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报纸运用读者来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改进工作,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这是我们党报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报纸收到的读者来信,内容有了很大变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一段时间里,大量来信集中在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上。随着党的有关政策的落实,现在这方面的来信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各种待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表读者来信反映群众的呼声,实行舆论监督,架起党和政府跟群众联系的桥梁,这是党报的一个特点,也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一个优势。 我作为河北日报《读者来信》版编辑,近两年来在采编来信反映的单个问题报道的同时,以来信为线索采写了一些从多方面反映问题的深度报道。这些报道都  相似文献   

3.
处理读者来信,是党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报联系广大读者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一件件来信的处理,既能宣传党的政策,又能及时了解、反映群众的情绪、意见、呼声和要求,从而加强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处理读者来信中,怎样把握好批评报道的社会效果?这里谈一点实践的  相似文献   

4.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是各级党报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为此,各级党报都设置了群众工作部。党报群众工作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关注社会生活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通过舆论监督缓解各种矛盾及平抚群众情绪的重任。它的新闻载体一般说来是读者来信,占据了党报舆论监督前沿和窗口地位。正因如此,各界人士、广大群众便把党报群众工作部视为倾诉烦恼和投诉不公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5.
报纸办“读者来信”,是通过来信来访反映群众建议与要求、意见与呼声的。来信版上所反映的各种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形式,是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前不久我采写了一篇《民工血泪谁人知》的批评稿,引起社会反响,对编好群众来信有了点体会。写文章需要以情感人。编读者来信,同样需要敢爱敢恨,以情感人。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几个身穿破衣烂衫的打工仔怯生生地来到新疆日报读者来信办公室。他们期待的神色中透出几分忧伤,有的人未曾开口,泪先自流。“男儿有泪不轻弹”,肯定他们有什么难言之苦。  相似文献   

