优化计算模型。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另外,算例中还探讨了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点设置无功补偿设备对配网电压调整的有益性。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可以附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后,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结构,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整定。本文从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后产生的问题以及影响着手,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容量及接入电压等级的整定方案,保护电网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9,(2)
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及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配电网节点电压方面出发,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引起电压越限的问题,进一步采用遗传算法计算了多个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极限容量。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危机成为每个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分布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重点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接入位置等方面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容量不断增加,对电网在电压质量、功率稳定、网络损耗、供电可靠性水平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储能有利于提高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开发利用,在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从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需求出发,分析了储能在发电侧、大电网、配电网及用户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分布式发电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但是当分布式电源与入电网相互连接之后,配电网的电压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对问题加以解决,如何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不良影响是本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将以型号为IEEE33的节点配电网展开相应的论述,并且建立起一个仿真模型,对电源容量以及接入位置进行具体的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技术一方面是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生产用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电能;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输出的电能会随着风速、光照强度等因素发生变化,因此分析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分布式电源本身的属性会直接影响接入配电网后整个网络的保护系统,因此本文最后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分析其对配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与大电网相比,微电网系统容量很小,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其电压和频率主要跟随大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一般采用PQ控制模式运行。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是对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微电网的各种控制目标,例如分布式发电/储能计划控制、联络线功率控制等,保障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分布式电源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不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稳定性较强,通过建设分布式电源可以有效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减少在电能产生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利用还有助于减少输电线路走电,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的用电问题。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后,其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网造成很大冲击,提高了对电网稳定性的要求。本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安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其接入位置和容量大小与配电网的电压分布和特性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配电网络在并入一定容量的光伏电源后配电网络中电压分布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光伏的接入位置越靠近线路末端,线路末端电压提升的越高。而在不改变光伏接入位置的情况下,注入容量越多,整体电压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焦作地区的高层小区的增多,以及移动用户对信号的强度和容量提出的更高要求,为了提供更优质的网络,确保网络覆盖和网络容量,焦作分公司实施室内覆盖系统对大型小区进行覆盖。室内覆盖站本身受到安装环境的限制,又给日常的维护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就是室内覆盖站停电后的发电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室内覆盖站点的电源安装方法进行规范,在安装环境受限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分三种方法合理安装电源,减少由于停电等因素造成对室内分布的影响,在提高小区退服率的同时,提升客户感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分布式电源成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补充。但分布式电源的大量应用也增加了电网调度管理的难度,因此本文对包含分布式电源的电网调度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的最小割集算法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然后将分布式电源接入传统典型配电网,计算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后可靠性的各项指标,分析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晓辉  卢明 《科技广场》2009,(9):202-203
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并网运行能够充分发挥其价格优势,并且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电力系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技术要求和对电网规划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4)
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的接入位置、功率、因数以及容量对农网馈线的电压影响较大,同时影响并网后不同节点产生的电压值。因此,为探究并网位置与线路末端的距离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对农网馈线电压的影响及其保护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正分布式小水电由于存在管理不规范、出力不稳定等问题,其并网运行容易对配电网供电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发生越限。本文通过建立分布式小水电仿真分析模型,对分布式小水电的并网运行、出力程度、接入位置等因素对电网节点电压波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仿真分析模型集成至分布式小水电电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系统中小水电并网运行仿真分析功能,为制定分布式小水电并网运行控制策略提供数据支撑。系统建模本文构建理想模型并基于MATLAB软件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布式发电(DG)容量的增加,其并网对配电网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DG并网位置和容量大小会影响配电网电压稳定性。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搭建一个MATLAB/SIMULINK 8节点配电网仿真模型,设置DG在配电网中的不同接入位置和容量大小,仿真结果证明,DG的接入位置越接近配电网末端和DG容量越大,各节点电压被抬升得越高。DG容量超过一定值时,会造成配电网节点电压越限,系统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