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读课文是统编教材中一种新的课型,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求自得。要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实现深度阅读,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好“阅读提示”“旁批”以及相关的补充“材料”来帮助学生完成有深度的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在语文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历,有效引导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提高整体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呢?在此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引导学生读好书,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怎样引导学生读好书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言传身教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鼓励"创"读,尊重独特体验;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从思维的整体性与发散性出发,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形成一定的导向,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思考中获得更有深度、广度的理解感知。教师要从语篇整体阅读、协作探知、情景演练、读写结合等方面,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深度理解语篇内容,丰富阅读认知的视野与思维,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读有所获呢?读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质疑,而且还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相似文献   

6.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是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训练,提升阅读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阅读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植阅读课程,形成阅读思维的层次性;教学流程要基于活动板块,培养阅读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方式要立足聊课引导,培养阅读思维的深刻性;教学重点要突出整本价值,培养阅读思维的系统性;教师站位要明确为与不为,培养阅读思维的独创性。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走向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在落实字词句的基础上进行读写结合。在写作本位理论指导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以读悟写、为写择读、读以致写等方法进行深度阅读和个性化表达,促使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对英语阅读有正向迁移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课程话题,灵活运用高阶思维,引导学生全面、多元、灵活地阅读和感知,为深度阅读指明方向;注重思维导图的引导、协作探知和表达拓展作用,提升学生的语言认知与综合运用技能。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文离不开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以读导写,为写作积累素材,并能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开启思维之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读应该是自主的,而不是额外的;应该是“我要读”,而不是“要我读”。那么,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究竟怎么引导学生充分读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读有哪些特别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思辨读写活动,促使他们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率。为了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宽度,让他们顺利展开思辨性读写活动,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书目,并设置梯级任务,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促使其思维逐步深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内涵式重组,让他们用知人论世的观点辅助阅读,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考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文离不开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以读导写,为写作积累素材,并能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开启思维之门。  相似文献   

13.
深度阅读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且能让学生能够深刻感知文学美感、人文价值的阅读形式,重视的是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深度阅读教学改革,以便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从以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学生阅读感悟;以写作引导学生解构文本,丰富学生阅读理解;以表演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丰富学生亲历文本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61):15-16
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要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并且在统编教材中设置了"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和"和大人一起读"等特色栏目,期望可以激发教师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良好习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认真研读部编语文教材,营造温馨氛围以激发阅读兴趣、立足课内指导以教给阅读方法、认真研读教材以科学推荐书籍、优化小组合作以扩展阅读深度,进而使课外阅读得以常态化、有效化,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新颖的导入、设置悬念、看插图、问题引导等手段,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兴趣中,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领略阅读的魅力,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要加强思维的训练力度,让学生真正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获,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这是语言教学的根本要求,可以说"读"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和生长点,也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同时,教师要鼓励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品味优美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17.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力求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尝试多采用探究性阅读,以学生多读、质疑、深思、感知为中心,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思考中产生疑惑,疑惑中探究,探究中感知文本,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探究阅读,就是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章,做到心中有整体感知,同时探究性阅读要适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有效的阅读次序及阅读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写人叙事类文章占的比重很大,这类文章首要价值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品析。教师要引导孩子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读出人物形象。其次,要学习作者写人叙事的方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中,孩子经历思维碰撞反转、潜心会文朗读、迁移训练表达的过程,能够触碰人物心灵,品悟人物形象,习得人物写法。如此深度阅读,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芳草地。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小学阅读指导大多针对"篇章",教师很少涉及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一本"好书"无论内容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都要比一篇"好文章"更加宽广和深邃。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和习惯培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智慧、浸润心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话是阅读课堂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与教师、教材、文本编写者进行"对话"的重要体现,这是践行新课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重要方式。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搭建对话平台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本文从抓住文本解读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设立阅读问题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对话,实现对课文的深度解读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