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文庙崇祀位次之图”碑,圆首方趺,通高225厘米,宽83厘米,藏于西安碑林.雍正十三年(1735年)咸宁(今属陕西西安)人孙能宽书、魏振纲镌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刻崇祀位次图,下刻碑志,记载修碑经过,朝廷颁布新厘定从祀位次之事.全文600多字,跨越15年(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十三年),反映了康熙至雍正年间从祀人数、位次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此外,杨虎城将军在陕西执政期间为图书馆事业作出的贡献,无不体现了他对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的忧虑及期望。  相似文献   

3.
清代军机处,是清王朝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立的一个中枢机构。初设时名“军机房”,雍正十年,颁“办理军机”银印,改名“办理军机事务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点。 但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些官私著述不承认它是国家的正式机构(直至嘉庆朝修《会典》时,才将军机处叙入)。笔者参加过军机处遗存档案的整理,拟对这一机构的设立、职掌、性质以及它在清王朝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诸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志钢 《兰台世界》2017,(5):118-120
杨鹏翮,陕西三原人。生卒年不详。据现有资料推断,其生活的年代大致为1737年前后至1782年以后的一段时期。历任长沙县知县(?-约1769)、锦州府广宁县(今锦州市北镇县)知事(?-约1782)。撰有《石棚西崖新修关帝庙记》,乾隆四十六年(1781)旧历八月勒碑于今辽宁医巫闾山大石棚景区。本文考证了杨鹏翮的籍贯、科举经历、仕历,并由其两次职务变化探究了乾隆朝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卢见曾与雅雨堂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捷 《兰台世界》2006,(17):62-64
一、卢见曾生平卢见曾,字抱孙,号雅雨山人,又号澹园,室名雅雨堂,山东德州人。生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卒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人,康熙六十年(1721)中第二甲进士。其父卢道悦,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曾作过陕西陇西、河南偃师县知县,著有《公馀谩草》《、清福堂遗稿》。卢见曾幼时聪慧绝伦,师从王士祯、田雯,学问具有根底。雍正三年(1725)为四川洪雅县知县,雍正九年(1731)任安徽蒙城知县,后任六安知州。雍正十二年(1734)任亳州知州,十三年(1735)升任江南江宁府知府,后调安徽颍州。由于历官有声,乾隆元年(1736)出任两淮盐…  相似文献   

6.
清世宗雍正是清代皇帝中最为勤政的,他自己说白天"延接廷臣,引见官弁",夜间"观览本章,批阅奏折",常常到二鼓三更也不知疲倦,数年如一日.他在<雍正朱批谕旨>的自序中说,所有奏折,都是他"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这些奏折都是有关军国大事,往往连篇累牍,动辄千言,雍正的批示也经常是数百上千言,有时还要与人打笔仗,没有特别旺盛的精力恐怕是无法做到的.最近读到一本好玩的书<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雍正朝)>,发现不仅国家大事要雍正处理,宫廷里任何一件小事,也都要雍正"钦此"一下.  相似文献   

7.
自宋《图经》下迄1988年新《靖安县志》,凡十六修,惟后者专设艺文书目。府志、通志书目皆简略粗率,不能窥一邑文献之全豹。今著录1949年9月以前成书的邑人著述,对旧乘已录者详考其版本存佚、成书原委及各家著录异同,对旧乘遗失漏落者,或据故典往籍,或据官私簿录,究考稽核,所得者计作者109人,著述192种。  相似文献   

8.
《清史稿》卷69《地理志·四川》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潼川二州为府。"同卷《地理志·嘉定府》又载:"顺治初,因明制为直隶州,领县六。康熙十二年升府,以其地置乐山县。"同一卷,对嘉定州(治今四川乐山市)升府的年代记述前后矛盾,一说为"雍正十二年"(1734),一说为"康熙十二年"(1673),相差达61年。读者要问,到底哪个说法正确?清嘉庆十七年(1812)版《乐山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府,仍置县曰乐山。"嘉庆二十一年(1816)版《四川通志》卷4《舆  相似文献   

9.
《奉天通志》(以下简称《奉志》)二百六十卷,七百万字,卷帙浩繁,取材宏富,内容翔实,囊括了上迄虞夏,下迨民初之辽宁史料,实为辽宁地方史料之总汇,是辽宁省唯一的一部较完备、较系统的“通志”。民国十六年(1927年),始议修《奉志》,于沈阳故宫文溯阁东院设馆,  相似文献   

10.
<秦中官报>即后来学界所熟悉的<陕西官报>.目前陕西省档案馆收藏的有1904年至1908年(即清光绪30年至34年)的合订本共五册.……  相似文献   

11.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同仁堂药铺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街路南开设,自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清宫御药,历经八代皇帝,达188年.北京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历代同仁堂人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己任,讲究"仁心仁术"之道,逐步形成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三百多年来,深得海内外顾客信任,使得同仁堂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2.
四、史馆国史实录院 (一) 史馆 1.建置及官属职掌从魏晋至唐初高祖时,秘书省下设有著作局,有著作郎等职掌修国史。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闰十二月,为修《五代史》,设史馆于宫中,初隶门下省,开元二十五年(737)移于中书省。史馆官属: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  相似文献   

