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馆藏文献优先数字化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我国馆藏文献优先数字化的原则与宜于优先数字化的文献类型。作者认为馆藏文献优先数字化的原则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本国文献,不受版权约束的文献,以及馆藏文献的缩微胶片拷贝.考虑到用户需求、技术支持以及经济成本,作者提出了优先数字化的文献类型:非文字类型的文献,0Ck识别率高的文字文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指出馆藏文献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第一步。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的著作权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以收集、加工、整理、传递纸介质文献的读者服务的传统图书馆正在向以贮存、传输电子信息为主的数字图书馆转变。传统的模拟信息必须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才能在信息公路上传输。因此,世界各国图书馆都加快了馆藏文献数字化处理工作的步伐,在我国许多大图书馆也正在积极付诸实施。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该怎样定性呢?是否有悖于我国的著作权法?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即为我著作权法所称的复制行为,因文献数字化产生的法律关系应由《著作权法》来规范和调整;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图书馆馆藏数字化将根据数字化的目的和行为的不同,适用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规定,受著作权法的制约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馆藏文献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依托于网络技术,快速、准确地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信息,让更广阔地域、更多的人可以快捷地共享馆藏资源,以实现文献价值的最大化。对我国省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而言,既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又有充足的懂计算机的人力资源,因此,馆藏文献数字化当然不成问题。但对于既缺少馆藏文献又无足够计算机人才的市县图书馆而言,  相似文献   

5.
蔡珩 《贵图学刊》2004,(3):40-4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已成为馆藏文献数字化的重点。本文对贵州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馆藏文献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结合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实际,分析了馆藏文献数字化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档案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为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基础,而存在的问题是:有“车”有“路”但缺乏应有的“货”。所以,现在应该改变“重硬轻软”的观念,重点加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传统的档案馆馆藏的载体形态不能适应现代数字化信息的传播,因此,将档案馆原始的馆藏数字化,使信息高速公路上有“路”有“车”也有“货”,是每个档案馆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一、原始馆藏数字化的意义所谓馆藏数字化,是指将传统档案馆的馆藏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音像型文献、传统介质文献,…  相似文献   

8.
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构建数字图书馆实体信息资源的核心。所谓馆藏文献数字化,是指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手段,将馆藏印刷文献、缩微文献、视听文献等传统介质的文献,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编码的数字化信息的工作。在模拟文献信息转换成为数字信息的过程中,图书馆是否有权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转化?数字化权是否是版权人的专有权?是否需要获得版权人的授权许可?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加以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及数字化的管理和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实现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存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图书馆、档案馆、文献情报中心等文献机构十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为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许多重要的、珍贵的文献,需要对这些印刷型、视听型文献转换为数字化信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馆藏文献进行压缩处理,使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信息资源。数字信息的组织、保存、开发和利用是文献资源发展的趋势。本文就文献资源的数字转换和数字信息的存储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文献资源数字化转换1.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原则。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必须先将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优选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是文献资源数字化操作的基本原则。首先确定馆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