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4)知道人耳的构造。 (5)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6)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相似文献   

2.
内容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2.声音的传播间)听到声音的条件:由发声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过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到达人的耳朵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产生听觉.(2)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的温度中的传播速度各不相同,在同一温度时,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臼)回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直接传人人的耳朵的叫原声,遇到障…  相似文献   

4.
知道: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或固体.3.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知道听到声音的条件.5.能说出什么叫回声,知道听清回声的条件.了解:1.乐音三要素.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声现象》学习目标@黄奕评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常中,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以下现象,当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中,迎面快速驶来的汽车在会车的过程中按响喇叭时,你听到的喇叭声是变调的,先是由沉闷变清脆,驶过后又变得较沉闷。在往保温瓶中注水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音调由沉闷逐渐变得尖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利用学过的有关声学的知识,可以解释上述现象。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又是靠介质传播的。人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发生振动的物体振动时形成的声波进入了人耳,引起耳膜的振动,使人耳产生声音的感觉。音调的高低取决于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所谓变调是指物体…  相似文献   

6.
[教案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记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慢,知道液体和固体的传声比气体快。(3)知道耳的主要结构和作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耳的主要结构和作用。难点:声波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考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1.( 2004, 江苏无锡) 敲鼓时, 撒在鼓面上的 纸屑会跳动, 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 将发 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能溅起水花, 且音叉声音 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 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 动, 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 可归纳出: (1)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 的; (2). 分析: 此题考查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知 识,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 发声 也停止; 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答案: 振动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易错原因: 不明白声音的发生过程和决定 声音大小的因素. …  相似文献   

8.
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很多生活中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敲响的锣面,你用手去摸一摸,会有"发麻"的感觉;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时,能明显地看出尺子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我们称之为介质.声音产生后,可以以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传播到接收处.  相似文献   

9.
声现象     
考测点导航本章内容要求我们知道声音的产生及传播,了解声音的三要素及噪声的危害与控制,重点是要搞清楚声音是由振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物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理解回声现象及有关计算是本章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1.人听到声音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不同,不能混淆。发声只需要发声体的振动,而听到声音首先要满足发声体振动,而且必须是每秒振动20次~20000次,其次一定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再次是有正常良好的接收声音的器官(人耳),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人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