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中生》2015,(7)
有个叫王喜财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富家子弟,从小父母就对其极尽溺爱.王喜财的父母相继辞世后,就只剩下了王喜财一个人.面对着父母留给他的万贯家财,他是没有任何能力管理好的.没人在他身边约束他了,他就开始挥霍、豪赌.没过多久,王喜财就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输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2.
他生下来就是个瞎子,开始母亲还抱着能治好的希望,把他留了下来.可是当医生说需要花五万元钱,而且还没把握治好时,父母彻底绝望了.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健康的儿子,于是他被丢在了一个陌生城市的火车站. 那时他才六岁,又是冬天,母亲把最厚的棉衣穿在他身上,他还是感到冷.他开始哭,"哇哇哇"地大哭,惊动了许多人.他听到身边有好多人在说话,他听不懂说什么,就一个劲地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没来,爸爸也没来,这时他已经知道爸爸妈妈嫌他是一个瞎子,不要他了.后来,有一双粗糙的大手拉起他冰凉的小手,一直拉着他走进了一个温暖的地方.这个人说:"这是我的家,以后也是你的家."  相似文献   

3.
去年春节,我拜访了我以前学校的一位老校长.老校长已经退休了,现在主要的任务是辅导他读初二的孙子.他的孙子叫张然,他初一时,我给他们班上过英语.他读初二时我考上了研究生,他也因此转学到了县城里最好的一所中学.一进门,老校长就向我诉苦了,说他孙子的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他最喜欢的英语也只考了80多分.  相似文献   

4.
情景再现 每接手一个班级,我一定会告诉学生们:我喜欢每一个人并信任你们,哪怕你们有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直到遇见了小L——一个任性的男孩. 镜头一:小L的手臂在轮滑比赛时擦破了一点皮,隐隐作痛,但不影响书写.下课时间,同桌不小心碰到了他的伤口,他当即表示疼痛难忍,甚至哭泣起来.正巧,他的母亲赶来学校送润喉片,他就要求母亲带他回去,母亲拒绝了他.然后,他开始冲母亲低吼,言语中满是怨气.纠结了半个小时,母亲还是没有拗过他,带他回家了.  相似文献   

5.
之前,我并不看好他.他太虚夸,而且带着"80后"的那种放浪,何况,他辜负了我喜欢的一个女子. 可是那天,他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6.
他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他母亲便因病去世.是祖母带大他的.因为经济拮据,他搬了三次家,换了三个学校,也因为此,每次考试,他都和倒数有缘,同学们部笑他是个白痴,他感到很自卑.  相似文献   

7.
毕希纳的戏剧《沃伊采克》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社会剧,剧中人物沃伊采克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好他和未婚妻玛丽的生活.为了摆脱物质上的贫乏,他做过士兵,理发师,甚至做医生做实验品;这些工作让他的精神也十分痛苦,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他受到上尉的嘲笑和医生的侮辱,这些他都忍受了.可是他的一切努力最后换来的却是未婚妻玛丽对他的背叛.他对生活彻底绝望了,他最后杀掉了玛丽.毕希纳通过沃伊采克的悲剧,揭露了悲剧产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表达了他作品的社会批判主题.  相似文献   

8.
时遂营 《班主任》2005,(9):26-27
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一位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感想.总统微笑着没有回答,拿起一块三明治,很客气地请记者吃.记者受宠若惊,十分愉快地吃了下去.罗斯福继续微笑着,又请他吃第二块.他肚子已经饱了,但盛情难却,又吃了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实在吃不下了,但还是勉强吃了下去.没想到,罗斯福在他吃完之后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啼笑皆非,他已经有要呕吐的感觉了.罗斯福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的感想了,因为你自己已经感觉到了."  相似文献   

