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机构通过媒介对社会行为进行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一起构成社会监督网络体系。但新闻舆论监督与其他形式的监督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特定的,只有新闻机构才能进行,这里指的新闻机构既可以是电台、电视台,也可以是报纸、刊物,但不管哪种新闻机构都必须具有合法性,即经过国家新闻管理机关审查批准,具有许可证。  相似文献   

2.
当前,“舆论监督”一词具有党政公文用语、法律用语、学术概念等分别。另外,舆论监督一词与“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相互混杂交叉。既存在同—概念“舆论监督”的不同内涵,又存在足以混淆视听的相似概念“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的歧义和混杂阻碍了研究的深入和严谨,带来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交流障碍,需要做一个系统的辨析。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日益彰显。但是,新闻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时也出现了监督不力、监督不易、监督错位等问题。创新媒介体制,健全新闻传播法制,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和专业主义教育,应成为进一步改善加强舆论监督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记者招待会:短兵相接的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舆论监督的视角来考察,记者招待会是一种短兵相 接的新闻舆论监督,其特性表现为:焦点问题的集中监督和现问现答的交互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监督,内容广泛、影响力大,其运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记者招待会作为一种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公开举行,  相似文献   

5.
从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政府部门方面而言,新闻舆论监督是促进社会管理部门改进工作、克服各种工作失误的有效方式。这种监督,一是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加政治生活的透明度,二是监督清理滥用权力、腐败现  相似文献   

6.
肖金波 《青年记者》2009,(20):49-50
从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政府部门方面而言,新闻舆论监督是促进社会管理部门改进工作、克服各种工作失误的有效方式。这种监督,一是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加政治生活的透明度,二是监督清理滥用权力、腐败现象,促进为政清廉。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网络很生猛,但是有点乱;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要发挥和重视导向作用,就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业务规范.  相似文献   

8.
宋尚琳 《今传媒》2012,(6):123-124
舆论监督虽不具备司法监督的强制力量,但却无处不在。目前城市台的新闻舆论监督主要分为民生新闻和政务新闻的舆论监督两种模式。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模式开始出现"媒介审判"的趋向,主流新闻的舆论监督模式则主要表现为一种传声筒式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混合体,往往发生于权力部门审查之后。城市台新闻舆论监督模式需要摈弃这两种倾向,进一步开拓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喻星  廖小琴  王燕 《声屏世界》2006,(12):60-60
新余市政府纠风办在总结近年来“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10日在新余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开办一档新闻舆论监督专题节目,加强对政府部门及行业窗口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舆论监督权力被广泛认同,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保护,与之相关的“媒介审判”问题又摆在了新闻法学界面前。媒介介入司法过程,对司法独立与公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损害了司法的神圣。如何加强对媒介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媒介的行为,维护司法的公正和独立,保证我国司法体系良性发展与完善,成为新闻法学界面临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厘定媒介监督权力的范围,保证舆论监督权力的同时又对其进行规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概念之乱   当前,“舆论监督“一词具有党政公文用语、法律用语、学术概念等分别.另外,舆论监督一词与“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相互混杂交叉.……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报道以大量事实来揭露腐败、抨击邪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针砭贪官污吏的丑行。人们喜欢看舆论监督报道,媒体也因此提高了权威性、指导性、战斗性、可读性。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媒体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工作者应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旗帜鲜明地揭露社会丑恶,批评不良风气,弘扬正气,并且发挥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13.
李粟  周诗妮 《新闻传播》2009,(8):103-103
“媒介审判”是媒介监督和法治原则的中突.其实质是:以新闻自由干预司法独立.以道德评判取代司法审判,以媒介的“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客观存在的公众的意见。而媒介审判就不能不带有媒介本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介背后政治、经济势力对其的操纵。在对案件新闻进行报道时.媒介自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的舆论监督可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代靓 《青年记者》2012,(8):18-19
舆论,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的人物、事件等的态度及意见总和,一般都会对社会及相关事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就舆论监督而言,西方的文献中是没有这样的词语搭配的,美国是以媒介监督或媒介批评来到达到类似效果.在中国,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方式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对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行为.从中美舆论监督来看,我国的舆论监督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陈玉 《新闻爱好者》2008,(12):16-17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界、新闻学术界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探讨并不懈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阶段,舆论监督报道因其构成媒介环境的突出影响,更加引人关注。当前,新闻舆论监督面对的重重困难,要依靠制度建设去解决,根本的一条是扩大人民民主,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无疑,这四项权利是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但它们同时也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其他监督形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儿",与此同时各级广电媒介也在积极推动新媒体的建设,转变传统媒介的发展形势。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监督发生着重要的转变,全新的传播渠道、模式、理念提升着新闻舆论监督的成效力。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短板",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全面提升媒介融合的舆论监督力。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应是党政机关的公务人员,特别是公务人员中握有权力的官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民主建设的相对滞后,“新闻法”久未出台,管理层实施管理很不规范,因而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无章可循,就舆论监督状况来看,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即新闻媒体监督下层多,监督上层少  相似文献   

18.
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职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的效果,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最近某地检察院提出把法律监督和新闻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媒介曝光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问题时,要主动联系、了解情况、及时查办,媒介也  相似文献   

20.
赵浩嵩 《视听界》2012,(5):92-9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社会监测和社会控制职能。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时弊,反映公众对问题、事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