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易水压计和潜水艇徐正文,张洪友(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沂北小学)(灌云县教研室)在教学《水的压力和浮力》一课时,我们会发现,课文中的水压演示实验,现象并不太理想,还有课文后部分介绍的潜水艇的制作,材料也不易找,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因此,我根据...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气体发生器──从钠跟水反应的实验谈起周之云(江西新干中学331300)现行高一化学课本上,“钠跟水起反应”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用镊子夹住铝箔(有针刺小孔)包好的铀放到盛满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烧杯中的试管口,使钠跟水起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相似文献   

3.
蒸发吸热的实器设计陈银潭(江苏兴化市合塔中学225742)实验目的验证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实验器材大烧杯(250ml)一只,小烧怀(50ml)一只,水,乙醚,温度计(0℃─100℃)3支,铁架台,打气筒。器材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1.先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瓶中...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演示实验中,课本中运用烧杯倾斜向外溢水。当溢水很慢时,往往水会沿烧杯外壁流失而不能排到收集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小桶中,这样实验数据就会有很大差异,结论也不易得出。为使实验效果更好,在没溢水杯的情况下进行了自制和演示改进。  相似文献   

5.
1问题 全日制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62页学生实验一制取氧化铜:“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我们的实验经历表明,这里还有一些长期不被人们重视,深藏不露而又鲜为人知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  相似文献   

6.
关于《水蒸气的凝结》增补实验佘时云(湖北潜江市熊口镇石阳小学433106)小学自然第一册中《水蒸气的凝结(二)》,有一个观察实验,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由什么变成的?“白气”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许多微小水点...  相似文献   

7.
对硝化反应实验的改进杨荫川,邵琳(山东省滕州一中277500)高二化学苯的硝化反应实验,最后一步操作是将大试管里的混和物倒入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去.由于硝基苯的蒸气极易逸散,若在一个实验室里有十几个班连续进行上述实验,即使具有一般通风设备的条件也很可能...  相似文献   

8.
巧制溢水杯     
初中物理第一册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中,有一重要仪器──溢水杯。课文中所用的溢水杯生产工艺较复杂,市场上难以买到。为此,我们就地取材,自制了溢水杯。制作方法取一吊液瓶,小心去底,并去掉铝封盖。用酒精灯烧制一根“■”形空心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装到吊液瓶中,用橡皮软塞封住瓶口而成(见图)。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瓶倒置固定在铁架台上,溢液管口下置一个烧坏,向瓶内加水,使水面略高于上管口,让高出管口的水从管中溢水流入烧杯中,倒去烧杯中的水后,即可进行课文中的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这种自制溢水杯的优点,首先是就地取材,制作方便…  相似文献   

9.
许多初中物理练习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a所示,将装有一定量水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有答案说:“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沸腾。”也有答案说“试管内水温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相似文献   

10.
初二物理中有这样一道说明汽化热的习题:如图1,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小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多少度?沸腾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许多初中物理练习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a所示,将装有一定量水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有答案说:“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沸腾。”也有答案说“试管内水温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相似文献   

12.
月相仪教具的改进与制作梁世哲(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在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五课《探索月亮的秘密》一文的教学中,有关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用课堂讲解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倘若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中提供的说明月亮圆缺变化的示意图(即月相图)去解释月相的变化,亦难...  相似文献   

13.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58页“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探究活动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方法是: ①在烧杯中放入水和金鱼藻(或其他水草)将漏斗盖于其上,再将盛满水的试管罩在漏斗上。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4mm玻璃管,一次性点滴注射器塑料管,长颈漏斗,球形玻璃缸一个,蒸镏烧杯一个,45×68cm五层复合板,洗耳球一个,烧杯一个,50%硫酸溶液100克,氢氧化钾溶液加少量酚酞(红色)500克,酒精喷灯,白、红、蓝调合漆。二、装置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5.
孔佳零 《阅读》2023,(ZD):36-37
<正>实验材料:玻璃量杯、锥形瓶、酵母粉、洗洁精、过氧化氢。实验步骤:1.往烧杯中倒入酵母粉、水,搅拌均匀。2.往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一些过氧化氢,和洗洁精搅拌均匀(请在家长指导下操作)。3.将混合有酵母粉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相似文献   

16.
1 关于木炭(或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实验改进 向装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然后将40mL红墨水分别等量注入到2支长试管中,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些烘烧过的木炭粉(或活性炭),振荡1min-2min,再将大小相同的两个脱脂棉团塞在试管中,用玻璃棒将其慢慢推向试管底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水的浮力和电流的几个实验陈广超(江苏省灌云县实验小学)一、关于浮力的两个实验实验器材浮力图简,吊桶,铁柱圆体,硬泡沫块,测力计,水槽。(一)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首先把方形硬泡沫块放到水槽底部,然后再往水槽中倒入大半槽水,这时观察泡沫块的上浮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弱电解电离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也越强。”的问题,除了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外,最直观的办法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的变化。即冰醋酸在用水冲稀过程中,可观察到由不导电到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过程。通常实验过程如下:在烧杯中插入电极(碳棒),电极与演示电表(欧姆挡)相连,烧杯中缓慢加入10mL左右的冰醋酸,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观察电表指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由电阻很大到逐渐变小的现象很明显,但是后来冰醋酸中加蒸馏水浓度变化太慢,指针几乎不移动,老师只好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再加水冲稀,如此往复多次,既浪费时间,冲稀后的溶液也不再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测定水沸腾时温度实验的改进孔祥辉(江西省吉安县城关第一小学343100)编者按在标准状态下水的沸点是100℃,在距海平面较高处水的沸点低于100℃。本文采取塞住瓶口对烧瓶内加压的办法使水的沸点达到100℃,要掌握好加压的程度(加热的时间),如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20.
观察实验启发讨论──《热对流》一课的教学设计郑奕财(江西省赣州市南外小学)在《自然》第七册中,十七课《热对流》是继热传导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第二种方式。从能力培养看,属于“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系列。根据课文的目的要求,我的教学思路是先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