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相干数据体在识别小断层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在相干技术的基础上使用了边缘检测技术从相干切片中提取断层多边形。这种解释方法在断层的延伸位置、破碎带宽度、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大小方面,解释精度比常规方法有很大提高,并能识别出断距仅为3m~5m的小断层。  相似文献   

2.
<正>point近几年随着高精度(高分辨)地震采集技术、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谱分解技术等属性解释技术相继出现、广泛应用和不断提高,使得地震资料解释的识别能力和解释精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对煤层沉积情况的识别和解释技术主要有:方差体技术、透明工具、相干解释技术等。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地震属性优化提取处理,可明显提高煤层沉  相似文献   

3.
断层自动提取技术(AFE)是一种自动解释三维相干数据体生成断层面的断层提取方法。AFE流程可产生很多起到断层增强作用的中间数据体。一方面可通过中间数据体对断层提取进行质量控制;另一方面这些包含断层方位角、倾角等信息的断层增强数据体为断层定量分析提供依据。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深、构造复杂,断裂刻画困难。将AFE技术应用在塔里木盆地北部顺北地区,清晰的刻画了该工区奥陶系断层空间展布特征,该地区主要存在NNE方向和NNE方向的走滑断层,高产井位于工区中部的北东向左旋左阶主干走滑断裂带上,断层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李健雄  董文波 《内江科技》2011,32(2):94-94,88
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中,断层的正确解释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综合运用三维相干数据体技术和倾角方位角扫描技术以识别较小的断层,在新疆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应用证明:这两种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释人员识别小断层,并能指导解释人员在平面上将断层正确的组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图像边缘检测的清晰度、精度、连续性以及抗噪性能。结合小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设计了一种图像边缘提取算法。重点论述了一种改进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该算法以含噪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波分解将原始图像分为高频和低频分量。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实现高频分量边缘检测,同时基于改进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实现低频分量边缘检测。然后,通过图像融合得到完整边缘。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抗噪性能较好,图像边缘清晰度高而且定位精准。  相似文献   

6.
盘2-5断块断裂系统复杂、低序级断层发育,为解决该块由于构造不落实造成的开发效果较差等问题,对该块的构造特征和断裂形态进行了研究。在精细层位标定基础上,地震、地质、测井紧密结合,并提取相干体、蚂蚁体等多种地震属性,提高大断层断棱的描述精度,精确识别小断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东营东部叠前时间偏移三维地震资料,以钻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充分运用人机联作解释系统一体化数据管理的优势,精细解释了王家岗-八面河地区沙四段纯上底构造,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时间切片等技术与地震剖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断裂系统的解释,使断层组合更为合理,从而提高层位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8.
高俊  赵燕红 《内江科技》2009,30(5):74-74
方差体技术是检测地下断层及地层不连续变化现象的卓有成效的一种技术。文章介绍勘探区的概况和三维地震的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并阐述了方差体技术的原理。通过该技术在新桥井田的实际应用,显示了方差体技术对三维地震地质信息自动拾取以及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精度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海洋内波观测对于海洋学、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已经成为海洋内波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Matlab小波函数对图像进行分解、去噪、重构,再通过平稳小波变换提取SAR图像海洋内波的边缘特征。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证明平稳小波变换对于SAR图像内波特征提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进行精细井震标定,明确含油砂体在地震反射中的位置;通过制作相干体切片指导断层平面组合,分析断层展布规律;通过目标砂体沿层地震属性切片、精细对比目标砂体在地震波形剖面和地震属性剖面上反射特征的变化综合描述储层平面分布形态,为复杂地区薄层砂体油藏评价和储量研究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了相干分析技术和蚂蚁追踪技术对断层进行研究,并采用地震与多种属性体断层交互解释刻画断层术。  相似文献   

12.
C110区块受两条控陷断层的影响,该区构造复杂,给构造解释造成很大困难,潜山构造解释的准确性提高对勘探成功率以及潜山油藏的开发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潜山的地震反射特点的分析,及井震结合标定层位,并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和相干体对潜山顶界和断层进行解释,为以后的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极复杂断块油藏断裂系统复杂、低序级断层极其发育,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常规地震剖面上小断层往往显示较弱,解释难度大。相干、蚂蚁追踪等地震属性技术对断层具有较强的指示性,但极复杂断块区地层破碎,小断层识别困难,因此开展了地震属性适应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倾角导向断层增强+蚂蚁体、小时窗相干+蚂蚁体、扩散滤波断层增强+分频蚂蚁体共三种地震属性组合识别小断层方法,形成了极复杂断块多属性综合分析识别小断层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应用GeoQuest全三维解释系统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资料解释主要以人工解释为基础,工作站人、机联做解释为工具,由粗到细,由时间剖面到时间切片,由剖面到平面依次进行。结果表明,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可以准确的解释出断层和褶皱等构造样式,是煤田勘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煤炭开采中,煤田构造(断层、陷落柱、裂隙等)是影响安全生产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因此准确推断这些构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在煤田解释中对于较大的断层都是运用从时间剖面上有明显错段,看起来比较容易,然而对于落差较小的断层,要通过剖面上看波形的轻微变化,识别起来很难,而地震属性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断层和裂隙系统,为了更好地对构造进行识别,我们采用地震属性体技术,提取对于不连续比较敏感的相干属性、曲率属性、分频属性,并形成属性体的综合应用为煤田高精度解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小断层解释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6.
杨淑霞 《内江科技》2014,(1):120-121
<正>本文在明确了研究区构造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东营南坡三维连片地震资料,以钻井、测井资料为基础,精细解释了研究区沙三下、沙四上构造,利用相干处理和原始地震剖面相结合来验证断层组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7.
熊健  付江娜  朱丹 《内江科技》2011,32(12):139-140
针对王集油田南部典型的"三小"地质特征,通过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目标处理,利用多种显示方式和地震属性体解释相结合识别小断层,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精细解释层位,并进行构造解释精度分析,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构造解释精度和对该区构造特征的认识,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张戈  王坚领  王文才 《内江科技》2011,32(9):113-113
文东油田构造复杂,属于典型的断块油气藏,准确确定断层及其次生断层的位置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该油田的地质特点,充分应用层位标定、三维相干体、三维可视化、多属性体联合解释等技术,对该油田的层位和断层进行准确的标定和解释,对断层组合取得了新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滚动开发提供了依据,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小波包变换和局部阈值各自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和局部阈值的飞机姿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对飞机图像进行去噪,然后分别运用Canny算子和局部阈值法对去噪后的飞机图像进行边缘提取,验证了局部阈值方法的优越性,再根据Hough变换对飞机的姿态进行识别判断。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准确地提取人体肝脏CT图像的轮廓特征,实现人体腹部软组织三维可视化重构,提出一种基于Splines小波仿射调幅的肝脏CT图像提取算法。利用Splines双正交小波对CT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对增强处理后的边缘先验知识进行套索模型初始化,利用仿射变换调幅技术对传统的Snake算法进行改进,增强图像的边缘幅度,有效提取肝脏CT图像的边缘特征。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CT图像边缘轮廓提取,边缘轮廓点更加接近于真实的肝脏边缘。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医学图像器官轮廓线的分割与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