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1921年8月,《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崭新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文坛,开一代诗风,其影响和意义,都远远超过了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那么《女神》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新诗的开端,那么《女神则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2.
何郁 《语文学习》2020,(1):32-35
郭沫若先生的《女神》不是一本简单的诗集。从地位和影响力来看,它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尽管此前有胡适先生的《尝试集》,但那是从旧诗到新诗的一个过渡,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第一,胡适的新诗没有对后来新诗的创作起到发酵的作用;第二,胡适的新诗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美学原则;第三,胡适的新诗没有在“五四”时代形成最强音。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 1 92 1年 8月 ,《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 ,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崭新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震惊了文坛 ,开一代诗风 ,其影响和意义 ,都远远超过了1 92 0年 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如果说 ,《尝试集》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 ,那么《女神》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 ;如果说 ,《尝试集》是现代新诗的开端 ,那么《女神》则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写于 1 91 6年到 1 92 1年 ,其中绝大部分诗写于 1 91 9年五四运动以后至 1 92 0年 ,是诗…  相似文献   

4.
1920年,胡适推出了他的《尝试集》,然而,《尝试集》是否就等于新诗呢?或者此后的《女神》这部曾给人以巨大鼓舞的新诗集就等于新诗了呢?显然,文人们是不满足于这个新诗的雏形的。1926年,闻一多先生著文说:“假如诗可以不要格律,做诗岂不比下棋、打球、打麻将还容易些吗?”这实在是一个革命的口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的研究,是作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文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以其艺术风格的卓然独步和比谁都出色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被誉为中国新文学史“第一部伟大新诗集”的。“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以称得起伟大的诗人”,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他有《女神》这部为中国新诗奠定基础的新诗集。“伟大新诗集”《女神》问世以来,文艺界、学术界对其思想内容的研究,以及其他某些方面的专题研究,出现了一些很有见解的文章;但是,研究《女神》艺术风格的专论,迄今似乎还没有过。而那些顾及《女神》艺术风格特征的论著,看法既不很一致又不免过于简略,缺乏翔实的描述,很难使人得到深刻的共识和印象。因此,专就《女神》的艺术风格问题,作些讨论,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6.
俞平伯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早在“五四”时期,他就和郭沫若、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一起,积极地投入了新待运动,成为我国新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5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春水》.他于1922年5月出版的《冬夜》是新诗史上继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之后的第三部新诗集.此后,他于1924年、1925年又先后出版了新诗集《西还》和《忆》.他又是新诗集《雪朝》的八位作者之一.他是新潮社的发起人之一,并担任过该社第一任职员中的书记.他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俞平伯对“五四”文学革命、对现代文学的繁荣、滋长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7.
《女神》时期集外诗作的发掘和郭沫若早期新诗的文学史形象书写嬗变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女神》与集外诗作的对照,既可以还原郭沫若早期诗歌多体式、多元化的尝试,也可以印证诗人创作中一直存在着的两极化创作现象。兼顾诗人风格各异的诗作,有利于调整对郭沫若《女神》时期的文学史书写。  相似文献   

8.
俞平伯作为白话诗的先驱者之一,在“虚除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劳绩。他的新诗集《冬夜》是中国现代文学新诗史上,继胡适《尝试集》和郭沫若《女神》之后的第三部个人专集。本文在简述了《冬夜》的思想内容后,着重分析了《冬夜》中的情真意婉的意境、清新淡远的画面和和谐悦耳的声律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1919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后,欣起了一股新诗创作的浪潮。从1919年到1923年间,共出版各类诗集17部。其中有朱自清的《雪朝》、冰心的《繁星》、康白情的《草儿》、汪静之的《蕙的风》、郭沫若的《女神》、闻一多的《红烛》。但有一位年轻的诗人和这些璀璨的巨星相比黯然失色,他就是卜弋云。1923年7月,17岁的他刚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并在粱溪图书馆出版他的爱  相似文献   

10.
1920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正式出版,评论蜂起,褒扬、学习者有之,批评以至谩骂者亦有之。其实这种争议在几年前胡适提倡文学革命、尝试作新诗时已见端倪,伴随着胡适本人政治思想的变迁,这种争议自然愈演愈烈。我以为对于一部作品,不能仅根据作者的政治思想来定性,也不  相似文献   

