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猩猩麦克开了个木器加工厂,请小猴豆豆去做工。一天早上,老猩猩麦克笑眯眯地对小猴豆豆说:“这里有50块圆形板材,每块直径都是8分米。请你把这些板材锯成半圆形(如图所示),再把这些半圆形板材周围都镶上铁皮。加工费每分米1角。”小猴豆豆照麦克猩猩的要求完成了任务。结算工钱时,老猩猩麦克一边算账一边说:“小猴,这些板材的周长是:3.14×8×50=1256(分米),加工费应是:0.1×1256=125.6(元),不算少吧!”说罢,把钱付给了小猴豆豆。小猴豆豆接过钱,收拾工具,高高兴兴回家去了。小猴豆豆进了家门,把钱交给了爸爸,还把老猩猩麦克算账的经过说…  相似文献   

2.
先给大家讲个有趣的小故事.有3个大学生结伴出去旅行,傍晚到一家旅馆住宿,老板向每人收了10元钱.后来老板想了想,学生出门在外不容易,便叫伙计给大学生退回5元钱.伙计去送钱,心想,5元钱给3个人又不好分,不如退给大学生每人1元,自己就留下2元.送完钱后伙计又想了想,3个大学生每人实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播放课件,镜头一:小红到商店买了一些学习用具:中性笔、米尺、一副三角板等,老板说一共要9元钱。镜头停在小红正拿钱的画面上。)师:你们猜小红可能会怎样付钱呢?生:我想小红可能拿一个5元、两个2元,正好9元钱给老板。生:我想小红可能拿10元钱给老板,然后老板再找她1元钱。师:为什么又找她1元钱呢?生:因为她拿10元钱给老板,只买了9元钱的东西,就等于多给了1元,所以老板要找给小红1元钱。生:我想小红可能给老板20元钱,然后老板找给她11元。因为给老板20元,比9元多给了11元,所以老板要找给她11元。(镜头二:星期天,军军和爸爸到新华书店…  相似文献   

4.
3个人去投宿,住一晚需交住宿费30元。于是他们每人掏了10元钱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钱就够了,他拿出5元钱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钱,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3个人,每人分到1元钱。这样,每人开始掏了10元钱,现在又退回了1元钱,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9=27元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1元钱哪去了?大学生算不对的小学数学题  相似文献   

5.
挖树苗     
1山羊豆豆在猩xīng猩克克的农场打工,每天起早贪tān黑干很多活。2年终zhōng时,克克叫来豆豆,对他说:“我果园里一共有49棵树苗,给我留liú下5行,每行4棵,其余yú的,你就挖wā去当工钱吧!”3晚上,豆豆把头蒙méng在被子里使劲儿想:“一定要想办法多挖一些,治zhì治4豆豆有了好办法。第二天,他喊来灰huī熊xióng力力帮忙,把属shǔ于自己的那份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左边的图,想一想:山羊豆豆给猩猩克克留下了哪几棵树苗呢?请把它们圈出来。答案本期找傍bàng晚,豆豆让克克来点数。克克见果园里的树苗只剩shèng下10棵了,便biàn气急jí败bài坏…  相似文献   

6.
甲、乙两个同学去新华书店,且都看中了同一本书。一掏口袋,两人才发现钱都不够,算了算甲还差1元2角9分,乙还差1分。于是两个人将钱合起来打算先买1本,一看钱正好合适。请问书价多少?两个同学每人身上各带了多少钱?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如果补上两人所差的钱1元2角9分+1分=1元3角,那么他们恰好可买两本书,而现在他们手中的钱却正好可买1本书,可见书价是1元3角,甲同学有1分钱,乙同学有1元2角9分钱。筌变未知为已知@彭相萍  相似文献   

7.
请你阅读没人理的2分钱文/刘盈我是一枚2分钱的硬币。我原本住在一个偏僻山村的老农家里。在那里,老农对我特别珍惜,几乎每天都用湿布替我擦拭身子,然后把我放到他的枕边,不要以为我很寂寞,在那儿不光有我,还有1分、5分、1角、5角等光溜溜的伙伴们。可好景不长,老农病倒了,他的儿子为了让自己的父亲早日康复,不得不动用了他枕边的“钱”——我们这些光溜溜的伙伴们。后来,我模模糊糊记得自己进了一家超市,还记得有一个很富有的中年人买了很多东西,付完钱后,服务员把我找给了他,可就在他伸手接我的时候,我掉在了地上,他低头看了看,说:“2分钱…  相似文献   

8.
某百货公司要聘请一位总经理,招聘方给三位候选者放了这样一段录像:上午9时30分,一家百货商场进来一位高个小伙子,他掏出100元买了一支3元钱的牙膏。上午10时整,又进来一位矮个小伙子买牙膏,他掏出10元钱递给售货员,找钱时,他却说自己给的是张百元票,双方起了争执。商场总经理走来询问,小伙子提高嗓门说:“我想起来了,我的纸币上有2、8、8、8四个数字。”  相似文献   

