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妮 《现代情报》2004,24(1):94-9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以网络为环境而进行的新型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与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将传统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融合起来,具有“突破时空限制、时间间隔短、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本低”等优势.并指出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障碍的对策和方法.并且分析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钱国富  成波 《现代情报》2011,31(5):79-82,87
本文介绍了科学信息交流体系在网络数字化环境中发生的变革及其对图书馆造成的冲击,讨论了数字资源整合的模式、标准协议、技术平台以及网格资源整合实例,并提出了新型学术信息交流体系下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在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来的TDF(越培信息流)动摇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传统的生存模式。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有效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晟  刘春茂 《情报科学》2004,22(6):660-663
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这种新媒介下信息交流的全新模式及其负面影响,指出应加快信息立法,以保护信息交流的知识产权并规范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5.
信息交流系统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交流系统应包括网络环境与非网络环境,而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交流只是非网络环境情报交流模式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因此以前的情报交流系统即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划分还可以继续延用于信息交流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燕今伟  刘峥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99-201,208
学术信息传播是人类科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科学交流的网络文献交流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雅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05,23(10):1516-1520
科学交流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文献交流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科学交流的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交流模式显得十分有现实意义。文章在论述科学交流实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网络化的现状,提出了适合当前科学文献交流形式的网络文献交流模式——复合交流模式,并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谈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扁平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端 《现代情报》2005,25(4):74-75,14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数量成几何增长。网络信息交流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传统的信息交流相比,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本文初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扁平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郝金星 《情报科学》2003,21(1):57-59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0.
科学交流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红 《情报科学》2002,20(12):1322-1325
本文在简要阐明科学交流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传统交流模式对我国情报界的影响,分析了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理论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考验和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交流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加强对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模式与规律的研究势在必行。之后,介绍了两种基于论文的科学交流模式并进行了简要比较,指出两种模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优势互补,共同融合在现代科学交流模式中,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公共域模式将因其符合社会的潮流而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术博客的"无形学院"交流模式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亮 《情报科学》2006,24(2):296-299
从人类的交流历史看,非正式交流一直发挥着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网络信息交流中传统信息交流和网络交流的融合,博客的出现正是人际交流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本文分析无形学院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具有无形学院特征的博客,同时通过两者的比较,探讨学术博客的“无形学院”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交流模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鸿霞 《情报杂志》2007,26(11):80-82,86
对米哈依洛夫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Shannon—Weave通讯模型、严怡民的信息交流栈模式、许志强的情报交流守门人模式、周文骏的文献交流过程循环模式、周庆山的文献传播过程基本结构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集中与辐射的传递模式、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罗杰斯和金凯德的辐合传播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进行了评述。认为米哈依洛夫提出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能够更全面地解释非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现象和规律,并指导信息交流和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而Shannon—Weave通讯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机器之间的信息互换,为基于计算机和Internet的现代信息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包括传统条件下的正式交流模式和非正式交流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半正式交流模式,通过不同交流模式之间利与弊的比较,指出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模式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开放存取(OA)作为一种学术信息交流的新型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它的生存与发展牵涉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根据OA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从开放存取类型和技术支持的角度探讨了其实现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述Web2.0网络环境特征,分析Web2.0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内容和过程.在研究非正式信息交流行为的主体、表现形式及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基于Web2.0的非正式信息交流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岳泉 《情报科学》2000,18(4):307-309,321
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所呈现的一些新变化进行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媒介和信息交流的不均衡现象指出了互联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以及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负面影响和面临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探讨网络环境下由信息交流主体、内容、渠道等的产生变化出发,分析了信息交流多元化特征;对图书馆作为中介角色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传统和数字的融合的转变进行了探寻,提出了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构建多元化的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浅析网络学术信息的交流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网络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七大组成部分 ,即传统出版商的学术信息资源体系 ,传统文摘索引商、检索服务商的“全面信息服务”机制 ,传统发行商的数字化资源集成服务 ,新型数字化集成化信息服务者 ,新兴的网络出版商直接面向用户的信息提供服务 ,传统期刊、图书等媒介对学术信息的引用与传播 ,用户通过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的直接交流等。此外 ,还有非正式、间接交流这一新的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家清 《情报科学》2004,22(4):449-451,455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体系发生着深化变化,出版商、发行商、文献索引商、书目与检索服务商和信息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并且相互融合、协作,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交流共享体系。本文简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无限共享以及信息服务的概况,论述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信息资源效字化、服务环境虚拟化、信息交流共享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工作一体化、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模式集成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日显弊端。信息传播及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出现了多样化,作为信息传播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信息传播,必然会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开放存取符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特征,属于一种高效的、新的交流模式,是学术信息传播的必然选择模式。阐述了开放存取模式的产生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开放存取方式与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