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为了解决西湖凹陷油气藏类型多,油气显示特征复杂的问题,对本区域9口探井的综合录井及地化录井资料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域综合录井资料及地化录井资料特征,引入"芳香烃含量指数"和"正构烷烃重中比"两个解释参数,建立了西湖凹陷地化轻烃参数解释图版。该图版实际应用于本区域新钻3口探井的油气解释,解释符合率达到95%,该解释图版在西湖凹陷录井资料解释评价上体现了实际的应用价值,对以后的西湖凹陷油气性质的识别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罐顶气轻烃色谱录井技术作为一项轻烃录井技术,在油气层评价中得到了广范应用。利用罐顶气录井参数可以对储层的含油气丰度、流体性质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价,在胜利油田的生产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气层的发现与评价及低孔低渗集层的评价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正>春光油田沙湾组属于稠油油藏,受地层非均质性强、油气水层共存等因素影响,解释评价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沙湾组地层测井、录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优选特征突出的参数,建立了测井参数与录井参数的交会图版,并据此形成沙湾组油气层测井、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春光油田沙湾组油气层解释评价符合率,同时对其它油层组的解释评价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勇 《内江科技》2012,(2):116+127
川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主力区块之一,川东北天然气为典型干气,常规的气测解释图版效果不佳。钻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储层物性,本文在气测图版中引入钻时,建立了钻时甲烷图版,能够很好识别储优质储层,对录井油气解释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阳凹陷张店北区采用大斜度、PDC钻头钻进技术,导致录井岩屑较细,含油级别低,显示识别评价困难,气测录井是本区常用的录井技术,以其实时性、灵敏性为各方所重视。本文在介绍本区基本地质条件后,分析了相关录井资料,认为由于气测组分资料不全及油气水层气测组分资料没有规律,因此气测组分资料不能用于评价本区油气显示层。分析气测全烃绝对值、全烃异常相对幅度、灌满系数,与油气水层的响应特征后,认为这三个参数能够反映本区储层流体性质,而且全烃异常相对幅度可以消除环境、井深、脱气效率、钻井液性能对气测录井资料的影响,最后选取全烃异常相对幅度、灌满系数用于建立本区气测解释图版,经实践检验能够满足解释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化录井技术进行油气特征评价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对储集层含油性如:储层含油丰度、流体性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评价。本文就是针对该井的复杂情况,结合岩石热解、定量荧光、热解气相色谱参数,对车66井储集层的原油性质进行定量评价,区分真假油气显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凸显了地化录井技术在复杂情况下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的能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1,(20):239-239
简述了轻烃分析参数应用的基本原理、轻烃组分分析仪取样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样品中各种烃类的物理性质、参数特点及在水中溶解度等含量特征,用于油气储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由于油气成藏类型的多元化,使得不同地区的油气显示特征有一定差异。但不同地区的油气显示特征仍然存在着共性的东西。通过共性与个性的表现规律——即油气层在综合录井参数上的响应特征可以判别出录井显示层是油层、油气层、油水同层或水层。进而总结出了科学合理的油气层识别评价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以后,剩余油的分布十分复杂,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变化异常大。利用录井资料判断储层水淹程度,寻找剩余油分布,具有快速、成本低、量大的优点。本文在分析录井水淹层识别的地质依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传统录井水淹层评价方法,考虑到目前技术进步情况,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轻烃在评价判断储层水淹程度的技术方法原理、解释评价标准,经过实践检验这些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评价储层水淹程度。  相似文献   

10.
