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创作时会深透自己的经历或价值观、世界观,然关于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他的妇女观、他对女性的态度却一直是评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文章从上从文本入手,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因素,可以看出海明威同样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3.
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本文中,笔者将试着从海明威所在的时代、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战争等对他所造成的影响来解读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女性角色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孝标是南朝齐梁之际重要的骈文作家,惜其存世作品甚少,人们对他的生平创作及思想了解不多,本文依据相关资料,试从他的人生经历、生活时代、作品本身等方面探析其主导思想——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是个善于关注、描写死亡,并且对于死亡富于哲学思考的作家。无论在他的生平还是创作方面,都涉及到他的死亡意识。本文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分析了他的死亡意识的形成根源,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剖析了其死亡意识的内涵,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海明威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 《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是郴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罗光汉老师新近出版的一部学术专著。这部专著是作者十余年来潜心研究海明威的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心血结晶,也是中国学者研究海明威的一个硕大成果。这本专著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作家生平与创作的评传类专著,也不同于某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集合类学术著作。她融海明威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四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的评述、别具风格的现代叙事艺术成就和海明威用鲜血凝铸的创作经验于一炉,体例新颖别致,资料丰富翔实,分析中肯深刻,叙述生动有趣。与国内同类专著相比较,不论从学术性还是从实用性看,这本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鉴赏诗词首先要了解背景。这里所说的背景指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的小环境,包括作者的生活体验、经历以及作者的艺术风格等。一个作者,他生活在某个时代,就一定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任何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结晶。尤其是文学作品,它的意境必然打上时代的鲜明印记,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因此,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写作时的思想状况,是理解诗词意义的前提和重要依据,通过背景去读诗解意也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另外,大凡艺术上…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是"迷惘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将女人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大类;后者关注那类娇贵可爱,有毁灭性影响和寄生本质的女人.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对妇女的不同心态,而他们对女性的矛盾心态与各自特定的生活经历有着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     
作家其人其文海明威(1899~1961),现代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受家庭影响,海明威喜欢钓鱼、打猎和射击等活动。海明威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甚至带有某种传奇性。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批评方法认为,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等因素对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来对小说《枯萎的花》进行解读,从作家个人经历、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了社会历史因素对作品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性别和经历的差异不能否定曼斯菲尔德和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共性.通过比较两位作家同一时期的短篇<莳萝泡菜>和<白象似的群山>,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曼斯菲尔德和海明威在题材、技巧、风格等诸多方面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海明威与基督宗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出于时代和个人经历等原因,海明威对基督宗教表现出矛盾复杂的情感取向,既在理性上怀疑反叛基督宗教又在情感上企图从中获得安慰和救助。另一方面基督宗教对海明威的生活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命名、宗教话语及宗教意象的引用等表面层次,而且更深层地表现在人生观和作品主题的形成、对友善仁爱和平的赞美和渴望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精神探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传记学批评方法要求在作家——作品——读者这一文学系统中,站在作品文本本身之外,通过对作家传记材料、生活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解以正确解读作家的作品。其一方面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等,以便弄清作品的意义;另一方面,作品也成为作家生活的线索,以便进一步认识作家,即从作家到作品和从作品到作家两个维度。文章将从作家的经历、人格以及对世界的态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来进一步解读文本以达到对茨威格、R先生、陌生女人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奔跑的传记     
黑鹤的新作<罗杰、阿雅我的狗>可以当作一本传记来读.一部专为名为罗杰和阿雅的两条狗的生平所写的传记.作家用朴素的文字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两条狗成长的经历,记录了一个人与两条狗共同的生活和深厚的情感,将一个人和一条狗在城市奔跑的背影深深印刻在了读者的脑际.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与调研了中国现代作家王鲁彦在厦门期间的生活经历,对现有的鲁彦生平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并非是单纯的语言构架,而是作家情感、经历的高度凝练。本文主要从作家的戏剧创作、时代背景、信仰以及生平这几个角度去探讨萧伯纳的女性观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创作中都离不开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挖掘题材,而这一点在当代美国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中尤显突出。本文对此作了重点论述。同时,简析了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独具一格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8.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老舍的《正红旗下》都是描写旧北京风情和生活面貌的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在小说里有着人们熟悉的老北京的城墙与大街小巷,也有典型的“京油子”腔调.对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先生来说,京味是他的本色;林海音女士也有着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的特殊经历.老北京的点点滴滴影响着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但两者作品里“京味儿”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除了受到作家本身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生活经历的影响外,更多的是老舍这位北京满族作家与林海音这位台湾女作家对表现老北京怎样的风貌,对旧北京抒发怎样的情感和要展现怎样的民族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想法.  相似文献   

19.
端木蕻良的前期小说具有浓重的自传色彩。本文取作家生平经历与作品情节内容相比照,从小说意蕴、结构及形象塑造等方面加以印证,阐明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灵感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熟稔和托尔斯泰的影响,同时对其自传性创作手法的运用得失作了相应的评判。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阅读作家的生平材料时,往往会发现两种类型:一类作家阅历丰富、喜欢探险。他们只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一遍,便是极吸引人的故事.比如海明威:另一类作家则终生局促于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没有半点不寻常的事迹甚或戏剧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