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学生电脑》2005,(11):30
月球上的白天和夜晚都长达14天,真是漫漫长夜无心睡眠,没有电视没有游戏,只好看书来打发时间吧。只要你坐在朝地球的一面看书就可以不点灯,靠着地球光,连书本上的标点符号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照这样说来,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要比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亮得多,对吗?确实是这样,月球的直径是3480千米,而地球的直径有12756千米,相当于月球直径的3.7倍。这就是说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直径要大3.7倍,面积约大14倍。不单单是这样,地球反射太阳光的本领要比月球大5倍多,月球上也没有大气层阻碍光线传播。这样,月球天空中的那个圆地球,…  相似文献   

2.
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5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太阳直径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  相似文献   

3.
月亮     
《课外阅读》2010,(9):I0001-I0001
月亮。也称月球,古称太阴,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没有亚洲的面积大。  相似文献   

4.
月球之旅     
引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质量为地球的1/81。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因此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正面——晴区。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极大。月球有22个玄武岩构成的“月海”,最大的“风暴洋月海”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月球有许多环形山,最大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303千米。  相似文献   

5.
探索月球     
<正>月球——俗称月亮。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存在了45亿年,距地球38万多公里。月球的直径是3476公里,相当于地球的1/4,表面的面积约等于地球面积的1/14。和亚洲面积相等,体积只有地球的1/49。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6。  相似文献   

6.
漫话月球     
众所周知,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与地球一道组成了地月系统。月球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给地球上的夜晚以光明。据现代科学考察证实,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任何形态的水,当然也就没有生命现象的存在,而且在月球上声音是无法传播的,更谈不上有风、雪、雨、云等天气的变化。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极大,在白天,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可以高达127摄氏度,而到了夜晚,有的地方温度甚至可降到零下183摄氏度。一、月球的大小月球比地球小得多,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81(地球的质量约为60万亿亿吨),月球的直径大约为地球的…  相似文献   

7.
一、潮汐能潮汐是海水的自然涨落现象,是由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力形成的。利用潮水涨落时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发电叫潮汐发电。它是目前海洋能利用中最主要的一种。例1(1)为什么每逢月盈时就会出现大潮?(2)若太阳的质量为月球质量的2690万倍,日地之间的距离是月地之间的距离的389倍,则月球对地球的起潮力是太阳对地球的起潮力的多少倍?(起潮力F=kMr3,其中k为比例常数,M为太阳或月球的质量,r为日地或月地之间的距离。)解析(1)月盈时,太阳、月球在地球的同侧,对地球的起潮力沿同一方向,所以会出现大潮。(2)根据题意,有F月地=kM月r3月…  相似文献   

8.
月亮是人造天体近年来关于月亮的新说法层出不穷,其中最让人有石破天惊之感的,莫过于说月亮是一个人造天体。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举出一系列的天文数据和发现来证明。首先,地球的直径是1.2756万公里,月球的直径是3467公里,为地球直径的27%。相  相似文献   

9.
月球对地球有多大的影响作用?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月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还存在另外一个月亮?最近天文学家惊爆月球的八大秘闻,让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神秘月球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愤怒的地壳     
近两年地球频频出事故,几次大地震让神经脆弱一族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灾难大片《2012》的末日景象。其实,人族不必担心,不必害怕,地震、火山等运动,是地球生命力旺盛的表征。地球越年轻,地质运动越剧烈,创世之初,火山、地震的强度和频度比现在要厉害一千倍一万倍,但那不是末日,而是新生。如果哪天地球不再出现火山、地震,那才是可怕的死星,像月球一样安静,但月球上有生命么?地球正处于壮年期,永远有多远,地球末日就有多远。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第20题: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m.(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估算题多数对于学生还是个薄弱环节,总觉得已知条件大少,有无从下手之感,因而用分率很低,今提出以下几种解法供参考.[解法1]1.月球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是因为地球对月球存在吸引力.设该引力使月球产生的加速度为g’,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且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月球运动半径为R.则有:  相似文献   

12.
据联合国估计的数字,到2035年,全世界人口将会突破100亿大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难以承受人口爆满带来的压力。出路在哪里呢?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要向外星移民,要尽快地开发月球、火星,使之成为人类生存繁衍的星体。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向外星移民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宇宙空间建造"太空岛"。这是因为:月球和火星面积加在一起还不及地球的陆地面积,可利用面积小;月球和火星上没有大气;月球上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对人体不利。更不利的是,月球上昼夜14天一更换,人生活在月球上,得连续过两个星期的黑夜,难以适应。按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球自转变慢现象,从动力学角度出发,提出每百年潮汐能耗的概念,并建立了渐变地月潮汐能耗模型.基于此,计算出以前不同年代的地球和月球的潮汐能耗、地球自转周期、地月距离、月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变慢率等,并总结出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形成初期,潮汐能耗非常高,是现在的16.8倍,地月距离非常近,是现在距离的39%等,并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共150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地面基地集训的宇航员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连续的月面观察后,发现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总是同一个面朝向地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且连续两次东升所需的时间,约相当于地球上连续两次看到太阳东升所需时间的27.32倍。宇航员发现月球由西向东绕地球公转一周需27.32日,且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间的距离是要变化的。宇航员还发现月球上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夜晚则降到-183℃。据此回答1—3题。1.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总是一个面朝向地球,其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本第12册第1课《长城》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写出:“飞往月球的宇航员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长城”。这种写法是不正确的,会使广大小学生形成错误观念,有必要澄清。一般36毫米宽的摄影胶卷上,成像部分的宽度仅有25毫米左右。直径一万多千米的地球如果照片的宽度正好落在胶片的边缘上,那么地球在胶片上的图像只是一个直径约为25毫米大小的圆,几乎缩小了4.5亿多倍。  相似文献   

16.
1月2日,苏联向月球发射了一支宇宙火箭。到3日北京时间十七时止,这个火箭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公里的高度,飞完了去月球一半以上的路程。(本刊编者注:宇宙火箭在起飞三十四小时以后,即通过了月球附近。到1月6日离开地球已经有八十万公里,离开月球有五十万公里。这样,苏联宇宙火箭实际上已进入第一个人造行星的椭圆形轨道。) 千百年来,中国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但是月球上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根据科学家研究,月球是一个围绕地球运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它是一个直径约三千四百七十公里的大圆球,体积约为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平均距离约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最小距离为三十六万三千公里。月球上空气非常稀薄,只球表面空气密度相当于地球上空七十五至八十公里高处的空气密度。  相似文献   

17.
月球档案     
在人类钟情于月球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18.
月球档案     
双平 《初中生》2010,(3):94-95
在人类钟情于月球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感兴趣于月球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的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的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