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7,(19)
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ANSYS NX8.5建模软件建立了全流路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模型,模型与实际换热器的尺寸相适应,利用ANSYS Fluent18.1数值模拟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速度矢量、温度场、压力场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加以分析来探索流道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规律。  相似文献   

2.
由于错列翅片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部流体的流速有关,本文采用ANSYS软件中的CFD模块,对换热器内流体的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定性地研究了在不同的翅片尺寸和不同的流动方式下,流体流速及其压降的变化,为错列翅片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阶段,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因为其自身所具备的强化传热技术,所以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换热器种类很多,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管壳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类型。本文在给定的工艺参数下介绍了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流体流速、换热管、壳体壁厚等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
对于换热器,处于流体进口处的换热管束,长期受到高速流体的冲刷,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规定,管壳侧流体入口处在一定条件下应设置防冲板,而换热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防冲板脱落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了保证换热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一定要对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本文主要对换热器防冲板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美国ANSYS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的ANSYS软件,融合了耦合场、电磁场、声体、流体等技术。通过构建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管侧集合箱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有限元模型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最后根据计算后的应力分布情况与数值大小,对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应力进行全面的评定,进而有效促进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管侧集箱的改进,提高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实际应用性能。本文主要针对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应力分析及评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陆坤 《科学中国人》2014,(7S):32-32
从管程强化和壳程强化两方面论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原理,具体又从提高传热系数,扩大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温差等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换热器中采用节能技术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金属材料的消耗,而且对推进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着积极意义。介绍了常用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强化传热技术和壳程强化传热方法,分析了各自的原理、优缺点及推荐使用场合。  相似文献   

9.
正波形板换热器内部是一个复杂微通道换热过程,本文采用计算流体数值方法对波形板换热器内部流动过程和换热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内部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波形板换热器单通道内存在明显回流,能够加强流体扰动,从而加强换热,通过数值分析可以了解微通道内工质换热效果,为优化板型换热器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杜孝友 《内江科技》2013,34(5):144+92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结合油藏流体质量守恒方程和渗流连续性方程,建立了三维油水两相流体渗流模型;结合水平井筒内流体动量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水平井变质量流动压降模型;根据井壁处流量一致和压力相等原则,将上述模型耦合起来,给出定压内边界条件下的求解方法,并用Eclipse软件对耦合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优化高效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和设计方案,以铝制板翅式换热器中常用的锯齿形翅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分析换热器内部的热力学特性。同时通过换热器性能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锯齿形翅片的翅片高度、翅片厚度和翅片间距对其传热和流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盘管式冷凝换热器的三维数学物理模型;探讨了内部边界耦合的传热、传质过程,对换热器冷凝传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在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盘管间隙下换热器传热过程进行了比较,并得到其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换热器在石化行业设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浮头式换热器。管板是管壳式换热器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用来排布换热管,将管程和壳程的流体分隔开来,避免冷、热流体混合,并同时承受管程、壳程压力和温度的作用。本文以PN0.8DN1000浮头式换热器为例,阐明了管板焊接工艺的要点,给出了管板计算厚度、管板重量、换热管轴向应力和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拉脱力的一般化计算过程,对新型换热器管板的计算校核及选用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换热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换热器的尺寸不是越大越好。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提高管壳程流速的方法,指出在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中,流速是换热器的重要参数。在压力降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保持高流速,才能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果,确保换热器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5.
张丽  刘海生 《科技风》2012,(13):15-16
本文将耦入完全空化模型的两相流混合物模型与RNGk-ε湍流模型联合,对低温孔板流量计中液氧流动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研究表明:由于节流导致孔板下游压力降低,低温流体空化现象易于发生;而流体速度、压力以及过冷度均会诱发空化,并且进口速度增大、压力降低以及过冷度减小均会造成空化数减小、空化强度增加,空化初生、阻塞现象先后发生。此外,通过研究孔板节流现象的初生、阻塞流动特性,为节流式流量计在低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为改善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所采用的几种较为流行的强化传热管。对其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应用范围作了详细介绍 ,供选择强化传热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上我国工业领域规模得到了不断地壮大,越来越多的大型器械得到了有效开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大型缠绕管式换热器、大型管壳式换热器以及板壳式换热器等,由于这些器械对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下将上述大型换热器的技术难点以及其技术进展进行了分析与介绍,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进而推动我国大型换热器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进程,使我国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明确裂隙间的相交关系,去除那些对流体流动与溶质运移无贡献的、与其他裂隙不联通的裂隙,能够大大提高裂隙中流体流动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索引的随机分布三维裂隙网络中裂隙对逐步相交判断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试验比较了该方法与传统的穷举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成本低,大大减少了裂隙岩体渗流计算量,缩短了裂隙岩体流体渗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以降低能耗为目标,以空调用热管式换热器为对象,对其几何参数、传热性能的分析,建立了应用于空调系统的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数学模型.通过热管换热器的初步设计,并结合VB语言编程对热管进行的计算分析得出热管的结构、工况等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改善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从而提高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20.
并联管组模型流动压损分析(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在并联管组模型中流动的均匀性问题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背景。U型分布的是循环电液电堆中经常使用的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试图探讨单体个数和电堆压损之间的关系。经计算发现,在流量一定的前提下,随单体数量的增加,电堆压损递减,但不是单调递减,而是存在一个关键的拐点,当单体数超过拐点值后,压损基本恒定。另通过模拟计算发现,在单体数一定的情况下,电堆压损与流量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