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取比较的方法,以加拿大当代著名画家伽尼昂的画作为个案,分析论述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画风的优劣得失。文章认为,绘画艺术是以形象、色彩为“能指”的,是一种“能指艺术”,它不可能通过对“形象”的破坏来获得发展的生机。  相似文献   

2.
后印象派在前印象派追求“光学现实主义”影响下.在对色的分解与综合的绘画实践中逐步形成“抽象荚”,这种依据艺术家内在的审美感觉逻辑所达成的“表现”美,表明了西方绘画首次出现了一个主体创造和主体表现的自足独立的艺术世界,彰显出主体自由意志在艺术创造中取得了胜利,并孕育了后来平面化构图的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3.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认为,绘画的过程连同材料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无须用文学叙述的语言方式来解答近似哲学思辩的命题。实现人对自然的超越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思想宗旨,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精神实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程陵 《当代电大》2002,(7):77-81
1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 190 1年 ,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 ,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 1911年 4月在德国柏林第 2 2届画展的前言中 ,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 ,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青画家 (其中包括毕加索 )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 ,表现主义一词则在 1911年 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 ,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 ,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 :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  相似文献   

5.
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能够流行一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它一反西方绘画拼命简约、冷静的抽象和对传统绘画形式的否定(观念艺术),把已经扩大了的艺术概念,重新限制在绘画之内,挽救了架上绘画。正是新表现主义绘画使德国艺术再次大放光彩,备受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6.
程陵 《当代电大》2004,(7):60-64
1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 190 1年 ,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 ,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 1911年 4月在德国柏林第 2 2届画展的前言中 ,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 ,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轻画家 (其中包括毕加索 )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 ,表现主义一词则在 1911年 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 ,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 ,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 :(1)在思想上不满社…  相似文献   

7.
程陵 《当代电大》2003,(7):77-81
1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 190 1年 ,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 ,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 1911年 4月在德国柏林第 2 2届画展的前言中 ,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 ,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青画家 (其中包括毕加索 )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 ,表现主义一词则在 1911年 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 ,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 ,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 :(1)在思想上不满社…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艺术对本源意识的追思,贯穿于各种流派之中,以抽象表现主义与色域绘画为代表来阐明其对本源美学的回归意向,具有学术价值;抽象表现主义与色域绘画在对艺术本源的境界追求上,走向了自觉,而这也正是艺术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9.
作为二战后出现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表现主义对美国艺术乃至整个西方艺术在20世纪的发展产生了难以忽视的影响。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中流砥柱以及美国20世纪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克逊·波洛克以其独特的美学观点与创作手法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了极富个人特色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具象表现绘画是以具象为主体的艺术,用抽象表现主义的夸张和变形的形式,表达艺术家在视觉认知中对事物真实性的看法。作为一种绘画方法,它要求面对事物本身,现象学式的“看”,在视觉和意识的不断感知和流变的过程中,把握对象,直指事物存在的真实状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心象世界。它有助于观念的更新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绘画语言的解放及对立的探索是分不开的。"纯粹美术"和"抽象表现主义"事实上都是一种"语言直接成为本质的显现"的绘画艺术。对其应取兼容并包之态度,则是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钱慧 《早期教育》2012,(9):43-45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情感或直觉的表现,艺术表现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心灵。本文从表现主义美学的视角解读儿童的绘画,认为儿童绘画运用“变形”的创作手法,表达儿童真诚的心灵,儿童是优秀的表现主义艺术家。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对当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偏重临摹、灌输技能等现象有着积极的指导和纠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波洛克艺术作品中狂野和神秘的原始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逊.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的代表。他运用极具野性的创作热情和反传统的绘画方式创作出大量惊世骇俗的作品,不仅开拓了"行动绘画"的先河,而且一度推动西方现代艺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图片     
《少年读者》2008,(4):F0003-F0003
塞尚(1839~1906)是法国著名的印象主义画派的画家,又被奉为“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其艺术原则成为现代“立体派”和“表现主义”绘画的先导,因而有“现代绘画之父”的称号。  相似文献   

15.
张卫峰 《天中学刊》2005,20(6):112-113
表现主义是在视觉艺术中以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的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派别。表现主义画家认为,主观是惟一真实的。他们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反对机械的模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他们常常在艺术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曾经广泛地影响了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16.
摄影艺术自出现以来,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传统画家带来了集体的“创伤”。本文旨在“创伤”理论下对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进行探究:一方面,摄影技术的日益发展,导致传统绘画的“丧失”;另一方面,绘画遭遇创伤后,开始自我“疗救”,使艺术家们不是放弃绘画,而是提供了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绘画形式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再到表现主义以至于到后现代,致使绘画脱离现实,走向一种不受技术干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抽象绘画论     
(一)密歇尔·斯佛尔说:“我们在某一绘画中,看不出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形体,也看不到任何客观存在的现实,这种绘画就是抽象绘画。换句话说,在这种绘画中没中任何现实性,只剩下绘画本身。”这里的“抽象”实乃修辞上的借喻,并非确切用语。语言本义上的“抽象”艺术并不存在。因为即便是一根线条、一个色块也都是具体的,它必定使用一定的素材,诉诸于我们的感觉。就是说它又总是一个确实的具体的存在。作为“具体”的反对语,“抽象”在此指称某些并不描摹或表现具体实物形象的特殊艺术形象。在抽象绘画里,我们只能看到构成…  相似文献   

18.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向,充满了画家们的主观倾向。表现主义画家通过作品来表现自己的感觉或者内心活动,他们对客观对象进行变形、夸张、概括和抽象,以简单倾斜的构图、浓重冲突的色彩、自由粗放的笔触、对比强烈的明暗关系创造出一种浪漫的、神秘的、纯粹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赵无极绘画中"书写性"语言出现在其转折期的作品中,他绘画中的"书写性"表达形成了他独特的抒情抽象画风。与此同时,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也兴起了一场"书写热"。但是赵无极的"书写式"语言更加东方化。本文试图通过阐述赵无极绘画语言中所表达出的东方气质的"书写性",与西方绘画在视觉上的书写形式和书写意境上的差异,从而探讨了"书写性"语言在现当代艺术中的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0):126-128,131
情感的生理、感知、认知及行为各个层面在表现主义绘画中有复杂的呈现,对表现主义绘画简单定义并不能细致的反映情感在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复杂性。本文从艺术家生活的情感经历与社会背景对创作的影响,艺术家创作时与媒介的关联以及观众对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反应几个方面来讨论和分析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