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不少教师布置的作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加上学生对各种要描写的事物缺少观察和体验,于是造成学生作文假话、套话、空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教师布置作文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让学生去写那些他们没有真实感受的东西。在作文实践中,我用多媒体来辅助作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所要写的事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学生领进广阔的作文天地,用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用祖国的文字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积累语言,让学生会具体写;注重观察,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由"仿"到"创",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五方面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学生写作难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说的欲望。而情境作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以情境创设为手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想象,从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效实践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新理念,成为习作教学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个难点,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难,怕写作文,而能教会学生写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们怕写作文原因有很多,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缺少生活体验,繁重的课业压力令他们不善于观察思考,缺乏感悟能力等,教师方面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批改不当、指导形式单一等等,都导致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后果,今天我就从作文教学的系统性的缺失上谈谈作文教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生害怕作文,提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总有畏难的情绪。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他们先克服这种畏惧情绪。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情感,才能让学生写出富有激情、富有生命力的文字。作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学的人文性、情感性的特征,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使学生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笔端。那么,作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根据我个人的实际教学情况,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以来,作文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树立对写作的信心,让学生乐于写作,会写作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在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即聊、诱、赏。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常见学生对作文有两种态度:一是兴趣不大。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他们多放弃作文练习,态度十分消极,所以始终写不出好文章。二是对文章有兴趣,课外读物多,爱练笔,作文愈写愈好。教师只要细嚼其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已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没有写作的兴趣,学生就根本不会对作文动情,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情动而辞发了。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鼓动学生写作的动情点,让学生改…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教师常常责怪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越来越不会写作文了,一味地把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归咎到学生的身上,而较少考虑到自身的教学因素。事实上,如果我们教师能在作文教学上更注重方式方法,花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作文教学的环节上,也许我们能逐步改变学生厌恶作文的心态,让他们爱上写作。一、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畏难情绪,作文功底差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害怕作文,厌烦作文,常常面对作文题长吁短叹,写不下去;如果有机会让他们  相似文献   

9.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这简单的话语中暴露出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开师生畏惧作文的情结。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树创作文的美好形象。两年前,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作文,寻求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实验之初,恰逢《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的探索吹来了强劲的东风,“课标”对作文的精当阐释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两年多的探索实验是否让学生改变了对作文的看法呢。作文在他们的心目中到底变成了什么样了呢?学生的家长到底对孩子的作文有些什么认识呢?为此,我特邀了两位家长、三位学生,与他们进行一番交流对话。他们那朴实真切的话语似和煦的春风抚慰着我的心灵,让我释怀。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提出了他们的认识和看法。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个良方就是语文教师亲自写下水作文。因为一个语文教师有写作体验和没写作体验,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大不相  相似文献   

11.
李元静 《小学生》2011,(6):52-52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先针对题目给学生讲该如何如何写,然后学生开始写的模式。学生的主动性末得到充分的发挥,没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写作方面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培养,要使学生成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主体,我认为教学模式应分这样三步:  相似文献   

13.
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这似乎是普遍现象。习作时,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假、大、空现象严重,而且缺乏个性。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现实教学中,教师感叹作文难教,学生感叹作文难写。这似乎成了一个共识。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做?我认为关键在于方法。教师的方法掌握好了,作文教学就有了方向。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让学生由怕到有兴趣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避免灾祸的最好办法,莫如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作文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中学教育阶段,作文教学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与低是他们语文素养的体现,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极其重视.作文教学中"写"是重要的一部分,但"评"和"改"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认为把评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艳丽 《陕西教育》2009,(11):39-39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先针对题目给学生讲谈如何写.然后学生开始写的模式。学生的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没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学生写作方面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培养。要使学生成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主体,我认为教学模式应分为这样三步走:  相似文献   

17.
孙正美 《考试周刊》2010,(56):60-6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家长、教师都认为作文难写,这样逐渐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认为作文难写,再加上平时训练不得法和考试难得高分,学生就更觉作文“高不可攀”。笔者认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