9.
1、可可坚持不肯学偷,“老板”夫妇见打也没用,只得叫可可为他们做饭、洗衣服。 3、“老板”整天在外屋呆着,可可没有机会逃回上海。郧7、有一次,可可仍不肯学偷,“老板”夫妇一连饿了他5天,每天只给他一小瓶水喝。吃的,8、那3个少年偷偷地给可可送点 可可才没有被饿死。少 10、6月6日上午,逃跑的机会终于来了。“老板”当天喝了许多酒,睡得像死猪一样。川鹭豁墉 9、可可假装被饿得奄奄一息,躺在屋里一动不动,实际上,他一直在等待着逃出牢笼的机会。 11、可可趁“老板娘”出去买菜的时候,带着5个月来自己偷偷积攒下的5元钱,逃出了那家旅馆。…  相似文献   

10.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育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电脑播放小朋友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情景,然后定格在豆豆和售货员付钱找钱的画面上)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3,(10):49-49
1个大西瓜VS.3个小西瓜 去年夏天某日,一个卖西瓜的人在不停地叫喊着:“1个大西瓜10元钱,买3个小的也是10元钱。”这时过来一位细心的顾客。他拿了两种西瓜,目测大西瓜直径约8寸,小西瓜直径约5寸。可是他也犯了难,到底买哪种更合算呢?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位失业的滑稽剧演员逛动物园,逛着逛着勾起了挣钱的念头。就像在街头也能卖艺一样,他表演开了,不大一会儿便吸引了许多游客。动物园主人赶来捉住他,把他拖进办公室。他以为大祸临头了,其实不然。动物园老板向这位滑稽剧演员解释说,这个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就是一只黑猩猩,但它昨天突然死了。老板担心门票会急剧减少,因而他愿意给这位演员提供一个工作机会,穿上用猩猩皮缝制的伪装,假扮猩猩,直到他们弄到一头真猩猩来代替他。滑稽剧演员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一份工作。于是,第二天上午,在游客们进园之前,这位演员穿上兽皮,…  相似文献   

13.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1.小明带100元钱去买一件75元的东西,但老板却只找了5元钱给他,为什么?2.三个人共撑一把伞在街上行走,却没有淋湿,为什么?(答案在本期找)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3,(19):49
1个大西瓜vs.3个小西瓜去年夏天某日,一个卖西瓜的人在不停地叫喊着:"1个大西瓜10元钱,买3个小的也是10元钱。"这时过来一位细心的顾客,他拿了两种西瓜,目测大西瓜直径约8寸,小西瓜直径约5寸。可是他也犯了难,到底买哪种更合算呢?让我们来帮帮他吧!首先,我们从体积上来比一比,球的体积公式是4/3πr3,或1/6πD3。r是半径,D是直径。  相似文献   

15.
海风 《高中生》2012,(22):29
法庭里正在审判一桩绑架案。被告是一个30多岁的民工,他绑架了一个6岁的男孩。民工绑架的是他的老板的儿子。原因是他在老板那里干了8个月,却没有拿到一分钱。他几次求老板先预支点儿钱,哪怕几百元也行。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一天也离不开药。  相似文献   

16.
脸上的表情     
在瑞士埃尔德集团公司门口,有一位9岁的小鞋匠。一天,公司总裁查菲尔面对公司所有的业务代表,把小鞋匠叫到跟前,请他擦鞋,并与小鞋匠聊了起来。“你擦鞋一次赚多少钱?”查菲尔问。“擦一次5分钱。”小鞋匠高兴地回答。“在你来之前是谁在这里擦鞋?他为什么离开?”“是一位叫北尔斯的男孩,他已经17岁了。我听说,他是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活而离开的。”“那你擦鞋一次只赚5分钱,有办法维持生活吗?”“可以的,先生。我每个星期给我妈妈10元钱,存5元钱到银行,再留下2元的零花钱。我想再干一年,就可以用银行里的钱买辆脚踏车了。”小男孩一边卖力…  相似文献   

17.
某百货公司要聘请一位总经理,招聘方给三位候选者放了这样一段录像:上午9时30分,一家百货商场进来一位高个小伙子,他掏出100元买了一支3元钱的牙膏。上午10时整,又进来一位矮个小伙子买牙膏,他掏出10元钱递给售货员,找钱时,他却说自己给的是张百元票。双方起了争执。商场总经理走来询问,小伙子提高嗓门说:“我想起来了,我的纸币上有2、8、8、8四个数字。”售货员在收银柜中寻找,果真找到了这样一张百元票。录像结束。问题是:明知对方在欺诈,假如您是总经理,该如何应付? 这场情景面试旨在考察候选者的三层素质:洞察力——对  相似文献   

18.
思维的品质有好坏之分,人品的优劣往往与思维的品质有直接的关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这些都是思维的好品质。思维的好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习得而形成的。一位自以为是智者的人想戏弄一下酒店的老板,对他说:"老板,我给你打四天工,每天的工钱不要多,第一天5分钱,以后每天的工钱是前一天的平方,好吗?"没有想到老板一口答应下来。智者非常高兴,盘算着用分作单位,四天后他可以领到5+52+252+6252的工钱了。谁知四天后,老板给他一角钱:"这是给你的工钱,不用找了。"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翻阅卢周来的《穷人经济学》一书,看到了作者对这个专业术语的解释:边际效用,就是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1元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一个倚门托钵的乞丐,你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100个单位(假设心理满足程度可以这样量化);而一个亿万富翁,你多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翻阅卢周来的《穷人经济学》一书,看到了作对这个专业术语的解释:边际效用.就是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1元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一个倚门托钵的乞丐,你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100个单位(假设心理满足程度可以这样量化);而一个亿万富翁,你多给他1元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