9.
1.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一个名为斯特拉特福德的小镇上. 2.他的父亲名叫约翰·莎士比亚. 3.他的母亲名叫玛丽·阿尔丁. 4.他有七个兄妹. 5.他也被称为“吟游诗人”. 6.他是英国的“民族诗人”. 7.他一生中创作了38部剧本和154首十四行诗. 8.他年仅18岁时就结婚了. 9.妻子名叫安妮·海瑟薇. 10.安妮·海瑟薇比莎士比亚大8岁,结婚的时候她26岁.  相似文献   

10.
嗨,迈克     
迈克得了一种罕见的病。他的脖子僵直.身体僵硬.肌肉一点一点地萎缩.他的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保持一种固定且怪异的姿势。他只有14岁.14岁的迈克认为自己迎来了老年.不仅因为他僵硬不便的身体.还因为.他的玩伴们.突然对他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1.
贾至诗风清丽典雅,其诗歌创作在对仗艺术的积极探索、押韵艺术的不同凡响、用典艺术的灵活多样、炼字艺术的生动传神等四个方面均有出色的艺术表现,在唐诗诸家之中,亦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与理,在抚慰他的忧虑苦闷上获得一致,并进而统一在一起。景与理都是谢灵运用来消忧的工具,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与玄言诗中的景色描写有很大的不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学习当时的山水之作,而不是玄言诗中的山水描写。  相似文献   

13.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著名的诗人兼译家。在翻译外国诗歌的过程中,他积极地吸取外国诗歌的营养,将其用之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从而促进了新诗的发展。刘半农对其译诗主题的借鉴是其译诗对其作诗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所创作的一些抒情诗、叙事诗等诗歌中都可以读到外国诗歌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昌耀是一位从西部高原走出来的卓尔不群的当代大诗人,他用一系列颂扬西部高原的诗歌堆垒了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用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与悲辛的生命体验化育了一篇篇不朽的壮丽诗篇.他将生命之血注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得生命与诗歌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他诗歌中独特的多重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5.
昌耀是一位从西部高原走出来的卓尔不群的当代大诗人,他用一系列颂扬西部高原的诗歌堆垒了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用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与悲辛的生命体验化育了一篇篇不朽的壮丽诗篇.他将生命之血注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得生命与诗歌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他诗歌中独特的多重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和委婉含蓄的宫怨诗,而且还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一生坎坷,忧伤感是其送别诗的基本格调.王昌龄的送别诗多方面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他的忧伤之情、真挚友情、高洁情操、归隐之情和诗人奋发向上的壮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以他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力,从而成为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悼亡诗叙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悼亡诗史的背景下,阐述李商隐悼亡诗的独特价值。李商隐的人生际遇、个人气质与其悼亡诗有密切关系,而“生为死祭”的凭吊与生言死事的语言确实是人生哲学和处世姿态的体现。本文试就李商隐际遇、气质与他悼亡诗的关系,以及诗中深沉的身世之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慎中的诗歌存世达1200多首,深入认识其诗歌创作,对全面理解和评价作家有重要意义。王慎中总是借诗倾吐胸中块垒,其诗歌世界就是他的情感世界。他以诗言情,尤其集中在个人为宦之情、友情亲情、家国关注之情及佛禅寄托之情方面,而这几方面的情感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因此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时代的风云际变中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与谢氏家族风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氏家族深为社会的旷达、清谈之风熏染而好自然,诗涉玄理且描摹山水。谢灵运的名士风流是他家族风习的沿袭,其山水诗的声誉为谢氏诗人之冠,在当时诗坛上的成就并不等同于山水诗的开创者;他在山水诗创作中的性之所适与思之所适的结合,导致人们对他状山水有佳句而无佳篇的批评,但这正是他山水诗的特征及其未能拓展纯净山水诗境界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形象不只是忧愤深广,也有喜悦的一面.杜诗言喜者,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为国而喜;为民而喜;因家人而喜;因友人而喜;因生活而喜.杜甫的"言喜诗"常常是悲喜交集,喜忧参半,反映出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