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和西域文化渊源,以及在汉文化地区的后续影响情况;继而分析了本窟西秦壁画鲜花、花鬘供养图像及花树庄严图像与犍陀罗和西域文化因素的关联。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具体、真实地反映了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和新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殷光明著《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已于2006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敦煌壁画艺术中与疑伪经相关的图像及资料进行了梳理和综合研究:一、导论;二、敦煌的疑伪经与图像;三、敦煌壁画艺术与传统神话题材;四、佛道相激;五、佛儒相融;六、佛教与王道政治;七、敦煌石窟中的地狱图像与冥报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敦煌石窟数字化海量数据在实际工作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海量数据无差错传输技术,在敦煌石窟数字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敦煌石窟海量数据无差错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了开发出实用性强的软件,首先针对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工作流程、分析摄影采集、图像处理和数据存储各阶段的特点,提出了敦煌石窟海量数据无差错传输系统的需求;其次,设计了敦煌石窟海量数据传输校验方案,针对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工作流程提出了层级式校验,依据该校验思想,设计了数据校验的整体框架并做了优化,最后设计出数据传输校验的详细模型,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最后,基于上述方案,设计并实现了敦煌石窟海量数据无差错传输系统,利用 VisualStudio2010开发平台、C++程序开发语言完成系统的开发。此系统已在敦煌壁画数字化工作中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长袖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长袖舞图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其舞服、舞姿及宗教意涵皆体现出吐蕃文化渊源。中唐至宋代的两百余年间,敦煌壁画中的长袖舞者涵盖了成人、童子、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并先后出现了翻领、圆领、袒右肩等舞服服制。长袖舞在敦煌的传承与留居敦煌的吐蕃遗民密切相关,其图像演变依托于各类壁画题材图像模式的发展,集中展现了汉藏文化在宗教思想、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敦煌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壁画由多个朝代画匠精心打造,规模巨大、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敦煌成为交通要道与军事重镇,也成为多种文化交集与碰撞之地,这也为敦煌石窟壁画融入多元文化创造了条件,铸就了其鲜明的地域艺术文化特色.本文参考《敦煌研究》刊...  相似文献   

6.
刘刚  鲁东明 《家教指南》2003,(4):102-104
本文讨论了在敦煌壁画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如何利用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解决敦煌壁画的色彩虚拟复原、敦煌风格图案创作以及敦煌石窟漫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佛五十菩萨和菩萨装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贞观至开元初,龙门石窟、敦煌石窟以及四川地区石窟中,出现了一佛五十菩萨和菩萨装佛之类的造像。开元以至明清,菩萨装佛造像以石刻、壁画、画卷等形式,继续出现在四川、敦煌、大理、西藏等地。龙门石窟与四川地区石窟在武周时造像多,内容与形式丰富多采,从中似可探索图像传播和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敦煌壁画乐器喜见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文化古国。例如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证明我国在2,400余年前已经运用了十二平均音律。敦煌位于古丝绸之路中心要冲。敦煌石窟壁画中有非常丰富的古代人民生活的图像,各种乐器的图像亦为不少。研究古代人民的生活情趣以及古代乐器的形制与演奏,这些图像资料是具有权威性的。  相似文献   