油气层被钻穿后,地层中的油气以扩散、渗滤两种形式进入井筒并沿液柱上窜,现场通过对后效气测录井资料的分析可以对已钻油气层的地层原始压力、储层的物性等方面进行定性的评价,为下部勘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准确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及高度的前提下,钻井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该项数据合理选择钻井液性能参数实现近平衡钻进,达到既保证井下安全又能保护油气层的目的。在新探区,应用后效录井资料也可以检验地层压力预测和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综合录井技术是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勘探技术。本文从综合录井对地层评价的开展谈起,阐述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开展情况,解读了油气层的发现、油气层解释、储集层评价、生油层评价和单井油气资源综合评价几个细节,本人工作有年,一心营职,黾勉惕厉,精心研磨,日久得体会些许。私人管见,率尔操觚,敬请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内江科技》2016,(4):51-52,84
白秋地区采用大斜度钻井,岩屑混杂,显示级别低,电性油层特征,油气显示层解释评价困难。而气测录井是目前唯一于井口实时连续检测钻井液中可燃气体总含量和组份的一种录井技术,在录井过程中,可检测到多项参数,它具有简单、快捷、灵敏、连续、在线的优势。本文在分析本区油气显示层气测显示特点后,依据试油(投产)资料和气测资料的关系,提出了本区气测异常识别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幅差形态法异常解释评价方法,建立了两种解释图版,经过实践检验,这些解释方法评价方法能够满足本区解释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5,(12):78-80
碎屑岩储层和生物碎屑灰岩两种不同储层在研究区相邻地层发育,且均为有利油气储层,因而两类储层测井评价的差异性研究对油气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类储层的岩性等分析,对其测井响应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碳酸盐岩由于孔喉受到次生改造作用,测井响应复杂化,碳酸盐岩相对碎屑岩来说测井响应要复杂很多。本文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测井响应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对两类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三个解释模型进行了对比,孔隙类型、结构、岩石骨架以及胶结程度等的不同导致两类储层的解释模型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岩心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两类储层的解释精度进行对比,碎屑岩物性参数解释精度比碳酸盐岩高,测井解释理论成熟程度与资料丰富程度碎屑岩储层解释都要好于碳酸盐岩储层,这是二者解释精度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6,(8):63-65
本文通过对郑寨子地区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低阻油层判别图版,得出了该区的油水层电性识别标准。通过实例,利用建立的储层判别模型、视自然电位计算模型与岩心、试油等动态数据对比分析,该方法适用于目标区域储层判别及其流体性质判定,为该区域进一步开发评价和增储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6,(6):29-30
白秋地区位于南阳凹陷牛三门生油次凹东北斜坡带、张店油田北部。通过对白秋地区近年来试油或投产98层气测参数进行分析,总结本区块油气水层的气测响应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全烃异常倍数—全烃灌满系数图版和全烃异常倍数—甲烷异常倍数图版,实践证实这些图版能够满足解释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崖城A气田主要目的层陵三段的地质特性,对其沉积相特征、构造特征、流体性质分布和测井曲线的不同响应分析表明,储层在平面上具有分区性,在纵向上具有分段性。通过对崖城A气田的岩石物理研究,根据气田的分区分段特征,结合资料情况,针对不同区块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气性特征,分别建立了适合不同区段的测井参数解释模型,测井评价结果与岩心标定效果良好且体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特征,储层分布特点与开发动态吻合情况良好,说明了测井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5,(21)
储层品质指数(RQI)是定量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宏观物性参数,能很好的反映储层孔隙曲折程度,可用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且对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产能均有重要影响,阿尔奇公式反算出的地层水电阻率称为视地层水电阻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储层含油性。本文应用RQI、视地层水电阻率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试油资料对WB油田长3储层储层流体性质进行了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储层油水层精细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罐顶气录井作为一种轻烃气相色谱录井方法,在储集层油气水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应用过程中,从钻井液、样品类型、烃源岩、原油性质、样品采集等多方面总结了罐顶气录井的影响因素,对于全面应用罐顶气录井资料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罐顶气录井作为一种轻烃气相色谱录井方法,在储集层油气水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应用过程中,从钻井液、样品类型、烃源岩、原油性质、样品采集等多方面总结了罐顶气录井的影响因素,对于全面应用罐顶气录井资料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智  陈英甫  牛德成 《内江科技》2010,31(9):100-100,189
描述储层特征的参数种类繁多。但不同的参数对储层质量贡献是不同的,因此采用综合定量评价的方法,利用与储层特征相关的主要参数之间的权重关系,对储层进行定量、直观的评价。该方法应用在涠洲油田储层研究中,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共分为四种不同级别的储层,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