13.
办理军机事务处,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中枢机构。关于其成立的准确时间、名称演变等等,官私著述历来众说不一,归纳起来,可按年分为如下四种观点: 1.七年说。清人王昶的《军机处题名记》内称:“先是,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上即位,改名总理处。乾隆三(二之误——引者)年,王大臣请罢之,诏复名军机处。”今人张德泽先生的《军机处及其档案》、《清代国家机关考略》认为,雍正七年六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季士家先生认为军机处的设立经历了军需房、军机房、军机处三个发展阶段,并指出:“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六月初十日(1729年7月5日),当时的名称谓军需房。”南炳文先生认为“军机处设立于雍正七年,可能在二月十八日至五月十日之间。”庄吉发先生的《清代奏折制度》一书,旁证博引,论述军机处设于雍正七年,并考证了军  相似文献   

14.
(接本刊2005年第四期第90页)周易讲义四书讲义○熊铨埴次子。字鼎石,号洁堂。清乾隆三年进士,聘入楚闱同考试官。骈拇枝集[按]同治《府志》、《县志》、光绪《通志》、新《县志》(1989)作《骈拇枝诗集》。此从乾隆《县志》。洁堂文稿○陈泾字岍山,号惕斋。清雍正十年中举,考授知县,聘福建同考官,尚书详节删补四书语录方竹园制艺○舒亮友(1691~1873)遂子。字季嘉,号益斋。清乾隆九年岁贡,选授崇义县训导,署教谕事。聘纂县志。益斋文集[按]《舒氏族谱》(1999)作《益斋集》。○周昆字嵩长,号草窗。工诗,善隶书。集古新编自笑吟集[按]张劼《艺…  相似文献   

15.
王尔烈,辽宁辽阳人,字君武,号瑶峰,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二十三日生于奉天府辽阳州,原籍河南,明末定居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  相似文献   

16.
自雍正三年(1725年)起,清廷以盛京行政积弊之故定期派遣科道官巡察盛京,其后又改派京堂官,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式废止。盛京巡察官初以稽查陪都各机构所行事件之完成情况为基本职任,乾隆十二年(1747年)时乾隆帝重新界定该职官的职司权力,将其自雍正朝时即已模糊存在的延展职权合法化,使之正式成为清廷监临盛京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盛京巡察官以品秩较低的外来官员身份,难以真正介入盛京政务,并易与本地官员龃龉,进退维谷。及至嘉庆后期,盛京巡察官的派遣日益造成盛京本地的供应之烦,其停派亦成为必然。本文梳理盛京巡察官的发展脉络,检视其职掌与权力的演进过程及实际运作,分析其废置的多重原因以及清廷在设废之间的政治考量,并反思这一制度设计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修方志,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编修的方志.新修方志的种类以行政区域划分有总志、通志、地区志、市志、县志等综合志;以内容划分有专志,细分为自然、山川、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子目以及体育志、公路志、气象志、林业志等行业志.我们论述的以综合志为主.据不完全统计,新修方志自建国初至1960年共完成250余种,至1998年修成3000多种,编成6000余种,接近于中国现存旧志的总和(《中国地方志综录》统计有旧方志7413种),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8.
答庄充书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祖父是《通典》的作者杜佑,曾做过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是杜佑第三子,由于早死,没有留下多少遗产,所以到杜牧时,已经变做"孤贫"之家了.直到他二十六岁举进士后,他的生活也并不宽裕.由于家庭负担较重,他一直争取在地方官员中作幕府,以及作州刺史的官,政治上不是很得意的.  相似文献   

19.
(,l、括弧内的数字代表期、页)·清代档案·雍正十二年各地行盐征课翅本(上)(1 .3)燕庆二十年安徽收园教案(下)(1 .10)胡林冀致阎敬铭书信选(上)(1 .26)北洋新军初期武备情形史料(1 .36)创办北洋烟草公司史料(l .42)洁末学政学务章程史料(l .52)刑科给事中张维赤奏章(2 .3)雍正十二年各地行盐征课题本(下)(2 .20)乾隆二十二年南巡史料(2、25)嘉庆年间整顿八旗官学史料(2 .36)胡林其致阎敬铭书信选(下)(2.41)盛宜怀关于中法战争之说帖(2.组8)清末练兵处厘定的游学任职竿章捏(2 .51)黎元洪早期履历.(2 .59)雍正十二年征收杂项税课史料(3.3)熹…  相似文献   

20.
一、周永年生平 周永年(1730-1791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清中叶著名学者,私人藏书家.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山东历城人,其先本为浙江余姚人,自高祖辈始迁之山东历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