11.
胡适先生的《尝试集》,收有作者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年的主要诗作,出版于一九二○年九月。郭沫若同志的《女神》,收有作者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一年的主要诗作,出版于一九二一年八月。由于这两部诗集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又都是用白话写成的,于是有的同志就以写作、出版年月的先后为主要依据,把《尝试集》当作“是中国现代文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作为其中最早有成绩的部门的新诗,也有了六十年的历史。可是,对于新诗的开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胡适是新诗的最初倡导者,他的《尝试集》是第一本新诗集,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辩的历史事实;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也“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论》)。从一九五四年底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对胡适反动思想的声势浩大的批判。这场批判毫无疑义是必要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以后,对胡适的诗论和《尝试集》的评价,就走上了全盘否定的道路。借此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的机会,我们试图以历史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一下《尝试集》的思想内容,和胡适在新诗倡导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白话新诗的第一本个人诗集,其译诗《关不住了》被其目为"‘新诗’成立的纪元",成为自己的得意之作。但此诗在胡适亲自审定的由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出版的《尝试集》,以及后来的两套大型文集中都出现了较大的疏漏,与其1919年最初发表于《新青年》的同名版本大异其趣,乃至以讹传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胡适白话诗学的研究。本文特此考辨正之,并旁证胡适白话诗学受到美国意象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1917—1927年中国新诗的发展,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胡适的《尝试集》的艺术特质?二、为什么新诗一下子经郭沫若之手就跌入浪漫主义的深谷而不可自拔了呢?三、是谁首先发现了这种浪漫主义的弊端,而开始纠编、力挽新诗于枯萎之地呢? 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必须从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文化背景开始。大家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诞生一样,是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学和文化的巨大撞击下被动地完成的。它不象西方近现代文学是由西方社会历史自身发展自行裂  相似文献   

15.
新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中国诗坛后,就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尝试集》公然与传统决裂,尝试新诗的出路。《女神》在烈火中焚烧了一切旧的传统格律,以全新的姿态唱出  相似文献   

16.
《女神》研究中的众多“共识”已经停滞了对《女神》的进一步深入认识。《女神》的“横空出世”,横扫的不只是旧体诗,它还终结了同时代的早期白话诗,这使得中国现代新诗没有从直白浅露的“白话”起步,而是从一种自由创作精神起步。《女神》在五四新坛出现的意义在于它以对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这与《尝试集》等新诗集有着根本的不同。《女神》带给中国新诗发展的真正影响在于现代诗性思维方式对新诗创作艺术构思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1928年出版的赵元任《新诗歌集》,是一次将诗歌和音乐结合的大胆尝试。它们在给听众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的同时,也将其极具感染力的音乐特性赋予了那些作为歌词的新诗作品;那些作品借助于曲调,同样给予接受者另一向度的听觉感受。这种诗与乐的结合,促动诗人们郑重地重新思考新诗的音韵问题,探掘语言中"乐"的成分。这部独异的诗歌集,从一个侧面展现了1920年代诗人们为新诗音律所作的努力及其达到的艺术成就,为20世纪新诗格律问题的探索写下了可贵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一年八月,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了。它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宏大的艺术魄力和独创的艺术风格,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一九二二年八月,《女神》问世一周年,郁达夫发起了“《女神》纪念会”。他的创议得到文学界各方面的支持。八月五日晚,纪念会在上海“一品香”旅馆召开。前来参加的有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郑振铎、谢六逸和庐隐诸人,另外日本帝国大学出身的同学也到了不少。会上,沈雁冰作了演说。另外,创造社方面原想再提议组织“作家协会”,但因某些原因未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以胡适的《尝试集》为开端。从此以后,它不断地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出了大批新诗人,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冰心、卞之琳等,这些诗人写出了大量新诗作品,诸如《凤凰涅磐》、《再别康桥》、《死水》、《断章》等,形成了众多艺术流派,如:新月派、湖畔诗派、小诗体派、象征诗派等。新中国建立以后,当代新诗继承了五四以来新诗的优良传统,并从古典诗歌和民歌中吸取养料,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新诗的欣赏。■首先,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诗…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著作《女神》借助神话题材象征性描述手法,该部著作创作时期正处于郭沫若新诗爆发期。本次研究主要简述郭沫若著作《女神》主要内容,分析该著作表达形式,及其对我国现代诗歌所造成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