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引入活动谈话引入:在四年级学习《太阳》一课的时候,我发现班上有很多同学对太阳特别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索有关太阳的秘密,好吗?(板书课题)下面请同学们跟随宇航员到宇宙空间去看一看太阳吧。【课件演示】图文并茂的有关太阳的介绍。(配合音乐和解说词)【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习兴趣,为新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二、探究活动1.请每个研究小组先讨论一下,你们组在这节课最想探索有关太阳的哪些秘密?2.小组讨论。(各组将想探究的问题填写在“探索报告表”上)3.学生分组汇报想探索的…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课《我们的画》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课文插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正在准备画展。他们有的在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了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1.我们小朋友既聪明又能干,能说说你有哪些本领吗?请用上“我会……”说。(生答:我会唱歌,我会跳舞,我会画画……)2.这节课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画画本领,好吗?3.齐读课题:《我们的画》。二、活动:小小解说员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自己漂…  相似文献   

3.
时下,由于有些语文教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只追求形式,课堂上安排了过多的非语文活动,花拳绣腿。学科资源的随意整合就是其中的一种。如一老师在上《太阳》一课,让学生把《自然》和《社会书》带来,有的学生还把厚厚的《十什么》摆在了课桌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们旁征博引,把有关太阳的知识解说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自然第一册《太阳和影子》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正午的太阳影子最短,影子指向正北方。《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要求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5.
《太阳》一课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讲述了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关系。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结构关系教学,使学生不仅领会本课的训练重点,还掌握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深  相似文献   

6.
一、续编故事,培养想象能力有的文章结尾,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去推测有可能产生的新结局。如,《小摄影师》结尾写道:“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学生就此续编故事。有的说:小男孩没赶上电车,自己从家一直走到高尔基住的地方,所以晚到了一会儿。有的说:小男孩回到家时太晚了,他妈妈不放心,不让他去,所以小男孩没有来。二、利用插图,培养想象能力如,学生在观察《艰苦的岁月》一课的插图时,依次观察了老红军吹笛子的动作,老红军和小红军的衣着和枪支,还有两位红军战士的神态。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7.
每次布置作业,总能听到学生小声嘀咕:“唉,又是写、背。”“又得干一两个小时!”可对于课后练习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一般都自愿完成。想到自愿,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呢?学完《小狮子爱尔莎》一课,我问学生:“学完这一课,你们想做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一定要找这本书看一看。”有的说:“我养过小猫,我想把养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一位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说:“我想把课文中感人的句子摘抄下来,写作文时用得着。”两个同桌的调皮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我们悄悄商量过了,下课找几…  相似文献   

8.
李桦 《学子》2013,(8):61-61
一、从题目入手,想象音乐表达在欣赏课开始之初,我会提前进行音乐题目的引导,让小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想象一下音乐的主题表达。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教材中的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中,我首先出示一副插图让学生猜测:这首欣赏曲将会向我们展示什么?学生们非常兴奋,都乐意回答,有的说是暴风雨,有的说是舞曲。我继续问:猜猜看,作曲者将会用什么样的器乐来  相似文献   

9.
一、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新”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开展想象和幻想。在作文教学中,利用简单的图及图形组合。使学生从形及物,从物及事,从事及理,逐层地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例如,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你能得到什么事物?学生们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块花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台收音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块麦田,使它有了生命;有的把它想像成一个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竞争的场景……我又画“…”线,学生说“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有的学生说我看见…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边被巨浪打入海底,  相似文献   

10.
一、说影子1.自由说说影子。如 :有太阳的地方就会有影子 ;影子会变长变短 ;影子会跟着人走……2.看图说影子。出示课件 :你们看 ,太阳出来 ,小明的影子也就出来了。(1)看图认识生字“前、后”(“前、后”两字分别在小明的前后出现 ,以便学生理解方位)。拼一拼 ,读一读 ,想个办法记一记。(2)用上“前、后”说说影子和太阳的关系。(3)在小明的左右出现“左、右”两字 ,用上“左、右”说说影子和太阳的关系。3.同学们说得真好 ,老师也想来说说影子 ,请你仔细听听 ,老师哪里说得好。(师背诵课文《影子》)二、读《影子》1.…  相似文献   