6.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候舌,也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而群工部人员又是党报联系群众最基层最直接的排头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快速而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不断产生之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搞好群众工作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个群工人员面前。 一、用新闻联系千千万万的读者 群工部长期接触各阶层群众,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关心他们的疾苦和需求,而他们在来信来访中反映最多、要求最强烈的问题,也正是社会的难点、热点问题,在我报《党报之友》即《读者来信》专版里,根据确凿事实,为群众呼吁,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998年春节期间,有群众来信反映:五峰县中巴车趁假日哄抬票价,无论是当地群众还是春节回家探亲的旅客意见都很大。宜昌日报2月24日在“读者来信”中刊出《五蜂的中巴车票价不规范》的来信,使五峰中巴车得以迅速整治。接连有许多群众来信说,“该文读后让人感慨万千,道出了人们因事小免得找气受而心甘情愿挨宰的不愿说出来的话,使人心大快。”诸如这类反映饮水、毒鱼、需求科技书籍、听不到广播、扫墓踏坏青苗、学生在路中拦车、国家保护植物一崖柏被烧、摩托车管理、司机漫天要价、公汽换零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新闻曝光,问题得以解决。既树立了报纸的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是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之一。办好《读者来信》专版,对提高党报的声誉,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和战斗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抑制不正之风和消除腐败现象,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个报社的读者来信来谈工作做得好或不好,往往对报纸办得好或不好,报纸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重视读者来信来谈工作,是我们党办好报纸的一个优良传统,值得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不是所有的报社工作人员,对读者来信来谈工作的重要性都有了足够的认识,至今在一些报社的编辑部内,还半公开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记者,二编辑,三来信(来谈)……。这就有必要谈一谈对读者来信来谈工作的认识: 一、读者来信来谈工作是报社汇总各方面信息的一种工作。我们的各级党报和党领导的其它报纸的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9.
《河北日报》编辑部日常收到许多来稿、来信,其中有一部分是批评性稿件,这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加强廉政建设,改进各方面工作的强烈愿望,也说明了群众对党报的信任,刊登批评性来稿、来信,反映群众的呼声,这也是党报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闻报道要真实、准确,批评报道所涉及的事实更要真实、准确,这是批评报道的生命和威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重视和发挥报纸“读者来信”的作用,是我们党的报纸的传统。许多报纸为加强“读者来信”工作,设立了群众工作部,负责处理读者来信,按照传统的做法和要求,对每一件读者来信,都要认真阅读.能见报的见报,不能见报的附上报社意见转给有关部门处理,并同时通知来信人,有关部门要在规定时闻内答复报社,对有参考价值而又不宜见报的,要以“内参”形式上报,求得上级领导的批示。对于已经见报的来信,报社要将这份报纸寄给有关单位,请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意见。就是说,不管见报没见报,每件读者来信都要有下落、有答复、有处理,让来信者放心。对于来信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报社便有可能派记者前去采访。对于来信中因批评了领导而遭到打击报复的,报社要维护正义,支持来信者。党报的权威就这样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曹轲 《新闻采编》2000,(4):41-43
读者来信是报纸的维他命。——邹韬奋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把读者来信加以综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来。 ——邓小平 一、读者来信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 读者来信,又称群众来信,它既是观察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信息反馈的有效形式,又是监督权力机制、形成舆论的重要来源。 由于群众来信具有容易形成舆论和扩散舆论的重要作用,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闻传播中的这一重要环节。早在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地市党报在群众中的信誉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一些热线电话、焦点栏目的出现,在人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了“有困难,找党报”的现象,在其他部门久拖不决或难于解决的问题,人们往往通过来信来访的形式找到报社,请求予以呼吁。因此,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是报纸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和密切党群、下群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决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党报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更是将“群众利益无小事”摆在突出位置,具有65年光辉历史的陕西日报,其前身就叫“边区群众报”(在延安创刊),后来又更名为“群众日报”。长期以来,陕西日报一直秉承“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的宗旨,报社一直设有群众来访接待室,认真周到地接待来访群众报社一直编办着《读来信编》(内参),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党报是连接党委和人民群众的一座桥梁,那么党报的群工部门就是这座桥梁上一个重要的人行通道。党报的群工部门连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人民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触摸着社会的律动和脉搏,是敏感的社情显示器。一个好的党报群工部,可以为党报及党委政府提供鲜活的社会信息,可以反映百姓呼声,关注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市党报的群众工作,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让党报更贴近群众?事无巨细解民忧在新形势下,地市党报的重要任务之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显得格外重要。能否发挥党报优势,解疑释惑,理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党报上的“读者来信”专栏,有不少办得虎虎有生气,有表扬也有批评,既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揭露错误的作用,又密切了报纸和群众的关系,很受读者欢迎。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报纸,“读者来信”专栏虽也时时可见,但若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每一期来信的总是那么几个“读者”,无非是名字时而写三字,时而写两字,或化个别  相似文献   

17.
党报的群工部以及编发的“读者来信”版,既是报纸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阵地,同时又是报社与广大读者联系最多的一个桥梁。在办理读者来信来访中,如何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反映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在舆论监督中更好地体现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尽心尽力地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只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立足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意见和要求,是党报喉舌耳目作用的直接体现,是党、政府和各界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笔者认为关键是把握好“读者来信”的定位。首先,要把握好“读者来信”的导向性。读者来信都是自然来稿,如果编辑只是机械地从读  相似文献   

19.
重视渎者来信工作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周恩来同志在南京新华日报出版一周年时,曾亲笔题词:“今后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牢记这一教导,坚持党报的优良传统,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全心全意地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本文作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欢迎新闻界的同行联系自己的实践谈谈做好读者来信工作的感想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上的读者来信,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新闻体裁。据了解,报纸上的读者来信专栏或单独发表的来信,往往较之某些一般的新闻报道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群众为什么爱看读者来信?一个因素是,读者来信大都是读者亲身经历过的,或者是在现场目击的事实,广大群众读后有亲切感。更重要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