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NJOY网式足球 米卢真是个超级老顽童,虽然已经快60了,但是他的精力体力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很多时候米卢显得比20多岁、30出头的国脚们显得活泼得多。这就是米卢自己倡导的“享受足球”,米卢对足球的享用,远远超过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他的中国弟子们。 把足球作为享受的一个标志就是从足球和网球的结合中产生了所谓米卢特色的“网式足球”,没人能考证这是不是米卢的发明,估计不会是米卢的专利,但是米卢把他带进了中国国家队。网式足球里,足球由激烈的对抗运动转变为不那么激烈的隔网对峙,由多人的集体项目转变为两个人或四个人的对抗。网式足球因为需要的体力、强度、人员和场地的减少和缩小,  相似文献   

2.
日前米卢来到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游览江南美景,适逢国际旅游小姐大赛也正在这里举行,米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佳丽们合影留念,同时米卢的心也记挂着中国足球。曾带领中国国家队历史性地冲进世界杯的神奇教练米卢想挂帅中国国奥,除了塞尔维亚和墨西哥,米卢已经把中国视为他的第三个故乡。离2008年北京奥运的时间在不断缩短,米卢感受到了中国足球的“一切以2008奥运为重心”的足球  相似文献   

3.
卡卡 《网球》2010,(1):142-143
作为中国曾经最红,也最牛B的教练,米卢除了把中国足球第一次带进世界杯.还带来了“快乐足球”的理念。当然,米卢不是让球员们在场上一边跑,一边咧着大嘴傻笑,最能体现他这一理念的是”网式足球”。  相似文献   

4.
感受米卢的 “享受足球、快乐足球” 米卢最初踏上中国足坛的时候,带给中国足球的并下是该如何去踢球、如何去提高技战术,而是他的足球理念“享受足球、快乐足球”,这些和以往来执教中国队的各个洋教头有很大不同,他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足坛引起了不小轰动,同时也引来了不少的困惑和质疑,在国家队处于低迷状态的时候,米卢这一观念也遭到了许多人的抨击,但恰恰是米卢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5.
米卢离开中国的5个理由 1.中国队基本没有可能在世界杯上冲入第二轮 中国队出线后面临的问题就是世界杯的比赛。以亚洲球队在世界杯上表现,以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平,中国得以参加世界杯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要想在世界杯上有出色表现几乎是痴人说梦。米卢的金字招牌是多次带领弱小球队从世界杯决赛的小组赛中出线,如果中国队这种可能几乎没有,米卢干吗要砸自己的金字招牌呢,他可以再挑另外一支球队去重现自己的神奇。 2.米卢不想以失利来结束中国队的执教生涯  相似文献   

6.
读完女记者李响的《零距离:李响与米卢的心灵对话》一书,我对米卢的“快乐足球” 似乎理解得更深些了。 米卢的“快乐足球”其实跟中国古代传统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7.
7月28日的北京,淫雨霏霏。这一天,陪伴中国足球两年零六个月的快乐老人博拉·米卢蒂诺维奇离开了中国。歌词唱道“分手总要在雨天”,而米卢和雨的组合恰好迎合了中国人的离愁别绪。 然而,中国足球并不能总是停留在快乐与伤感的回忆中。米卢的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在世界杯的大背景下,假如没有米卢,中国足球会怎样?  相似文献   

8.
米卢,这个南斯拉夫的老“游击队长”以其神奇的经历,特别是对中国足球队的神奇改造,给中国足球界上了生动的一课。米卢的神奇,并不在于一场乃至数场比赛的胜利,也不在于他把中国足球带进了世界杯决赛圈,而在于他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一种新的理念——快乐足球。中国足球的落后首先在于理念的落后,在于自我封闭在一个固有的圈子里,陈陈相因,师徒相授,老套子,老办法,老规矩,中国足球的包袱太沉重。背着四十多年累积的包袱去冲  相似文献   

9.
足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一种激情,是我们的所爱。谁不希望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呢。然而,国内许多对米卢的赞美之言却让人感到肉麻:“拯救中国足球的救世主”、“执导绿茵奥斯卡的大导演”之类的,与赛前“倒米派”所说的“国际骗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媒体记者“正手为贼,反手为仁”的新闻炒作,着实让人感到“像雾像雨又像风”。赢球就是教练水平高,输球就是“绿茵超级骗子”,这种舆论氛围对米卢执掌国足会带来何种影响?也难怪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所言:媒体要帮  相似文献   