11.
时下,由于有些语文教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只追求形式,课堂上安排了过多的非语文活动,花拳绣腿。学科资源的随意整合就是其中的一种。如一老师在上《太阳》一课,让学生把《自然》和《社会书》带来,有的学生还把厚厚的《十万个为什么》摆在了课桌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们旁征博引,把有关太阳的知识解说得淋漓尽致。在列举一些数字时,有的学生还把数学知识用上了。结果拓展的资料太多,学生迷失在大量的信息中,语文课上成了常识课。凡此种种,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语文课改仿佛成了一个筐,大量的非语文活动都被装了进去。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2.
《太阳》一篇讲述太阳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常识性课文。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以及本单元训练重点,教学中应着重教会学生掌握下列学习方法:1.在初步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后,让学生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王平勇 《科学课》2014,(5):76-78
《昼夜交替》是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上的一天》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如果以原来的课型划分,应该属于“逻辑推理课”。教材首先提出为什么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会不断交替呢?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教师汇集学生提出的多种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方式,然后给学生提供火柴、蜡烛和小地球仪,模拟验证每一种运动方式是否能让“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当学生实验完毕,发现这些运动方式都能产生昼夜交替后,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可能性最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分析得出昼夜交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奇思妙想,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如何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呢?笔者认为鼓励质疑、引导探究、丰富想象,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现以《太阳》一课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谈些看法。【案例】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然后汇报学习情况: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学生有的找好朋友一起学习,有的按学习小组学习,有的自己边读边画……)生:我通过认真地读课文,知道这段讲太阳很热。师:太…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第一册12课《太阳和影子》,是属于技术训练课,应该是要学生对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有个明确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我采用了以练为主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一、课堂教学 (1)课前准备上课前两天通知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组织他们充分预习课文,首先让他们读懂课文中的内容,反复思考课文中主要说明了什么?每段的内容是什  相似文献   

16.
朱华贤 《师道》2005,(9):43-44
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分析完课内容之后,她说:“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学生们有的木然,有的互相看看,有的埋头不语,无一人举手。见无人响应,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停了一会儿,一个平时很爱举手的虎头虎脑的男生终于站了起来问:“老师,课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义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相似文献   

17.
一、热热闹闹“玩”蚯蚓教学《蚯蚓》一课,课前我布置学生每人自带2~3条蚯蚓。上课开始我便宣布:这节课自己玩蚯蚓!于是,用铅笔拨弄的有,用放大镜细照的有,用小刀将其碎尸万段的有,将蚯蚓开膛破肚的也有。有的把蚯蚓放入水杯让它游泳,有的将蚯蚓浑身沾满灰尘看其挣扎,有的看蚯蚓钻泥块,有的开展蚯蚓爬行比赛……学生的玩法五花八门,学生的兴致异常高涨。二十五分钟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地举手急欲一吐为快。在学生的汇报发言中,预定的教学目标一一达成,学生不仅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吃…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做一回主持人,让学生来讲,会给课堂注入一种新鲜感,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自主。在教学《太阳》一课,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对同学们说:“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太阳的认识,要大胆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要拘束。”立刻有的学生说太阳给地球带来了生命,带来了光明;有的说太阳是无私的,把光芒奉献给人类。我站在讲台一侧,边认真听边不住点头称是。这时班里素有“与众不同提问者”之称的田俞说:“夏天太阳放出强烈的光芒,烤得大地…  相似文献   

19.
读了《穷人》,有的学生问:“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和她的丈夫能养活她们吗?她的好心能办成好事吗?”读了《太阳》知道太阳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有的同学说:“太阳那么好,为什么妈妈还要擦‘防晒霜’?”……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20.
张渊 《内蒙古教育》2002,(10):37-37
一、重视“学会做人”学习新知时,注意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成为思想者、发现者,并为他们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在学习完《我的战友邱少云》之后,我问学生:“对于课中的人物表现,你们有什么感想?”大多数同学都对邱少云赞不绝口,有的说他意志坚强,有的说他有集体观念,有的说他有极强的纪律性,有的说他是一名伟大的战士。这些说法各具见地,我很满意,觉得这堂课有很大的收获。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中的‘我’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我和同学们都很惊奇。他接着说:“‘我’和邱少云是战友,我眼睁睁地看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