9.
《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1年出版,揭开了敦煌石窟研究的新篇章。书中敦煌早期三窟——莫高窟第268、272、275窟,是学界公认敦煌现存最早的石窟寺遗迹。"敦煌地接西域",西北印度和中亚的弥勒信仰在三窟得到纯粹而完备的图像学表现。三窟的具体年代迄无定论,不同的意见及窟内复杂情况须深入探讨。早期三窟美术品的制作技法值得注意。敦煌早期壁画至少在绘制开始的步骤,应该是使用了湿壁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时代,窟内画显密经变画和曼荼罗12幅。其中南壁西侧画恶趣清净曼荼罗,上方绘制五守护佛母曼荼罗。五守护佛母曼荼罗在藏传密教中属所作怛特罗的信仰范畴,又称之为五护曼荼罗、五守护曼荼罗等,是大随求等五篇陀罗尼佛格化后组合到一起的一组尊像,广泛流行在我国的西藏地区和尼泊尔。五守护佛母曼荼罗的相关经典成立在公元1100年前后,见于印度后期密教大师无畏生护(Abhay karagupta)著《金刚鬘》(Vajravali)和《究竟瑜伽鬘》(Nispannayogavali),它的发现和解读,对研究敦煌石窟西夏密教图像的源流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疑伪经的内容大多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区佛教的传播、民间信仰,以及与其他宗教,尤其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情况,是研究佛教浸润中国社会本质的有力资料。敦煌石窟中不仅保存了数量庞大的疑伪经,还在壁画艺术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疑伪经图像。通过对其考察和研究,使我们对疑伪经及图像在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2.
郑炳林、沙武田编著的《敦煌石窟艺术概论》已于2005年8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分为十章,第一章: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省思与检讨;第二章: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与主题概述;第三章:敦煌石窟建筑艺术;第四章:敦煌石窟彩塑艺术;第五章:敦煌石窟壁画艺术;第六章:敦煌藏经洞艺术品;第七章:莫高窟北区石窟艺术;第八章:敦煌石窟艺术各时代代表洞窟;第九章: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敦煌石窟艺术;第十章: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几个重点与难点问题。此书作为敦煌学的教材稿,书中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了敦煌石窟艺术的方方面面,编写中利用了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敦煌石窟的不断发掘,推动一个新兴学派——敦煌学。敦煌舞这支从壁画乐舞中走出来的古典舞流派,有佛教文化作为艺术发展的根基,展现出了与其它流派的不同之处和深藏的内部精神。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敦煌壁画乐舞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赵声良先生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理论不同,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佛教艺术和佛教思想。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将敦煌石窟艺术分为十六国北朝、隋代、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五个时期,对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从洞窟形制、彩塑艺术、壁画艺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中美合作研制敦煌数字图像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敦煌研究院、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与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正在通力合作 ,为中国敦煌石窟的壁画及其相关艺术、文献制作高质量的数字图像 ,并将其并入一个学术性的电子档案。在中国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的支持下 ,敦煌研究院、梅隆基金会以及其他参加者 ,期望这个开拓性项目能够促进记录和保存敦煌石窟艺术的工作 ,并进一步推动全世界学术和艺术的发展。一 运用先进技术记录石窟艺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 ,美国西北大学的专家使用先进的数码相机拍摄敦煌石窟中 2 2个洞窟的壁画和雕塑 ,并制作成数字图像。他们采用的第一种拍摄…  相似文献   

16.
《敦煌石窟论稿》,贺世哲著,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系列之一。本书收集了作者历年来从事敦煌石窟研究的主要文章共计20篇。主要包括有敦煌莫高窟石窟与禅观,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与双弘定慧,对莫高窟第285窟系列研究,对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涅槃经变研究,对莫高窟第254窟难陀出家图、第290窟佛传画、第420窟窟顶部分壁画等的研究,也有关于十六国北朝石窟千佛图像、三世佛与三佛造像、十方佛造像,以及莫高窟释迦、弥勒、阿弥陀的三佛造像等研究,另包括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等论文。书后附有“贺世哲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梳理《成就法鬘》、《究竟瑜伽鬘》这两部12世纪左右成书的梵文成就法集及其在藏文大藏经中对应的相关仪轨文本,分析了榆林窟第3窟南壁西侧恶趣清净曼荼罗上方的五护佛母,并结合尼泊尔、西藏和西夏的同题材造像分析了榆林第3窟五护佛母图像的构成内容与特征。迄今可见的所有西夏五护佛母图像志特征,均与《成就法鬘》第206篇一系的记述吻合,或与巴哩译师以及萨迦派历代高僧对该系造像的推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七七斋信仰反映到敦煌晚唐五代宋初的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抄写文本,二是造像供养,三是设斋荐福。造像供养主要是绢画与壁画。学界对十王信仰的研究集中在内容、信仰探源、现存图像、图像构图等方面,而对横纵向比较及其对敦煌兆民影响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9.
昆虫对石窟壁画的危害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 ,危害敦煌石窟的昆虫是 2个目、4个科的 6个种 ,且以鳞翅目夜蛾科的仿爱夜蛾为绝对优势种。昆虫对石窟壁画的危害主要是 :成虫不仅飞行时造成严重起甲、酥碱的壁画脱落 ,而且鳞粉、排泄物撒落在壁画表面 ,严重地污染壁画。本文初步提出了以营林、物理机械、生物、化学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留住莫高窟     
莫高窟内有总面积达45000平方米的精美绝伦的壁画,绘画创作时间长逾1000余年,成为驰名中外的人类文化瑰宝。然而,据敦煌研究院从事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的专家透露: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壁画,一半以上患有被称之为壁画“癌症”的酥碱病。一些唐代壁画,60年代还清晰可见,现在已经消失;第3窟东壁“施财观音”,三四十年代依然清晰,现在却漫漶(huàn)不清。壁画属于土质文物,本身十分脆弱,加上病害时有发生,衰变的情况正在加剧,中华瑰宝面临巨大挑战,已经诞生1600多年的敦煌石窟艺术,它还能存世多久?曾有人断言,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敦煌石窟艺术将在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