10.
怎样评价米卢的功过?这是打输了世界杯的中国足球最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当然,我们所说的总结是民间没有任何贴金需要的自发行为,不是足协会议室里为了定位而定位的“非常满意”,因为按照那个标准,我们实在找不出来怎样的结果才是“很不满意”。十强赛刚刚胜利时,球迷对米卢是一千个拥护,一万个支持,那时候,谁敢说米卢一个“不”字,那就是别有用心,所以有些球迷肉麻地把米卢称作“教父”,而没有人予以驳斥。这种“教父论”最后的登峰造极就是沈阳的铜像,五里河雕了一群,绿岛又做了一堆,米卢永远是其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1.机会主义者米卢 机会主义没什么不好,只要达到目的就好。相反,米卢著名的机会主义也许是中国队在目前整体水平太低情况下的一个很有用的招数呢,如果按部就班,那就得先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而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不足以支持中国队冲出亚洲,这种情况下,依靠一些机会主义也不失为办法,谁让咱的水平低呢?还是不要对米卢失去信心,看看他用什么样的怪招来帮一帮中国队吧。2.稳步形成中的“米家军”战术特色 大家都知道,米卢的战术思想的讲究技术,讲究控球,地面传接,米卢崇拜的是法国式攻守平衡、技术细腻的欧洲拉丁派,从这…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一个漂亮的大都市 上海,米卢的足球大集。 在“卖掉”了泰国和伊拉克之后,米卢像所有的小贩一样,兴高彩烈.手舞足蹈,尽管 当那个在黎巴嫩是悬乎乎地进行的亚洲杯一天天的逼近之际。米卢的足球大集是 不知为什么.站在场边观看米卢反他的手下在上海大集上的“买与卖”心情总觉得舒展不起来,尽管米卢的手中终于有了一座看上去设计得呆头呆脑的奖杯。 在那个“四国邀请赛”结束的当晚.同行们见面说得最多的、句话就是。“今儿写什么”。就像一个家庭主妇在问:“今儿吃什么?”透着对“日子”的无奈与烦躁。 可日子还得过呀,就像…  相似文献   

13.
最近,冲击世界杯的中国男足国家队备战正紧。那一边依附着足球讨生活的媒体也打得热闹。其中最著名的一战就是《体坛周报》以“三个月一百六十万”的重金将对头《足球》报社专盯米卢且颇有成效的金牌女记者成功策反。这一下釜底抽薪打得《足球》报着实不善。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亦有勇妇。三个月一百六十万的身价,非但在中国传媒界可以稳挂头牌,在世界媒体范围内大概也数得着了。什么人啊就值那么大价钱!不就是能跟米卢身边蹭出点所谓的“独家新闻”来吗。既然各种各样的假新闻一样可以使自家的报纸销量飞升,使记者一夜  相似文献   

14.
李明 《新疆体育》2001,(6):16-17
一场足球的竞赛,成败的核心是中场组织,中国的男子足球几年来没有一个成熟全面的中场组织者,米卢教练几次选拨足球队员,但合格的中场人员均不竟人意。  相似文献   

15.
永不停歇的米卢 十强赛中国队提前出线,完成了几代人的夙愿,圆了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想,其中主教练米卢应记头功,虽然还是有一些人提出这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的必然结果,米卢一是赶上了好时候,二是运气太好。在中国足协全力支持下,中国男足在十强赛上的对手相对来讲都比较弱,米卢带领的国家队中主力队员几乎与上届十强赛一模一样,但他却使中国队提前轻松出线,这足以证明了被称为神奇教练的他果然名不虚传,这也说明了足球是一项综合了技术、心理、团队精  相似文献   

16.
自阿里·汉来华履新后,我们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无论是阿里麾下的国足众将士,还是整天追随国足身边采访的诸家媒体足记,对阿里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夸你没商量”。而且言谈话语字里行间还大多与其前任米卢做一番比较,几乎米卢的所有短处恰恰就是阿里先生的长处——阿里的严肃比米卢的活泼要好、阿里的“计划性”比米卢的“随意性”要好、阿里的“残酷足球”比米卢的“快乐足球”要好,甚至同样作为游戏,阿里的“头球游戏”也比米卢的“网式足球”要好,米卢在华期间,面对新闻媒介重男轻女的方式是其最遭媒体老记强烈愤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攻敌之心、励己之气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心理战思想,米卢有意或无意之中将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心理战思想与现代足球的实战经验相结合,使中国足球取得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米卢在足球比赛中运用的心理战策略,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即:进攻性的心理战策略和防御性的心理战策  相似文献   

18.
米卢打开了那把锁米卢一个机敏精明的人幽默的后面是他创造的奇迹用足球的生命打造钥匙去开一把难以开启的锁中国足球早想冲出亚洲  相似文献   

19.
该谁走开     
网评、报评、电视评……米卢正在遭受着被中国的媒体无数 次地咀嚼,这也许是他平生第一次遭遇到的。 即使是再资深的记者,对足球的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因此我们只能对米卢和他的中国之队发表一些仅代表个人观点的评论,而没有资格把自己伪装成足球专家来冲着米卢指手画脚。我们对技战术的领悟,也许还不如足球学校里的孩子。 毕竟米卢是一位有这丰富执教经验的教练,他也曾拥有过辉煌的战绩。“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应该只是一句教育孩子的空话,有时候成年人也应该温习一下中国人谦虚的美德。 给米卢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喘口气吧!该…  相似文献   

20.
一日,和中国足球队领队李晓光一块聊天,本来是闲聊,但是不知为何话题很快就转移到了中国队教练米卢身上。 中国足球这样浮躁的心理现象,叶米卢影响大不大? 不大。他有自己做事做人的原则,比如对韩国这场比赛.尽管外界嚷得特别厉害,赛前非要让米卢说一定要打败韩国这样的话,但是米卢坚持自己的观点,中国队的目标是世界破烂怀出线,而不是赢一场时韩国队的比赛。 我相信他也特别想打败韩国,但为什么不愿意符合新闻界和球迷的心理说说打败韩国的话呢? 打败韩国说明什么?就是一场普通的国际双边比赛,而米卢来中国执教的目标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