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生儿育女的独生子女(即“独生父母”)的绝对数尚不多,所占比例也不大。据上海普陀区康泰幼儿园对其所在的长风街道白玉地区,86户0~6岁未入园、入托幼儿的散居儿童家庭调查,母亲是独生子女的有12人,父亲是独生子女的有6人;其中父母亲都是独生子女的有5户,父母亲中有一人是独生子女的有8户。由此可见,不论夫妇双方为“独生父母”,还是单方为“独生父母”,加在一起为13户,约占总数的15%。但是,未来几年里,“独生父母”将成几何级增长。在已有的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中,“独生父母”的所思所论透露出未来“独生父母”群体的…  相似文献   

2.
“独生父母”,又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新概念从今天开始,笔者将以“独生父母”来称呼已经生儿育女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如“独生子女”是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特定政策下的新事物一般,“独生父母”的提法,与非“独生父母”相对应,即指那些“独生子女”当父母的人。不管他们今后将生养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将抚养下一代独生子女或多个子女,其首要的特征是,他们来自于特殊的独生子女群体,无兄弟姐妹,其父母只生了他一个,他们身上已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和“独生子女新国情”的印痕。独生子女是20世纪最后20年中,出现…  相似文献   

3.
1978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进入结婚生子的高峰期。早在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社会现象已在数百万家庭成为现实,约占同龄婴幼儿家庭的12%左右,未来10年,“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这一现象将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昔日的“小太阳”“小皇帝”们要转变为“独生父母”角色,面临教育子女的责任。在教育领域里,年轻的独生代力量也正在教师队伍中异军突起。独生代教育独生子女的现象日益明显,再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正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规模渐次步人生儿育女的生命周期。由昔日的“小皇帝”变成今天的“责任人”,这种“角色转换”在中国构成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将这一群体定义为一个新词汇——“独生父母”。“独生父母”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中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不少独生子女现已走上教师岗位,形成了“独生代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与上几代教师相比,“独生代教师”有他们的优势,但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反映在他们身上。他们要接上一代教师的班,成为良师或名师,亟待提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如何对独生子女实施素质教育,把他们带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4月18日至20日,由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办、本刊承办的“首届全国少年儿童发展与教育研讨会”,围绕着“独生子女与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育。媒介的128名代表聚集北京,就“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与教育”、“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问题”。“独生于女的主体性教育”、“独生子女与心理健康教育”“媒介对独生子女的影响”、“社会转型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影响”、“独生…  相似文献   

7.
《师道》2010,(12):62-62
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第三届中华妇幼健康大会”上提出,今日的中国已经步入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时代.而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问题大都不是由于“独生”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梁晶晶 《教育》2007,(8S):42-43
伴随着新一轮生育高峰,第一批曾经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独生子女们开始了他们为人父母的生活。独生父母原本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这个社会群体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根据人口发展规律,最早的一批独生父母出现在2003、2004年。独生父母数量越来越多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种必然结果,未来10年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新家庭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有专家预言,我国已步入一个全新的“新育儿时代”。  相似文献   

9.
我国独生子女的主体是城市独生子女。据调查,生活在约占70%国土面积之上的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约占全国总数的30%;而生活在约30%区域之中的城市独生子女,约占全国独生子女总数的70%。目前,开始生儿育女当“独生父母”的,则绝大多数都是城市独生子女。据上海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地区0~6岁儿童家庭调查,其中1/5为外地(农村)的外来户,没有一户独生子女父母家庭;而所有“独生子女”都出自本地(城市)户籍。如果仅以上海户籍为样本计算的话,当上“独生父母”的独生子女家庭约占总数的8%。他们多出生在1978年、1979年之前,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生子女的心理形成有着良好的条件,但处理不当也会变为不利的因素。独生子女教育的正确方法如下:1.淡化“独生”概念,改变其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变支配地位为受教育地位;2.不要总是把他们当做“婴儿”,包办一切,影响他的独立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个独生子女家庭创办的“星星河快乐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生”而不“独养”的家庭教育新模式。为孩子创造一个群体环境,培养、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你也来组织一个“星星河快乐家园”试试? 编者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被视为家庭中的“小太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实施,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对泰安市 10所小学五年级 21个班的调查统计,独生子女学生已占 83.1%。为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探索独生子女的思想现状及教育规律,我们以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我市小学五年级的 410名独生子女学生及教师、家长进行了调查。   (一 )   独生子女不仅具有非独生的共性,而且还具有“独生”的个性。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比较优裕,衣食住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近年电影、电视、广播等事业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13.
我儿是独生子,儿媳是独生女,他们的孩子也是独苗。我的同事和同学们。以及我儿子儿媳的同事和同学们,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推而广之,中国当下的家庭结构,基本是独生单传式的,即一对夫妇一个孩,一个孩子就有十二只手将其捧为掌上明珠。所以,我称当今时代为独生子女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独生子女教育的专著《独生子女教育新探》一书,最近由黄山书社出版.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我国独生子女的队伍将迅速增长.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00年,我国大中小学将,“独生化”,进入21世纪,独生子女将担当起我国各项的重要工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我深深感到女儿面对的“成长的烦恼”已不可与20年前我经历的事情同日而语。女儿属于第二代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外部成长环境中有很多机会,也有更多诱惑。这对人的要求其实是更苛刻的,对于价值选择的考验也更加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6.
陆晓瑜 《教育》2014,(4):72-73
在“独生化”的时代,心理健康已成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些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都是无数个家庭中的“小太阳”。他们生活在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暖巢”中,  相似文献   

17.
在多数独生子女进入婚龄、育龄的今天,小部分年轻独生子女却不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长不大”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热切关注。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万里学院一名大学生向学校提出了退学要求,理由竟然是特别想家。另据《新民晚报》报道,华东政法学院一学生向学校提出了退宿申请,理由既不是宿舍的条件不好,也不是她家离学校特别近,而是她处理不好与室友的关系。其实,部分独生子女“长不大”现象,也在开始生儿育女的“独生父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他们早早地恋爱,潇洒地消费,却不忙于结婚。等到…  相似文献   

18.
随着“70后”、“80后”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他们已成为我国第一代“独生父母”,家庭教育也随之进人“独二代”时代。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独二代”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启蒙教育越来越早,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很多孩子才两三岁,家长就带着去识字、学英语、绘画、算术等,导致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城镇中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关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把独生子女看成具有特异个性的特殊儿童,甚至极端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无论如何要认识到,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并非独生本身所致,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医学院中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差异。方法:采用16PF量表对546名医学生进行测评,并对各项人格特质得分进行分析。结果:独生子女医学生在恃强性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但在兴奋性和独立性人格特质上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质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