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2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真题为例,将学科大概念引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从培养“专家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范畴思维、链状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的运用及实战范例来夯实基础,从而做到精准审题,合理行文布局,彰显考生个性化的见解与思辨性的思考,从而培养其语文写作的关键力。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学生来说,“诗家语”的理解是一大挑战,而其中写景诗句的理解鉴赏又是一个更大的难关。由于诗歌是古代文人墨客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对情与景的解读既需要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也需要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然而,由于两者时代背景的巨大差距,学生有时很难融入其中,揣摩诗意,体会情感。因此,对于写景诗句的解读,教师可从写景的角度出发,从写景诗句自身的特点及景与景之间的关系出发,巧妙分析写景诗句的组合特点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写诗讲究“造境”,论诗轻“意象”而重“意境”,其实意境就是情与景的浑融妙合。因此,我们读诗,有必要分析情、景,进而深入并体味意境。从课文看,古代诗词曲“造境”时情与景的结合呈现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一是先情后景,写景烘托。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摇曳多姿。二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除了篇末点睛之笔,整首小令就是开篇罗列的九种景物。但情蕴景中,“枯藤…  相似文献   

4.
思与境     
<正>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物的统一。 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是情与景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的生动表现。 抒情诗必须畅抒胸臆,但主观的情必须借客观的景而展示,才能使读者历历如见,感同身受。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步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它阐明了景生情,情入景的艺术辩证法,揭示了写景就是为了抒情的奥妙。陆机《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情随景迁,这就是讲心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写景作文就是把日常看见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好这类习作,不仅可以记录下自己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闻、定格亲近自然的美好时光,更能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提升人生的品位。但小学生在写景状物文章的撰写中往往生搬硬套好词佳句,按照固化的观察顺序写出景物的样貌,而非入心入情地描绘出景色的样态。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多篇写景文选自名家之作,充分挖掘这些名家写景散文独特的写作方法,基于学生低中段已有的写作之基,在课堂教学中读写融合,让景与写作方法对接,生成学生自我的“景语”和“景情”。  相似文献   

6.
写景作文离不开"景"和"情",要么写景抒情,在一幅幅画卷中舒展情怀;要么融情入景,将情感注入景物中,给景物赋予生命力。而无论哪一种写法,最终都是"情"、"景"两条线贯穿全文,一虚一实,勾勒出唯美的景致,散发出丰富的情感。《济南的冬天》为读者勾勒出与众不同的北方冬日美景,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独特的布局和语言风格,具备了诸多启发借鉴之处。一、由字到画,巧妙布局写景文重要的是谋篇布局,按照顺序描写景物,便于读者发挥想象,融入文中的景物环境中。但中规中矩的描写手法,未免显得死板,缺乏艺术气息,吸引力不足。  相似文献   

7.
陈钢 《江西教育》2023,(19):56-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不同的维度。本文提出,要基于表达中心,从选择的材料中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基于素材特征,从谋篇布局中培养学生的“架构思维”;基于文本语境,从遣词造句中培养学生的“品鉴思维”;基于随文练笔,从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为经典的写景抒情游记,以景、人和情为切入点,选择《醉翁亭记》中朝暮之美、四时之景、人物场景图和“乐”之情感四个点进行教学,聚焦课文的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写景散文的重要特征。因此,阅读写景散文的关键是学会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景”,即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景中融注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读老舍的  相似文献   

10.
<正>写景作文是一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作文形式,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经典的写景作品往往描写细致,景物优美,令人陶醉。同时景中有情,情中有意,意境深远。然而,现阶段中年段小学生的写景作文,却是另一番景象。描写景物的角度过于单一,写作的顺序混乱、不够清晰,语言单调空洞,文章枯燥无味,不能给人带来愉悦的美感。基于提升中年段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角度,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变学生落后的写作现状,让学生的思维深入到自然中去,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传神的描写,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以“小小记录员,找到诗中景”为任务,借助表格准确找到诗中景物,运用归纳思维进行梳理,读出诗中画面,以此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学习诗人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的态度。2.以“小小思辨手,探寻景中趣”为任务,聚焦景物特点,推理古诗题材,并结合相关资料,辨析领悟景中隐藏的“情”趣,联系生活探究蕴含的“理”趣,促进对文本的深度阅读,调动学生理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生成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语文教学的生成性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 :“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而指出 :“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情、景确实是古典诗词中最基本的内容 ,这就为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提供了最基本的切入点。由于情与景在诗词中构建的方式不同 ,所以我们鉴赏品味的着眼点也会不一样。概而言之 ,可从如下几方面着眼品味。一、寓情于景。有一类诗词中常是情景分写的。有的是上句写景 ,下句写情 ;有的是上联写景 ,下联写情 ;有的是前半部分写景 ,后半部分写情 ;有的是上片写景 ,下片写情等等。这类诗词的情景抒写虽有侧重 ,但其内涵是统…  相似文献   

14.
思维可视化技术能提升学生对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效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图符显化”的思维可视化技术丰富学生的认知方式;借助于“操作同化”的思维可视化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力;借助于“表达外化”的思维可视化技术,优化学生的认知通道、认知方式。借助于可视化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能看到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李白诗体现了“以气为主”“自然英旨”的审美理想。他的写景诗从艺术形象、抒情方式、诗歌语言等方面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有着独特鲜明的抒情特色:以积极浪漫主义手法表现鲜明个性、抒发饱满激情;因情设景,依景而达情;率真自然、清新明丽。  相似文献   

16.
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随文练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言语运用的能力。但在随文练笔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困扰笔者的问题:一是设计的随文练笔随意性大,缺少系列的、整体的训练目标;二是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致使训练低效甚至无效。那么教师如何利用课本中经典写景状物文章涵盖写作知识随文练笔呢?笔者认为,可以将难度拆分,一课一个突破口。写景状物文章主要从"颜色、姿态和形状"三个方面进行描写,辅以想象就能成为一篇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思维。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从“延迟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引导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多元思维空间”等角度,探讨提升学生情感思维的有效策略,落实提升学生情感思维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生成”,从认知发展角度、思维角度、能力发展角度、个性发展等角度看,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是由“不会”向“学会”,是“生疏”到“熟练”的提升,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崔晓飞 《现代语文》2008,(6):103-104
一 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的同学文思敏捷、视野开阔,文章如行云流水;而有的同学则思路狭窄、思维闭塞,文章如死水一潭。行云流水之文,无论是写景、抒情,抑或记事都做到思维连贯、言词达意;而死水一潭之章,写景抒情不能有机糅合,景唯景,情独情,记事则就事论事,不达要领。造成以上为文差异的原因,除与学生本身语言功底、人生阅历及知识视野的高下优劣有关外,学生是否具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是造成差异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因此,作文教学中针对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训练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