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城镇和乡村小学,学生的课堂“坐姿”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近日来,笔者有机会对县内外近50多所小学的百余个教学班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许多班级忽视了学生的“坐”,部分班级虽重视“坐姿”,但强调得不够,对坐时手脚的放置也不提出适当的要求,因此,课堂上的“坐相”千姿百态,初步统计如下:从以上统计可知,接近半数学生或者坐姿不端,或者身子歪斜,手脚乱放。这种状况,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多有不利。首先,不利于学生生理的正常发育。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骨骼软,尚未“定型”,长骨、短骨、扁骨都在不同程度地生长发育。如果长期腰背…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最多、最深,而QQ乐园进一步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造班级文化,形成班级合力,提高学生素养,必须从学生角度着眼,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支点",我们只要稍微用力,学生就会被高高的"托起".只有教师真正的放下"高生一等"的架子,视学生为"同窗",为"网友",学生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3.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坐姿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双脚要垂直于地面,腰板要挺,腰身要坐直,两眼要平视黑板,双手要平行放在桌上,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这样坐,整体感很强,看上去也很精神。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4.
正一、初中新生课堂管理背景俗话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构建和谐有序的课堂是每一个任课教师所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由小学跨入中学的学生会出现对初中课堂会不适应现象,学生课堂表现参差不齐。七年级新生来自各个小学。有的来自完小,学生习惯养成较好,能够较快适应中学生活;而大多数学生来自非完全小学,学生习惯欠规范,有的学生连坐姿都不正确,总是习惯斜坐或斜靠,给人懒散的感觉。有的学生看似  相似文献   

5.
丁勇 《江西教育》2022,(15):87-89
新课程改革重新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定位为课堂主体,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主动学习,实现自我发展.基于"学生中心"的小学科学课堂,要求教师主动"让学",学生积极"探学",给学生学习的自由与快乐.  相似文献   

6.
被批评的传统课堂的主要特征是封闭,主要表现是话语权的专制与教学过程的"预设性". 所谓"话语权的专制",就是师道尊严仍顽强地占据着众多课堂."坐端正""不许说话"依然是许多教师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许多中小学校,教师仍然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在课堂上,学生必须坐得整齐、端正、规矩,不许乱说乱动。有些小学教师甚至还给学生规定了坐姿:“两手放身后,小脚并并拢,身体坐端正。”谁  相似文献   

8.
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范式和一种教学艺术,内涵丰富.新课标下构建"绿色数学课堂",要把班级、课堂、创造、发展、生活等还给学生,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构建"绿色数学课堂"的实践误区.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前不久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在进行小班化教育中,赋予了学生六项课堂权益,其中之一就是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老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权益,就是违"法".这种打破传统的做法,引起了众多媒体的争议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课堂许多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其症结在于探究性学习从形式到内容都未能适应小学生"小"的特点.探讨小学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姓"小",如何才能姓"小",姓"小"应注意哪些问题,对于小学探究性学习的深入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在加拿大三个多月的学习中,让我亲眼目睹了加拿大的小学数学课堂非常注重动手实践,尊重创新独立思维,重视"体验式"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仅依靠教师"教",更依靠学生自己的"体验",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学习的数学知识才会记得牢固.  相似文献   

12.
焦小燕 《中小学电教》2008,(12):130-130
<正>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教学并不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从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使用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部  相似文献   

13.
校长坚持每周一"寄语"."寄语"成了校园内亮丽的人文景观,它不仅装点了校园,更激励了师生.特别是校长对个别班级有针对性的"寄语",如在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班级外写上"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对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班级寄语"团结就是力量".这激励性、期待式的"寄语",会时时提醒并激励着学生,全面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朝着校长期待的方向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的"主任本色"与"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的沦陷源于"管理的缺位"与"服务的越位".班主任毕竟是个"主任",他不但是管理班级学生的"孩儿王",更是协调学科教师的主任.正是通过对学科教师的协调,才可能调动教师群体力量去教育班级学生;正是通过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才可能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5.
小练笔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练笔能力呢? 抓住机会.小学阶段的练笔应贯穿于平时的生活,不拘泥于课堂,不一定非得"像模像样"地"作",而同样可以"不知不觉"地"习",我们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习"的空间,"习"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受教育的基本场所,学生能否很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圆满完成学业,与班级活动的配合分不开。班级活动对于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四有"新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在班主任工作中积累了"十字经"。  相似文献   

17.
李艳 《教学与管理》2021,(10):54-56
"立学"课堂是深度的、有灵魂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又要在"立"字上做文章.优化问题策略能有效地建设"立学"课堂.以"问"激"学"、以"问"导"学"、以"问"启"学",能打造有灵魂、有深度、有品质的"立学"课堂.通过"立",改变学生"学"的生态、样态,促进学生"学"的真正发生、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引"与"放"是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有效地做好"引"与"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刚接一年级时,一次,我问孩子们:"你认为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学生回答:"小学没有幼儿园好玩."一言既出,我心中一震.我私下沉思,回想这些年的教学习惯,的确课堂上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用于讲解,学生动手动脑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于是,我决定给课堂来个"整容手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玩"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传统思品教学存在的学科独立有余、教师间缺少协同、班级间边界清晰,教学管理严格有余、课堂内外界限分明等壁垒与局限,实质上是受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影响,在班级授课制制约下已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初中思品课采用"无边界学习",突出了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把思品学科与其它学科,自然社会、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达成学生多元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